0
1
小白兔
周鸿祎最近在新浪微博发出感慨:公司部门领导和人力资源部门要定期清理小白兔员工,否则就会发生
死海效应
:
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能力强的员工容易离职,因为他们对公司内愚蠢的行为的容忍度不高,他们也容易找到好工作;能力差的员工倾向于留着不走,他们也不太好找工作,年头久了,他们就变中高层了。
这种现象叫“死海效应”,好员工像死海的水一样蒸发掉,然后死海盐度就变得很高,正常生物不容易存活。
周鸿祎口中的“小白兔员工”,是指工作态度不错,价值观也匹配,但个人能力和业绩不行的那类人。
而关于这个痛点,常保持危机意识的阿里早就有了相对应的部署。
阿里巴巴的人才盘点矩阵中,就明确将员工划分了成了明星、瘦狗、野狗、牛和小白兔五大类。
而大佬普遍抵触“小白兔”,认为他们比“坏员工”危害还要大。
今日资本的“风投女王”徐新多次在公开场合进行解读。与周鸿祎的观点一样,徐新特别提醒团队管理上要多关注小白兔的问题:
小白兔是最难的,跟着你很多年,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就是没有业绩。干掉它,你好像有点心软,做不到,但是我告诉你,如果你不干掉小白兔,对你的危害是非常大的。
所以,“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小白兔往往让人不忍下手或者无从下手,如果处理不好,很容易激起普遍同情,从而在大多数人中形成“管理者缺乏人情味”的观念。
因此小白兔问题在很多团队里都被长期搁置,这种情况带来的一个严重后果就是,
资历叠加会支持小白兔不断成长为大白兔、老白兔,如果一个公司大量核心岗位被兔子霸占,形成了‘兔子窝’文化,就失去战斗力,失去市场机会。
在湖畔大学第三届的第一课上,马云也讲到:小公司的成败在于你聘请什么样的人,大公司的成败在于你开除什么样的人。大公司里有很多老白兔,不干活,并且慢慢会传染更多的人。
史玉柱也曾和马云争论过一个问题:究竟小白兔对公司危害大,还是野狗对公司危害大?
最终,史玉柱被说服,
也坦言要每季度实行10%末尾淘汰,让“兔子窝”变“狼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