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围绕海底捞近期的“小便门”事件展开,事件引发全网关注并对海底捞的口碑造成严重影响。海底捞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试图挽回影响,包括道歉、全额退款并额外提供现金补偿。文章还提到了海底捞之前的其他事件如“老鼠门”、“食材过期门”,以及品牌整体的困境和股价下滑等。
海底捞的财务状况、股价走势以及创始人的身价变化,以及品牌未来的挑战。
来源 | 生活佳选
服务界天花板炸了!
前几天,
海底捞小便门
事件把全网给恶心坏了。
眼看着口碑断崖式下跌,海底捞赶紧掏钱消灾,试图用
10倍补偿金
换回顾客的信任。
3月12日,海底捞再度道歉,并称针对
2月24日00:00至3月8日24:00
期间在
海底
捞
上海外滩店
堂食消费的
4109单顾客
,将
全额退还当日餐费
,
并
额外提供订单付款10倍金额的现金补偿。
至于为啥补偿的是这13天内的顾客呢?让小编带大家再回顾一下这场轰轰烈烈的“魔童尿海”事件。
3月6号,一段
“男子网海底捞火锅里小便”
的视频引爆全网。
视频中,在一地狼藉的海底捞包间内,一名男子突然站上餐桌,朝着热气腾腾的火锅内撒尿!
更无语的是,不但没人制止该男子的行为,屏幕外还有一个哈哈大笑的声音,围观并记录这一素质低下、无比荒唐的行为。
海底捞吓得赶紧报警——
结果经过2天的调查后才查出涉事门店,并发现这条视频是在2月24日凌晨拍摄的。
3月8日,海底捞赶紧发布声明,称
把当事门店的所有锅具、餐具统统换了一遍,环境卫生也重新消毒过了,请消费者放心。
但面对这场无妄之灾,海底捞的公关可谓是反面教材——
针对该视频的恶意传播者,海底捞表示“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而对于涉事的两位17岁未成年男童,海底捞呼吁
“给他们一个接受教训与成长的机会”
。
网友们可不买账了:
这不是摆明了在
“
拉偏架
”
吗
?
在舆论紧逼之下,海底捞隔天
宣布将起诉涉事男子,并追究法律责任。
不过,这份“马后炮”显然效果不佳,许多网友表示
近期不会想去海底捞了,
怕被人调侃“小心锅里有尿”。
那几天在涉事门店消费过的4109桌顾客,
以客单价300~500元估算,海底捞
总赔偿金额或达1000万至2000万元。
虽然总额看着不少,但落实到消费者身上也就几百几千元。用这些钱来抚平消费者的心灵创伤,代价也不算大。
尽管海底捞已经尽可能的将事件影响降到最低,但
“
小便门
”
对品牌的伤害实在难以挽回。
再加上之前的
“
老鼠门
”
、
“
食材过期门
”
等事件
,
不免让消费者质疑其所谓的
“
服务神话
”
。
事实上,海底捞前几年的日子特别不好过,直到2023年才把利润重新拉回来。
2024年上半年,海底捞营收达到214.91亿元,同比增长13.8%,净利润为20.33亿元,同比下滑10%。
尽管营收创下新高,但整体增速放缓,市场信心依然不足。
从上市至今,海底捞的股价也呈现“过山车”走势,
从2021年的高峰84港元/股,到今日收盘时的17.34港元/股,4年时间暴跌超80%。
创始人张勇的个人身价也是大缩水,从2020年的1950亿元减少到至2024年的540亿元,
4年内蒸发
1410亿元。
面对餐饮界红海,海底捞要想活得好、还活得久,需要下功夫的地方还不少啊。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