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作者 l 粥左罗
来源 l 粥左罗的好奇心(ID:fangdushe007)
转载请联系授权(微信
ID:
shoujirym8754
)
老板们快熬不住了。
有些老板熬不住,提前复工了,结果是:
门店关门!
这届创业者太难了,
挺过了贸易战,熬走了经济寒冬,结果迎来了全国性的疫情灾难。
2019年可能会是过去十年里最差的一年,但却是未来十年里最好的一年。
唉。2019年时大家把这话当段子传,如今对大部分创业者来说,没人看了还会笑。
#没事别想不开去创业。
之前我写过这个话题,这个特殊时期再分享一下很有必要。
腾讯企鹅智库曾对20多个省市的5万多网民做过一项创业意向调查,结果显示:从来没想过创业的人,只有3%。
这篇文章,我要给那些想创业的年轻人泼泼冷水,反正那些真正的创业者从来不怕泼冷水。
数据显示,近 5 年来,大学生创业人数近乎翻了一番,创业率已达到 3%,超过发达国家 1.6% 水平近一倍。然后呢?创业简单,活下来难,大学生创业失败率高达 95%。
当然,创业的残酷不仅仅针对大学生。北京中关村,最热闹的时候,一天诞生10家公司,但来得快,死得早:平均寿命不足3年。创业者第一次创业的失败率为90%,第二次创业者失败率扔在80%以上。
创业并不美好,九死一生是创业常态,成功是小概率事件,创业3年套现15亿抛弃你的神话故事10年能有几遇,创业维艰,更多的是周而复始的失败。
更重要的时,只有极少数人适合创业,而适合成为创业领军人物的人更是凤毛麟角。
除去创业本身的低成功率,还有很多人本身就是根本不适合创业的。
01
抗压能力差的人
没事别想不开去创业
疫情下的创业者压力有多大?
疫情之下,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表示:
这场疫情,给新东方带来了严峻考验,新东方地面课堂全面停课。上百万寒假班的学生面临不能上课的局面。如果新东方全部停课退费,新东方就只能关门大吉,七八万老师员工的生计,立刻就成了问题。
最好的方法就是把课堂搬到线上,让愿意的学生在家里上课。这一转变并不容易,首先新东方的在线系统并没有准备好,其次新东方的老师大部分没有在线授课经验,再者家长和学生是不是愿意在线上课也是个问题。但不管怎样,转变总比坐以待毙要好,否则接近三十年的新东方,将会山崩地裂。
企业所谓的生死考验,常常是突如其来的,既没有预兆,也不可能让你做好充分准备。
上班压力大,但那压力还是无法跟创业者比。
上班的压力是什么?
工作量大的压力,任务太难的压力,学新东西的压力,处理上下级关系的压力,赚钱的压力,升职的压力。
创业的压力是什么?
创业选错路的压力,资金链断裂的压力,招不到人的压力,产品失败的压力,发不出工资的压力...公司倒闭的压力。
创业过程中要承受的压力和恐惧远超你的想象,它会让大部分抗压能力正常的人都崩溃,一定是抗压能力远高于常人的人才适合创业,你抗压能力正常甚至你天生心理承受能力不足,那你别想不开去创业。
疫情之下,创业者不仅每天面对巨大压力,而且还无处诉说。
老板只能自己鼓励自己,老板们
甚至不能展示自己的压力,不能表现自己的沮丧甚至害怕和恐惧,一个老板应该是永远自信和充满勇气的。
为什么呢?没资格,一大批员工还需要鼓励、需要给信心呢,还想让别人鼓励,想多了吧。
但现实是,老板每天都在自我怀疑,自我否定,每天都觉得自己公司快倒闭了。员工面对的压力是苦累,老板面临的压力是生死。
疫情之下,各种不确定性扑面而来。
这段特殊时期,
创业者最大的压力就是:
没有人能给你确定性的答案,所有的问题到你这都需要有答案,但你并不知道答案在哪里。
但你还要硬着头皮给员工说面包会有的,牛奶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一切都会过去。
02
怕苦怕累怕麻烦的人
没事别想不开去创业
创业者全年无休,疫情下更如此
疫情之下,很多员工可以延期复工,但老板一天都不能延期,没有疫情是这样,疫情之下更是如此,因为他面临更大的困难。
界面新闻 报道,2020年1月14日,创业公司“十二栋”在武汉试营业了公司迄今为止最大的一家线下夹娃娃机店,1000平方米。十二栋本想将其作为样板店,但在运营十天之后,1月24日晚上,它就关停了。
随后,十二栋在北京、上海等其他7个城市的十几家门店陆续关停。目前营业的只剩下2家,营业时间已大幅缩短,2月也将全部关停。
融中财经报道,人工智能教育公司松鼠AI创始人栗浩洋称,他们在
十天前就为了学生安全率先主动关闭了自己的全国2000家线下培训中心,并捐助1000万现金、物资,和5亿元线上AI课程。据统计,此次约有100万家线下培训中心关闭。
很多人都感觉上班如上坟,上班很痛苦,比上班更痛苦的是天天上班,比天天上班更痛苦的是天天加班。
上班族周一到周五都还有个奔头,那就是周六日,一年还有大大小小的假期。创业者早就死了这条心了,员工最狠也就是 996,也是每天早上 9 点到晚上 9 点,每周 6 天,老板是 24 X 7 ,一天24小时随时待命,每天工作到凌晨,一周7 天,一年 365 天的操心。
总之,创业者没有休息日,就算疫情之下,只要你还活着,就得时刻操心。
现实是,大多数人对一些累的、麻烦的、不耐烦的事情,都有个普遍能接受的程度,超过这个度,就受不了。但创业本就是一件特别苦、特别累、特别麻烦的事情,如果你吃苦受累的能力一般,甚至你格外怕苦怕累怕麻烦,上班工作都经常不能按时交差,总是拖延症上身,那你千万别想不开去创业。
你做一个员工,基本上掌握一个核心技能,待在一个固定岗位,完成工作中的特定一环就好了,再麻烦也不过如此。
如果你创业做老板呢,你当然还是不用样样精通,但是你还必须得样样都懂一点,因为你样样都要操心。所以,怕麻烦,也就是心力不足的人,千万别想不开去创业,否则注定是一场折磨。
03
觉得打工受委屈的人
没事别想不开去创业
上班有很多委屈,疫情之下,创业者的委屈要乘以10倍。
有的地方要求企业,在延期复工的时段,如果需要员工加班,要付给员工双倍工资;有的地方要求企业,双职工家庭有孩子要照顾的,其中一个可以
在家照看孩子,但工资照发。
但创业者的钱从哪来?
没办法,面对政策,只能死扛。
我在@中欧众创平台 的文章里看到“她拍“创始人王宏达提供的一张截图,里面都是创业者。
王宏达说,这是一群非常优秀的创业者,也是平日里最趾高气扬的一群人。在现在这么糟糕的大环境下,都纷纷卸下防备和尊严,相互鼓励:“卡死现金,抛下面子,放下身段,积极和员工沟通,跪着也要活出去。”
作为创始人,你要给投资人、合伙人、下属、员工、朋友等所有人交代,越是紧要的事越只能由你一个人承担,你可能无人可求助,而且往往“祸不单行”,你需要同时应付内忧外患,还得强颜欢笑故作淡定,这就是创业者的典型生活形态。
王宏达称,这几天投资人都在问他,“她拍”怎么办,公司现金流还能支撑多久?
他说,从目前情况来看,2020年之内,公司大概率不会得到任何资金支持。能不能活下来,取决于“她拍”未来几个月有没有可能创造出足够的现金流。
如果你是觉得打工受委屈太多而想去创业,我劝你早点死了这条心。
你没听马云说么,企业家的内心都是被委屈撑大的,一个人做老板要承受的委屈,要比他打工时承受的委屈多无数倍。
做员工时你基本上就是受老板和直属领导的委屈,创业做老板后,谁都能给你委屈,员工的不理解让你委屈,合伙人的不配合让你委屈,媒体的负面报道让你委屈,消费者能给你委屈,合作伙伴能给你委屈,竞争对手能给你委屈,甚至疫情也能给你委屈,ZF也会不断的给你委屈。
基本上,一个人能承受多大的委屈都是性格决定的,你打工承受不了委屈,你创业一样也受不了委屈,而创业后你要承受的委屈只会更多、更大、更严重、更恶心。
所以,觉得打工受委屈的人别想不开去创业,这不是个好的创业理由,甚至你因此而创业,只会得到更糟糕的结果。
04
想追求更多自由的人
没事别想不开去创业
这次疫情让很多财务自由梦碎了
很多人觉得打工太不自由了,工作不自由,时间不自由,甚至做自己都不自由,觉得创业后就自由了,什么都是老子说了算,时间大把大把的都可以自由安排,不想做什么就不做什么。
创业成功实现财务自由的概率,可能不到1%,但这已经是创业最大概率能实现的自由。
于毅,武汉一家加盟少儿英语培训的创业者,他说“
300万
已经投入进去了,还有加盟费和保证金
67万
,已经预售了一部分,谁想到遇到这样的事情。现在该退的学费已经都退了,延期开学是肯定的了。”
于毅的设想中,疫情可能会持续到3、4月份,在加上大家的观望时间,估计年中才可以开业,但一年的各种费用都已经投入,只有等。
做员工,你的工作是领导给你安排,创业做老板后你的工作是助理帮你安排,可能一周、甚至一个月后你要见谁、做啥、开啥会,都预先安排的。
做员工,你上班之外的时间都是自由的,创业做老板后你的时间基本都不属于你,它属于员工、合伙人、生意伙伴等等,一堆人等着瓜分你的时间,而且大部分时间的安排,你都改不了。
做员工,你工作范围之外的事情都是自由的,创业做老板后,没有什么工作范围之外,你的形象就是公司的形象,你的个人品牌直接影响产品的品牌,你的一举一动都可能对公司产生负面影响,你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都不是自由的,甚至你的社交媒体帐号都要专人来帮你打理。为了公司发展,你不得不说不想说的话,做原本内心抗拒的事情,和讨厌的人称兄道弟喝酒聊天。
总之,创业后,你就不是你了,你是公司的,你是大家。
人这一生,都不可避免的要做很多不想做但不得不做的事,创业总是会经历更多,如果你内心特别在意这个,就别想不开去创业了。
本来我和老公两个人都是bankers(银行职员),日子过得很潇洒,周末打打高尔夫、看看电影,每年到欧洲度假2次。
可是自从创业以后,我们俩每个周末都在工作,两个人经常相对无语,他担心他的公司,我担心我的公司,有时候担心钱快烧光了,还担心发不出工资,这种感觉好像头上悬了一把剑,随时都会掉下来,心里压力很大。
05
做事没长性没耐性的人
没事别想不开去创业
公众号@米宅 的一篇文章讲了一个民宿创业者,尤其让人心疼。
古静,民宿老板,
两年前,他用了将近一年时间,花了300多万设计改建了大理双廊的一栋民宿,装修好,准备开业。
终于到了2019年底,休业整顿将近一年,花了将近20万重新改建了污水处理和污水排放管道后,开业了,春节来了,房间订满了。
大年三十,
各平台的退订政策出台,大规模的退单开始了。
老板说:
过年几天,却像一辈子那么漫长。不到一周的时间,损失了
25万
,预计损失将一共超过
50万
。
50万,是古静一家老小的两年吃喝拉撒。
创业路上,最常见的不是成功和失败,而是长时间的苦苦挣扎。
几乎所有的创业,都是万里长征。不要只盯着那几个三五年上市的明星企业特例做判断,绝大多数企业,包括很顺利和很牛的超级大企业,走过来的历程也都是万里长征。
除了极个别的幸运儿之外,总的来看创业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不断发现哪条路走不通,最终找到一条走得通的路你就成功了。
我们之所以好像经常看到成功的公司,比如说上市公司或者是500强,那是因为只有这些成功的公司才会被媒体报道,才会被别人传颂,而大量不成功的公司早已经悄无声息,你听都没有听过更不可能看到过。
孙陶然有个观点:很多创业者在经历了三年、四年的创业还没有见到曙光就会觉得非常沮丧,觉得为什么我已经三年了、四年了,还在这里苦苦挣扎呢?其实如果对企业的生命周期有了解的话,这是很正常的。一次成功的创业,至少需要十年。BAT 中的每一家从创立到最后 IPO ,都超过了 10 年。
罗永浩讲创业时说过,无论你选择做什么项目的创业,一定从第一天就要明白,它是一个万里长征,在这样的情况下,做事情没有长性,比如说一个事情,一辈子做任何事情都是一两年的热情就过去的人,是不适合创业的。
很多人坚持单身很多年,维持贫穷很多年,保持熬夜很多年,只要是不用费力就坚持的,他都有耐性,但只要是需要一直努力付出才能坚持的事,他永远都没有长性。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