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徐徐语文坊
性灵写作,元气语文,乡村教育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福州新闻网  ·  定了!福建中小学开学时间→ ·  昨天  
湖南市场监管  ·  今日立春 ·  3 天前  
理想国读书  ·  马未都,真有种! ·  3 天前  
理想国读书  ·  马未都,真有种! ·  3 天前  
中国教育报  ·  习近平: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徐徐语文坊

浙江高考语文143分杨静修炼之道

徐徐语文坊  · 公众号  · 教育 文学  · 2024-07-23 21:56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讲述了浙江2024届语文单科状元杨静的高考语文修炼之道。包括她的学习方法、行动准则和考试策略。同时也介绍了她的个人特点和学习经历,以及她对未来生活的展望。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一、心态

杨静相信奇迹,相信自己可以考高分,同时对自己的水平有清晰的定位,接纳自己的不足,注重保持积极的心态。

关键观点2: 二、行动

杨静充分利用身边的支持力量和手头的资料,通过整理和练习来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她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如古诗词和文言文字词等,同时也重视做题的方法和技巧。

关键观点3: 三、考试策略

杨静在考试中注意把握时间,掌握了一些具体的答题技巧。她在作文方面有自己的思考框架和结构安排,注重素材的积累和运用。

关键观点4: 个人特点和学习经历

杨静的学习状态积极而又从容,善于反思和纠错。她乐于参加各种活动,如辩论赛、社团活动等。她的老师评价她是一个活泼、热情、善于学习的学生。

关键观点5: 未来展望

杨静的学习和人生经历表明她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才,未来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她将继续保持学习的热情和进取的精神,追求更高的成就。


正文

浙江2024届语文单科状元杨静:

高考语文143分的修炼之道


作者简介



杨静,高三(15)班副班长,学生会宣传部部长。2024年高考总分683分,语文143分(全省最高)。





高考语文143分,我的第一反应是意外、惊喜,但在回溯自己之前备考及考试时的状态后,我发现提升语文水平并在高考取胜还是有章可循、可尽力而为的。略加梳理,分享给大家。


一、心态


相信“奇迹”,相信自己可以考高分,同时不要对自己放低要求。


行动是改变的契机。不能一味沉浸在“下次我努力我就可以考高分,所以这次就算了”的幻想中,比起幻想更应该注意微小的进步。


尝试找到定位,对自己的水平心中有数,接纳自己的不足。“放过自己”。(我当时试图通过列表比较和计算的方式认识自己的优缺点,但其实也不够准确。)



二、行动


充分利用身边的支持力量和手头的资料。可以多和老师交流。对待学校下发的资料和试卷,应该做适当整理。(我当时有点嫌数量太大,所以每份资料只挑我认为对我而言能用上的东西,做了简单摘录,笔记很少,可能对资料的利用率没那么高)


练字其实我练了半年字迹变化很小,但也有同学收效不错。我个人主要解决的是涂改问题。


做题我真的做得很少。速度慢的可以试试限时练习或者找找手感什么的。重点是先大致形成一个体系(了解即可),找找有没有什么题型比较薄弱,然后采取整理,练习和咨询老师等方法。这些具体方法相信老师们比我厉害得多。


注重课本的基础!古诗词、文言文字词要早点开始背(不要像我一样一拖再拖然后进考场心里没底!!!!)


三、考试


选择题我是卡住了,如果实在选不出来可以先跳过。


注意把握时间不要在题目上纠结太久。


如果心里没底就暗示自己这题大家都不会。


尽量保持兴奋,可以刻意地在阅读文本时发现让心情变好的细节。


作文思考得久一点,框架是要事先准备好的。思考作文的时候可以根据作文的类别选框架。注意结构完整,而且要讨论多个关键点,不能讲来讲去只是在讲一个东西、一件事情,也不要一上来就升华,应该由小到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我在考场上写作文的体验:


拟写题目,我卡了一下,我选择了不对称的《问题岂能穷尽》,因为新鲜。


开头我联系了题目,直接放关键词,比较套路化。


我从问题的概念和产生入手,解释问题不会减少,具体分论点大概为:解决问题并不意味着问题消失;解决问题会开阔视野从而衍生新问题,甚至人工智能与互联网这种新事物本来就是新问题的代表;人类的求知是无穷无尽的,是本能性的,不会消失,所以一定有越来越多的问题被提出。


最后结尾其实我有点跑偏,后来强行拉回来了。而且写到后面有点紧张。


但是我在写的时候对自己还挺满意的。其实我用的素材比较多来自平时感兴趣的阅读材料,可能比较喜欢的材料印象也更深刻吧。在摘抄的时候或许可以考虑多记一点自己喜欢的,要是实在不喜欢这个材料或许没必要硬记。(不过还是要全面地准备一下的)


和语文老师柯丽云合影



语文老师点评


杨静同学给我的印象,不是那种很紧张很“卷”的“小镇做题家”,她的学习状态一直是比较积极而又从容的。


学习主动,心态开放。勤于阅读,勤于思考,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发言常有一定的思想深度;课下也善于跟同学、老师交流。且乐于参加班级、学校各种活动,如辩论赛、社团活动、学生会等,有一个较开放的学习观及热情为大家服务的意识。


善于反思、纠错。每次模考后,都能对自己答题的得失进行分析总结,主动拿答卷找老师面批,努力寻找对策弥补不足。如作文内容不够充实、卷面不够整洁等问题在后期几次考试中都一一得到解决。


就像在高考中取得令人惊艳的成绩一样,我相信如此活泼、热情、善于学习的杨静同学,未来也一定会繁花似锦、精彩无限!



本文转载自“陈颖语文”公众号



徐徐老师的新书


人民日报评论选粹及精评,尤适合高中生每天10分钟一篇读记

徐徐道来:

徐小平,人称徐徐老师。作家型教师,中国教育学会会员。第五届叶圣陶教师文学奖金奖获得者,2023年部级精品课获得者。执教于湖北省江陵县一中。持教书渡人、写字渡己的理念,大力构建“生态语文”与“性灵写作”。有多篇文章发表于《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教学通讯》《中学语文》《中学语文园地》《散文》《散文选刊》《青年文摘》《意林》等报刊,是《语文报》点评人民日报评论的专栏作者师生合作在《语文报》《作文与考试》《意林作文素材》《新作文》《帅作文》等发文上百篇。著有散文集清风徐来(中国文联出版社2018年10月出版)、论著《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评测(吉林人民出版社2020年7月出版,京东、当当有售)、写作指导书《跟评论高手学写作》(东方出版社2023年1月出版,京东、当当有售)。创办有个人微信公众号"徐徐语文坊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