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各项业务均保持增长,盈利能力持续提高。
公司各项业务中,航空主业实现收入32.18亿元,同比增长5.95%,占总收入比例为59.05%,毛利率为27.85%,同比增加3.22%,实现了收入和毛利率双增长,航空主业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持续提高;汽车制造业实现收入13.04亿元,同比增长15.83%,占总收入比例为23.92%,毛利率18.6%,同比减少6.05%;其他制造业实现收入8.2亿元,同比增长29.24%,占总收入比例为15.04%,毛利率8.18%,同比减少4.05%;现代服务业实现收入1.08亿元,同比增长30.73%,占总收入比例为1.99%,期间费用率15%,同比下降1.9%,各项业务均保持较高速增长,费用率也有所下滑,考虑到中航精机对外投资设立合资公司造成的实际并表范围的减少(去年同期7355万,今年实际并表5000万),公司实际业绩内生增长更高,整体来看公司各项业务经营逐渐向好,随着后半年航空军品交付预计会提速,全年业绩可期。
2、可转债顺利推进,助推公司发展。
公司可转债发行正在顺利推进,共募集资金21亿元,分别用于收购新航工业和宜宾三江、五个航空机电产业化项目投资以及补充流动资金,一方面将增厚公司的业绩(新航工业半年实现利润8797万),拓展公司航空机电细分业务领域,使产业链得到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在相关产品领域提高科研生产能力和产品竞争力;另一方面将利于公司优化资本结构和改善财务状况,提升公司的抗风险能力。
3、内生外延保障公司业绩快速发展。
公司作为我国航空机电系统的主要供应商,随着下游航空装备的加速列装以及机电系统占整机比例的不断提高,预计仍将保持快速发展;另外近几年公司不断整合产业内机电相关企业,先后收购了贵州风雷、贵州枫阳、宜宾三江以及新航工业,系统内尚有武汉仪表、合肥江航等优质企业资产待整合,另外同属机电系统的609、610研究所也具备较强盈利能力,在国家大力推进科研院所改制的背景下,未来改制注入有望持续推进。
4、改革不断落地,投入持续加大。
公司2016年通过资管计划实现了公司总部及下属子公司核心骨干人员的持股,实现了企业发展同员工价值的“双赢”局面。近期公司控股股东中航机电系统有限公司又被国资委纳入国企改革“双百计划”,体现了国家对机电系统未来发展的重视,表明未来公司在混改、激励等方面有望不断推进。另外国家对机载产业的支持力度也在加大,总计一百多亿的机载专项预计将会逐渐落地,将为公司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减轻财务负担,改善盈利能力。
5、盈利预测:
预计公司2018-2020年EPS为0.27、0.32、0.41元,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航空产品研发技术风险,改革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
一、航空机电产品:2020年有望达近200亿元规模
航空机电产业快速成长:
随着国家军费投入的增长、航空装备的列装、机电产品占整机价值的比例提高以及更新换代的需求,我们预计,未来三年,航空机电产品年均复合增速将超过15%,至2020年末航空产品营收将达到接近200亿元规模。
二、子公司发展势头良好,庆安新航等表现亮眼
中航机电下属有12家子公司,是其各项业务的经营主体,近几年发展稳中向好。2018年上半年,营收占比分别排名第一和第三的庆安集团和陕航电气实现扭亏,其它各子公司除郑飞外,净利润同比均实现增长,且多数子公司净利润同比均为双位数大幅增长。
三、可转债情况:顺利发行,助力公司发展
公司近日顺利发行21亿元可转债,主要用于收购新航集团和宜宾三江、产业化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可转债转股价为7.66元,公司目前股本36.09亿,按21亿规模转股测算则新增股本2.74亿股,合计38.83亿股。未来若可转债逐渐转股,有利于持续优化公司资本结构、提升公司抗风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