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云无心是我
食品工程博士,食品行业资深研发人员,《吃的真相》系列文集作者。本公号主要发布与食品有关的科普,并向食品企业提供技术咨询与服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纪法指引  ·  【镜鉴】田蓉,任上被查! ·  23 小时前  
人民日报评论  ·  锚定目标任务 保持攻坚劲头 | 今日谈 ·  昨天  
西藏发布  ·  注意!西藏一地发布大风黄色预警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云无心是我

椰树椰汁能丰胸吗?能,多喝点,长胖了就丰胸了

云无心是我  · 公众号  ·  · 2024-05-15 09:10

正文

椰树椰汁的广告营销一直争议不断,最近被属地监管部门处以40万元罚款,原因是 “使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商业营销”以及“使用 ‘用椰子擦乳’‘南太平洋美女很少飞机场’等违背公序良俗的广告语”



处罚公布后,椰树椰汁在其官方网站上强硬回怼,称是“ 科普教育不是商业广告 ”,并表示了“一担心”“两不服”。


这一番交锋引起了舆论巨大关注。下面,我们先来解析一下所谓的“一担心”“两不服”,再来科普一下椰树椰汁这款饮料。


所谓的“一担心”“两不服”是偷换概念


所谓的“一担心”说的是“(担心)名牌被毁, 砸掉‘椰树’及上下游企业近两万员工饭碗,让海南50万椰农椰子卖不出去脱富返贫 ”。


椰树椰汁确实是一个很知名的品牌,其产业链上下游也确实与几十万人的生计有关。


但是,这不是一个品牌可以违法违规经营的理由。比如盛极一时的“权健保健品”“传销”,还能因为影响了许多人的生计而放任不管吗?


更重要的是,海口市场监管局处罚的仅仅是“违反广告法”的行为,而不是禁止椰汁这种产品的生产销售。 如果一个品牌离开了“违法广告”就经营不下去,只能说明这个品牌是靠“虚假宣传”建立起来的。 这样的品牌“被影响”,并不会影响市场对椰汁这种产品的需求——一个品牌倒下了,很快就有其他愿意合法合规经营的品牌出来填补——椰汁这个产业不会受影响,“海南50万椰农”也不会受影响。


椰汁还有的卖|图虫创意


“两不服”之一,是说“转载‘用椰汁擦乳’‘南太平洋美女很少飞机场’ 是科普教育,不是商业广告 ”。


“转载”不是传播虚假信息的护身符 ——在官网转载的内容,意味着认可其准确性。“科普教育”的关键并不在转载还是原创,而是内容是否科学准确。显然, 这两条内容完全不具有“科学性” ,非要往“科普教育”上凑,就只能说是“伪科普”“传谣”。


从椰汁的营养成分来说,椰汁起到“丰胸”作用的最大可能,就是 摄入了过多糖分和饱和脂肪椰子油,从而导致了肥胖 。脂肪多了,全身各处的围度都涨,胸部自然也不会例外。


实际上,监管部门的处罚理由是“违背公序良俗的广告语”,甚至没有去评判它是“虚假”还是“真实”。也就是说,如果椰树椰汁不服,需要证明的是“这两条内容没有违背公序良俗”,其他的任何辩解都是“顾左右而言他”的偷换概念。


有很多网友提到,社会上存在着很多与此类似甚至更为“过分”的营销广告,为什么没有罚那些而“只罚这家”?这样的一种“不服”很符合“粉丝逻辑”,但并不合理。就像路上有很多车超速、闯红灯、违规停车,但只有一部分被抓住,并不能说就不该处罚他们——这只能说明监管执法有疏漏,没有做到“违法必究”,而不是违规者“不该被罚”的理由。


椰树椰汁,实质上是一款“勾兑饮料”


以椰树椰汁为代表的“椰汁/椰子汁”,宣传海报总是这样的:



给人的感觉——实际上大量的消费者也确实以为,“椰汁”就是椰子的果肉榨出来的“果汁”,就像橙汁、苹果汁那样。


但这只是营销海报传达的错觉而已。


椰子外面是一层坚硬的壳,里面包着的是清澈透明的水——市场上称为“椰子水”,其中含有少量的无机盐和一些糖,所以味道清甜。


椰子直接打开里面是清澈的椰子水|图虫创意


在海南的大街小巷、超市街边,随处可见“椰青”,砍开后直接喝的就是“椰子水”。现在,也有商家把椰子水收集起来做成瓶装饮料,卖到全国各地。 这样的椰子水,跟乳白的“椰汁”“椰子汁”完全是两种不同的饮料。


在椰子的硬壳内部,有一层乳白的“椰肉” (或者叫“椰蓉”)。这层椰肉中含有大量的椰子油,具有令人愉悦的香味,可以用来烹饪,比如做椰子鸡。不过在过去,它的用途有限,很多时候是作为饲料拿去喂鸡喂猪了。


椰汁是现代食品工业“变废为宝”的产品。 把椰肉收集起来,粉碎磨细,滤掉残渣,就得到了“椰奶” ——这个过程,跟磨豆浆基本一样,“椰奶”的本质,也跟豆浆类似。


椰肉|图虫创意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