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凤凰读书
文字之美,精神之渊。关注当下优秀出版书籍,打捞故纸陈书,推出凤凰网读书会、读药周刊、凤凰好书榜、文学青年周刊、凤凰副刊、一日一书、凤凰诗刊等精品专刊。在繁杂的世俗生活中,留一点时间探寻文字的美感,徜徉于精神的深渊,安静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单向街书店  ·  【单向历】1 月 19 日,宜晒太阳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凤凰读书

黑人作家再得普利策,而亚裔医生满脸血被拖下飞机 | 新评论

凤凰读书  · 公众号  · 读书  · 2017-04-13 06:49

正文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微博、界面、百度)



北京时间4月11日早晨七点多,我同时在手机上收到了两则消息,69岁的亚裔医生因为有门诊不愿下飞机遭到美联航的强制下机,想必大家也都知道了。


视频中,亚裔医生在座位上绝望地喊了几声,被警卫拖拽撞得一脸血,帽子和眼镜掉落,肚皮袒露,毫无尊严地被拖下飞机,有白人乘客在拍照和录像,同时发出言语上的抗议,“ Oh my god, what are you doing here? (我的天,你们在干什么?) ” “ This is horrible!(这太可怕了!)” 但无一人站起阻止。被警卫带走后,这位勇敢的医生随即又跑回机舱, 惊慌地重复道,“ I have to go home,I have to go home ,I have to go home (我必须得回家)……” 和 “Just kill me, just kill me(杀了我吧,杀了我吧……) ” 后来全体乘客都下了飞机,这名乘客也被抬上担架送了出去,美联航需要清理血迹……


第二条信息则是,《地下铁道》获得了2017普利策小说奖。这本书一经出世,就受到了奥巴马和奥普拉的大力推荐,并且世界各主流媒体(多是英语国家的)齐声颂扬,是2016年美国国家图书奖获奖作品,横扫全美年底榜单的现象级畅销书,是亚马逊年度选书第一。


有关逃亡、奉献、拯救的绝妙故事——地下铁道 | 星期天文学


此书里,美国黑人作家科尔森·怀特黑德写了黑奴少女科拉的奇特逃亡故事,里面头几章用现实主义手法写尽了白人奴隶主的暴虐和残忍,在那里,抽死奴隶和活剥人皮都稀疏平常,他们还会切下企图逃跑的奴隶生殖器,缝到他嘴里,再把他鞭打后浇上汽油活活烧死。科尔森用非常克制的语言,简洁明了地描绘了当时的场面,不带任何感情色彩。




当然,此前描写这段美国黑暗史的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紫色》也获得了1983年普利策和国家图书奖,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的《宠儿》也获得了普利策奖。


同样是知识分子,黑人作家科尔森和华裔医生同一天在美国的遭遇真是天壤之别,两者分别引发了舆论的热潮。科尔森描写的是血淋漓的黑奴历史和种族歧视,华裔医生经历的是后种族时代的暗流涌动,他们都以自己的方式对种族歧视发出了声音,科尔森对于自己的种族历史进行了相当魔幻的控诉,虽然在极端暴力时刻他保持了冷静的笔触;而那位勇敢的亚裔医生不仅像科拉一样以身相抗,更是一语撕破了虚伪的平等面纱:“我觉得我这么被对待是因为我是个中国人。” (他是越南裔华人)


这一次,他没有保持沉默。而以往大多数中国人或华裔,都因为经常购买美联航的打折机票而被“随机”选中,被请下飞机,补偿只有400刀,还是以50刀一张优惠券的形式发放,一年内有效,难道我们要一年被扔出去八次吗?美联航的种族歧视在海外党和留学党中更是声名远扬。此事一出,大陆航空的前CEO戈登·贝塞恩则在CBS电视台的采访中还大言不惭地说,“这位亚裔医生就是拒载的最合适对象,就是因为他买的是便宜票。” 


因为华人一以贯之的谨慎处世态度,对于西方社会的有色歧视一忍再忍,最后连我们的勤俭节约也成了他们的冠冕堂皇。不过无可厚非,美联航只会对亚裔的受伤感到 “沮丧” 罢了。在西方社会里,那个不成文的“一白二黑三拉美四亚裔” 的公民地位等级是深渊里最恶毒的微笑,它就像山谷的一线天,下面就是万丈悬崖,而大多数亚裔,都选择在黑夜爬山,因为那样,看不见深渊,就不害怕了。



他们勤劳,他们沉默,他们忍耐,但这不是他们被当做行李来回拖拽的借口。


怀特黑德,莫里森都为他们的同胞积极发声并被主流所认同,让我们来看看《纽约时报》对于《地下铁道》的颂扬吧,“他让读者忆起了一代又一代美国人不论艰险,不论历史倒退的车轮,追求正义追求自由的决心。他的故事在帮助我们理解美国过去乃至美国当下时都扮演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亚裔群体的反抗之声可谓响应者稀,中国和爱尔兰混血的作家Peter Ho Davies写过《The Fortunes》,讲述了几个横跨数十年的关于华裔美国人受到不公和残暴对待的历史故事,然而纽约时报却如此评价:“Davies明显表现出了一种微妙的自负感。如果他大谈特谈民族和谐等陈词滥调,那他不是为了支持或反驳这些论调,而是为了证实其真实性。”



西方的主流媒体们维持大体的政治正确,在这些描写黑奴的历史小说中,他们保持了极高的赞扬态度,而对于那些死于美国铁路下的华工们,奥斯卡颁奖典礼上被嘲笑的亚洲小孩们,哥大中国学生被撕名牌的事件,这些 “非主要歧视” 视而不见。援引界面对此书的一段评价:


“被卖到加州淘金热地区做性工作者的中国女性、禁止黄柳霜与任何白人结婚的《反种族通婚法》、在铁路上遭受残忍对待的中国劳工、以及种族主义者对亚裔美国人犯下的可耻罪行——Ho Davies描绘的所有这一切在美国历史课本中几乎不曾被提到,还会被冠以“模范少数族裔”和“基本上和白人一样”的略带嘲弄的评语。” 


当然,不只是小说,《为奴十二载》、《被解放的姜戈》、《荒野猎人》等反应过种族歧视和屠杀的电影,涉猎的都是黑人和印第安土著,无人对亚裔和华裔所受的委屈仰天长啸,似乎只要博得了这种政治正确,就可以讨整个美国的欢心,而嘲弄亚洲人,甚至成为了一种流行。


华裔的谦虚被当成懦弱,沉默被当做好欺负,勤奋被当成书呆子,雅思对于中国的分数把控越来越严格,哈佛也因招生时对亚裔的歧视被诉诸法庭,这些后种族时代的亚裔所受到的暗涌歧视,并不比当年印第安土著和非裔收到的暴行轻松。我们所经历的,是一场精神上的慢性屠杀,就像怀特黑德在《地下铁道》里说的那样,


“白人每天都在慢慢杀死你,有时候杀得快一些。为什么要给他们行方便?”



亚裔的努力,乃至我们的呼声,他们选择性地视而不见。


就像中国的严肃文学,西方主流媒体从来充耳不闻,大英语主义和政治正确获得了一切的胜利,就像你无论在欧洲哪个小语种国家,甚至是土耳其的店里,听到的都会是欧美流行金曲。获得雨果奖的第一部中国人写的科幻,只是大刘《三体》的第一部,满足了他们窥探和猎奇的历史心理,亦可以说是与小狗帮博弈的结果;而郝景芳的《北京折叠》中呈现的阶级分化也是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国情景,他们没有意识到我们已经更加多元和先进;在我留学的地方,莫言先生的《蛙》更是无人翻看……在我去伦敦申请西班牙签证的时候,那个英俊的西班牙签证官知道我学文学之后,他说,“哦,给我介绍几本中国的小说吧,我对中国文学一无所知。” 


当然,我在英国学文学创作的时候,我已经太明白中西方思维的差异,中国的语言复杂和多元,角色、内容、结构、内敛的审美,或许都无法让他们完全理解透彻,也许他们对于如卡佛一样的简练,海明威一样的直白更加喜爱。


但是,我们必须崛起,我们必须去争取自己的权益,《地下铁道》的译者康慨先生说,当初莫里森因为描写《宠儿》中暴力场景太过逼真和绝望,让人无法转移视线,并且为此受到攻击,莫里森于是在报纸上辩护说她就是要这样写,才能撕开虚伪的白色面纱,让那些白人直面残暴的黑奴历史,她不能让任何一个白人心安理得活下去。


《宠儿》中,小说主人公之一赛特在经历了逃跑反抗之后感到命运的无奈,决定不再让自己的女儿重蹈覆辙,于是亲手割断了婴儿的喉咙。既然种种反抗都只能换来无奈的结局,只能通过死亡换取真正的自由。这句话不由得让我想到了越南华裔医生那句绝望的,“Just kill me.”


就让我们用托妮·莫里森的一句话做结尾吧,“小说人物不愿记忆,我不愿记忆,黑人不愿记忆,白人也不愿记忆。我是说,这是一种民族失忆症。” 


我们,都不愿失忆,都不愿意,仅仅成为昨日的热点。


责编:蒙蒙




凤 凰 读 书

知识 | 思想 | 文学 | 趣味

主编:严彬(微信 larfure)

合作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