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古史
本公眾號專注收集、整理并發佈中國中古史領域相關學術資訊,以期達到交流的作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研之成理  ·  华南理工张珉JACS: ... ·  3 天前  
91运营网  ·  Deepseek爆款标题公式! ·  3 天前  
运营研究社  ·  如何用飞书+Deepseek做小红书AI内容矩阵?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古史

張向榮《三國前夜:士大夫政治與東漢皇權的崩解》出版

中古史  · 公众号  ·  · 2024-06-10 20:11

正文

作者: 张向荣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 世纪文景
副标题: 士大夫政治与东汉皇权的崩解
出版年: 2024-6
页数: 516
定价: 89.80元
装帧: 精装
丛书: 文景·未央
ISBN: 9787208186903

洛阳城北的夏门,四方之通衢,人流如织;因为面对北邙山,亦是人鬼殊途之地。

夏门外的门亭,自然是迎来送往,好不热闹。大将军梁冀特意把李固、杜乔的尸体扔在夏门外,好让天下人都能看见,即使贵为三公,和他作对就是这般下场。他还下令,如果有人胆敢悼念哭丧,一律以罪论处。

梁太后同 意杀死“李杜”,既有维护梁氏家族的私怨,也有对士大夫为维护礼教而迸发出的力量的担忧。“李杜”之死仿佛一曲前奏。二人为了天下的纲纪而被权臣所杀,把汉家天下的和谐表象撕开了一道口子,那个老问题再次被抛出来:

天下到底是汉家之天下,还是天下之天下?

这将成为此后一百年风云变幻的核心,隐藏着汉家是存续还是终结的密码。


————————————————————

旧邦新命,共致太平,重重吊诡,逐鹿群雄

《祥瑞》作者张向荣再探汉家故事

礼教与秦制混合互补,家国天下因何坍塌?

皇帝和士大夫残酷共生,谁才是最终赢家?

以群风群貌挑战刻板印象,填补东汉书写空白

李开元、于赓哲、刘勃、仇鹿鸣——力荐

————————————————————


《三国前夜》是青年文史作家张向荣的全新历史非虚构力作,接续《祥瑞:王莽和他的时代》,本书主要讲述被新朝洗礼过的“第二汉朝”是什么样子,儒学在培养“哲人王”的道路上失败后怎样延续自己的文化生命。东汉在前期就拥有了较为成熟的政教体系,即“秦制—儒教”政制,这是稳定汉家天下的“底层逻辑”,然而其中的张力最终促成了秦汉帝国的灭亡,数百年的“大一统”由此崩解。


本书重点关注东汉后期桓、灵二帝近五十年的执政生涯,同时全面系统地还原党锢之祸的始末,细致考察党锢中人的心态、目的、行为,解读儒家在其中到底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士大夫政治”如何定型,为什么从辅佐汉朝走向了辅佐三国。


作者尝试以“群像”书写呈现这一时期士大夫、宦官、宗室以及群雄之外普通人的观念乃至时代风貌,辅以图表梳理人物关系,进而追问:东汉的皇权虽然崩解了,但“秦制—儒教”这一结构并未随之覆灭,它又如何寄托在新兴的儒家士大夫身上,得以在后世不断重建?


————————————————————


文学研究的对象,是文学作品,作家及其作品,是文学的主体。历史学研究的对象,是作为往事的历史,历史由谁来书写,成了历史的空白。张向荣先生的学术专业是文学研究,他先写成《祥瑞》,今又写成《三国前夜》,用自己热爱的非虚构历史写作,填补了历史书写的空白,值得阅读,也值得深思。

——李开元


一切危机都起自于青萍之末,高厦倾覆之时才能看见根基之腐烂。本书是对三国乱局根源的把脉。

——于赓哲


把繁复的学术研究转化为轻盈叙事的笔力罕有其匹。没有核心事件,没有主要人物,却把二百年政治生态、社会风气的变迁呈现得行云流水,浓墨般的暗夜,终于弥漫得浩瀚无垠。

——刘勃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诸葛亮《出师表》中的这段话,提示在当时人心中,三国历史实际上处于东汉中期以后诸种问题的延长线上,本书则尝试勾勒出这一线索。

——仇鹿鸣


张向荣,青年文史作家,书评人。

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文学博士。

悠游经史,流连两汉,热爱并致力于非虚构写作。

著有《祥瑞:王莽和他的时代》《诗词歌赋少年游》等。

目录


引子:一颗头颅的旅行

正午 汉章帝建初四年
一、太后和民妇
1. 暮夏宁静/2. 碧落黄泉
二、六大家族
3. 往事并不如烟/4. 太后吉祥/5. 诸马贵盛/6. 华丽家族
三、太尉的葬礼
7. 牟融之死/8. 尚书台“三剑客”/9. 洛阳的格局/10. 庭院深深深几许
四、汉章帝之志
11. 以夷制夷/12. 白虎观/13.“小王莽”们和“地方祥瑞”/14. 汉章帝的怕与爱

午后 梁冀时代
一、五湖四海
1. 尚书台/2. 阳嘉新制/3. 天文台/4. 东京之士,于兹盛焉/5. 宦官的继承者们/6. 中常侍曹腾
二、梁冀的崛起
7. 梁商的哀歌/8. 李固的决裂/9. 儒家皇帝的终结/10. 梁妠的苦心/11. 空缺十九天的帝位/12. 跋扈将军/13. 弑君
三、党人之议自此始
14. 杀死“大李杜”/15.“清河”已成“敏感词”/16. 梁妠之死/17. 政治恐怖主义/18. 密谋/19. 除梁冀

黄昏 延熹皇帝的十年
一、复归武宣的皇帝
1. 汉家的新秩序/2. 秋霜白露/3. 李杜案/4. 连环案
二、礼教的圣化
5. 李膺和陈蕃/6. 登龙门/7. 郡吏之道/8. 豪族的福祸/9. 抚与剿
三、交锋
10. 博弈/11. 中不溜皇帝/12. 独木难支/13. 天子与逸民/14. 厮杀
四、第一次党锢之祸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