骇人听闻的湖南新晃县“操场埋尸案”再次说明,这场扫黑除恶行动是多么有必要。媒体报道说,目前新晃有关部门正积极做好教职工和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维持正常教学秩序。——确实有必要进行心理疏导,学校下面埋着这样一具白骨,埋着这样滔天的罪恶,埋着一个为了捍卫操场工程质量维护学生利益却被黑恶势力毁尸灭迹的惊天秘密,怎不让人不寒而栗毛骨悚然。
让人恐惧的不是那具白骨,而是对罪恶肆无忌惮的掩盖,把人作了,埋在地下,神不知鬼不觉。多明目张胆的报复,多黑的手段啊,你敢说我工程质量有问题,我不仅扬言要砍你,而且说到做到,就下手了,让一个人人间蒸发,永远失联,活不见人死不见尸。更可怕的是,就埋在你竟敢说质量有问题的、你日常生活的学校下面,这是黑恶势力嚣张示威的方式,不仅杀人,而且诛心,以让其他人噤若寒蝉的方式逞凶作恶。尤其嚣张的是,我知道大家都能猜到是我干的,我就杀人了能拿我怎么样,我就喜欢看着别人都知道是我干的却又不能拿我怎么样的样子,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告不了他,抓不了他,碰不了他,甚至连案都立不了,只能咬着牙恨他怕他,谈“杜”色变,在保护伞下为所欲为。
一般杀人,作案者会尝试掩盖其动机,尽力让人猜不到是自己干的。而黑社会杀人,则会炫耀其动机,事情明摆着,让人十有八九都能猜到是他们干的,就是要张扬“得罪我了就是这下场”的意图,借此立威,完成在自己地盘上的恐吓、规训和树威。黑恶势力还以这种张扬的方式传递一种信息,不仅敢如此“公开”杀人,我还能把这种事摆平,官方没人敢管,告我没用,这是我的地盘。操场埋尸案,就带着这种典型特征:得罪我了,我就杀你了,报复性地埋在你举报有问题的工程下,公然用推土机埋尸,官方没人敢管,举报如石沉大海,偌大县城就是他的天下。这种杀人,是杀人且诛心的炫耀性杀人。
如果不是这一次扫黑除恶牵出这个“案中案”,不是涉案人员为立功提供线索,埋了16年的冤魂,掩盖了16年的惊天罪恶,可能继续掩盖下去。面对这种偶然的暴露和16年的深埋,所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正义会迟到但不会缺席”,听起来都无力啊,16年的正义缺席,16年的罪恶嚣张,16年,捍卫正义的人却尸埋操场正义无声,这是法律和正义的耻辱。
告诉你看到这个让人毛骨悚然的埋尸案后我想起了什么,想起了佘祥林案、聂树斌案、呼格图案、赵作海案,这些都是后来成为新闻的冤案错案,有的被错关了10几年,有的被执行死刑许多年后才得到纠错。操场埋尸案,跟这些案件有什么可比性呢?其实是相通的,正义都缺席了很多年,都有一个冤魂,都有一种让人感觉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巨大无力感,问题的暴露都很有偶然性。
一个是被错判为凶手面对刑讯逼供的无力,一个是明知凶手是谁却任其逍遥法外的无力;一个是被错认为真凶而冤,一个是抓不到真凶而冤。都是疑点重重,只不过,在佘祥林赵作海等案中,众多的疑点并没有妨碍抓人和判决,制造了一个“凶手”。而在操场埋尸案中,众多的疑点都指向作案者,可凶手却能一直逍遥法外,制造了一个“谜案”,16年后才在案中案中被牵出。
正如赵作海案、呼格图案、佘祥林案中,有很多疑点证明他们并不是真凶一样,在操场埋尸案中,有很多疑点都指向真凶杜少平。这不是“事后诸葛亮”式的上帝视角,从常识逻辑就能判断,作为新晃中学的老师,邓世平负责学校工程的质量,与该校时任校长黄炳松的外甥、承包学校跑道工程的杜少平发生冲突,认为工程出现偷工减料、虚报工程款等问题,拒绝签字且提出异议。向有关部门举报工程偷工减料,举报信却能辗转落到被举报人手里,被举报人一直扬言要收拾举报人,然后邓世平有一天被当事人叫走后,突然在学校就消失了。
谁干的呢?从利益冲突和常识看,杜少平显然有重大作案嫌疑。可据媒体报道,受害人家属能通过走访、回忆,近乎精准地推断出此案的真实面貌和藏尸地点,怀化市派出的警察却在长达一年多的时间内“扫清外围”,根本连嫌疑人本人都没有问讯过。人民日报海外版“侠客岛”说,甚至在被害人家属多年举报的情况下,仍然得不到立案;当地的检察院工作人员甚至说,“你们在新晃县可能找不到证据。”
佘祥林案和邓世平案演绎了“正义缺席”的两种方式:法律都失灵了,一种是说你是真凶你不是真凶也是真凶,一种是那是真凶说他不是真凶他就不是真凶,有一万个理由证明自己不是真凶的,被关被冤甚至冤死,而有一万个理由能证明是真凶的,却在法网之外逍遥快活了很多年。一边是被错判为真凶的家属为正义呼号,一边是明知真凶是谁的死者家属在奔走呼号。正义缺席,都是权力凌驾于法律之上,法律没有能保护好民众的正当权利,任由权力成为罪恶的保护伞。两种缺席,都是权力对权利的肆意蹂躏。
杀一个人,埋在学校操场下面,16年来找不到半点儿线索,需要多大的能量才能掩盖这样的秘密?
这样的案件,潜伏的时间越长,越让人无力,也越是法律的耻辱。一个举报工程质量的人,突然就人间蒸发了,正常人都知道谁是凶手,可凶手竟能毫发无损,岂还有天理?不是凶手的逼供为凶手,是凶手的毛发都不碰一下,岂还有法理?一个地方的生态,竟到了让这样的案件16年连凶手毫毛都没碰到的地步,不扫黑除恶,那还得了!
没人相信这个案件后只有一两个黑恶势力而没有保护伞,也没人相信这样的黑恶势力在当地只制造了一两件这样的罪恶。
我的三次公开课,详细讲了评论如何去论证,如何找抓手,如何让观点有说服力,而不是陷入“嘴笨”或“嘴贱”的话语囚笼中,欢迎关注。
第一次评论公开课:评论的基本写作技巧。
扫描下面的二维码进入直播室可以听第一节评论课。
第二次评论课:评论的论点和角度。
扫描下面的二维码进入直播室可以听第二节评论课。
第三次评论课:评论的结构和论证。扫描下面的二维码进入直播室可以听第三节评论课。
吐槽青年近期热门文章
高级黑低级红的十种表现及防范应对策略
翟天临人设算个屁,我只在乎招考公平的人设
不要让基层公务员白了头又寒了心
面对人血馒头你才明白,新媒体需要向传统转型
关于性侵,几种不要碧莲的逻辑
西安,一座官员宜居的城市
新华社记者不听社长的,只听事实的
为什么说是高铁害了座霸那货
批评个厕所都给媒体颜色看,舆论监督弱化惯出的臭毛病
昆山反杀案后,人民用咆哮进行正当防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