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内容
11月8日,在常州召开的第29届全国医药经济信息发布会上,米内网医院中心总监周春宣与现场嘉宾分享了题为《基层市场特征与趋势》的主题报告。周春宣表示,随着分级诊疗制度的深入推进以及基药在基层医疗市场配比比例的放开等因素,基层医疗市场将会保持快速的增长势头。
米内网医院中心总监 周春宣
点多面广,门诊量大,但市场规模小,增速快,成长空间可期
周春宣首先对中国基层医疗机构的渠道特征进行了介绍,目前中国基层医疗机构包括3.4万家城市社区医疗机构和3.67万家乡镇卫生院,辐射城市和乡镇,与医院相比具有点多、面广、较分散、辐射人群多的特征。
基层医疗市场以门诊病人为主,住院病人相对较少,门诊量达到40万人次以上,占整个医疗卫生机构门诊量的55%左右,
但诊疗人次增长并不明显
。另外,国家推行的分级诊疗制度希望能够形成 “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基层”的合理就医秩序。据统计,截至2016年底有4个直辖市和266个城市开展了分级诊疗试点工作,但这些试点工作对于基层医疗机构门诊人次的提升暂时未起到很大的作用。周春宣表示,基层医疗机构门诊人次提升缓慢的原因很多,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基层医疗机构的软、硬件资源相对落后,优质资源仍集中在医院,尤其是三级医院,这导致患者对于基层医疗机构的信任度较低。
此外,由于基层医疗机构的
患者用药费用低
,因此其
销售规模相对较小
,2016年仅占整个中国药品市场约10%左右的比例。
哪些类别的品种适合在基层医疗市场销售?周春宣就此重点分析了中国基层医疗市场的用药结构特征。她表示,基层医疗机构与医院的定位不一样,因此在治疗领域上存在较大的差异。从治疗领域来说,慢病用药(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用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占比较大;乡镇卫生院则以常见病、多发病以及急性病康复期用药(如全科用药、呼吸系统用药,肌肉骨骼系统用药)为主;而危急、重症病(如肿瘤和神经系统中的中风)用药、疑难杂症用药在医院市场的销售占比大。
那么基层医疗市场中大品种具有哪些特征呢?周春宣对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销售额排名前十的品种的特征进行梳理:乡镇卫生院市场的畅销品种主要由全科用药(氯化钠、葡萄糖等)、抗感染药、心脑血管用药等常见病、多发病品种组成,前十品种均为注射剂品种,且均为全国医保目录或省增补目录内的品种;前十品种中化学药品种主要为生产厂家较多的普药品种,中成药品种主要以独家或类独家的品种为主。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畅销的大品种在治疗领域主要集中于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用药,由于是慢性病用药,需要长期使用,副作用需要可控,因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主要以口服制剂为主,在市场准入方面也均以全国医保和基药或省内增补品种为主。前十品种的生产企业均相对较少,都是市场中的成熟品种。
哪些企业适合做基层医疗市场呢?周春宣分析到,在基层医疗用药市场中,企业的集中度相当高,3000多家企业中,前100家企业已占据5成以上的市场份额。其中,乡镇卫生院市场为内资企业的天下,前十企业均为内资企业,并且大部分有多个品种在市场销售,因此企业在乡镇卫生院市场需要布局的是一组品种,而不是单一品种。
社区卫生机构市场越来越受到外资企业的重视,前四企业均为外企(尤其是化学药市场),前十企业中仅有2家为内资企业,且外资企业所占的份额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中成药前六企业中均为有知名品牌的心脑血管用药企业。从企业在社区医疗机构排名前三的品种看,基本上均有心脑血管、糖尿病和高血压用药。
针对现有大品种的特征,周春宣提醒在场的企业朋友们对自己所在企业的品种进行梳理,按照大品种具备的特征对号入座,筛选出适合基层医疗市场发展的品种。
周春宣认为,基层医疗市场未来仍值得期待,包括基药品种的扩容、医保覆盖面的扩大、补助标准的提升、分级诊疗制度的深入推进、各类企业对基层医疗市场的重视、互联网+远程医疗服务试点的不断扩大等驱动因素都会促进基层医疗机构用药的快速增长。基层医疗市场未来的增长主要源于新增的患病人群,而患病人群最主要来源于两方面:一方面,分级诊疗制度下首诊、转诊以及康复将带来诊疗人群;另一方面,由于基药在基层医疗机构配比比例放开,原来由于无药可治而流失的病人将回归基层。周春宣表示,如果这两项政策执行到位,未来几年基层医疗市场的增速至少达到20%以上。
基层医疗市场未来的发展方向包括四方面:1、中低价药和医保药将成为非基药的有力补充,临床价值高的药品将越来越受到关注,独家品种以及大普药中的品牌药品种将受益,而用药领域中慢病、常见病及多发病用药仍是基层医疗市场的用药主体。针对目前在医院市场销售较好的慢病、常见病、多发病用药品种,周春宣提醒其企业应重视基层医疗市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产品的长久不衰。
(注:米内网的基层医疗市场定义为政府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以及政府办的乡镇卫生院,不含村卫生室和私人诊所。)
本文为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否则将追究侵权责任。
投稿及报料请发邮件到[email protected]
稿件要求详询米内微信首页菜单栏
商务及内容合作可联系QQ:41253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