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作为绿色出行的新引擎,也是我国绿色产业“新三样”代表性产品。过去一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在动力电池、高转速高功率电机、自动驾驶技术创新等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面临智能网联进程有待加速、与电网互动不够深入、充换电基础设施布局不均衡等问题。在2025年两会上,代表委员们从多个角度提出意见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雷军
建议推进自动驾驶汽车大范围测试验证,加快推进自动驾驶汽车全国性测试验证,力争2025年建立跨区域、跨省份、一体化的便捷互认机制;同时加快量产商用进程,尽快明确自动驾驶汽车的量产时间预期,力争2026年可支持高速快速路自动驾驶、城市自动驾驶等功能的量产应用。
全国人大代表付子堂
指出在自动驾驶汽车商业化应用的关键时期,我国应就自动驾驶汽车开展专门立法,或者授权相关地方先行先试,以统一当前分散式、地方化立法,为自动驾驶汽车产业发展奠定坚实的法律基础。
全国人大代表赵祥模
表示我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虽已形成一定优势,但仍存在“原始创新不足、人才匹配不佳”等短板,亟须通过设立相关交叉学科,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从根本上解决产业人才支撑不足的问题。建议在有条件的高校内设立智能电动车辆一级交叉学科,以智能、低碳、多域汽车为主要研究对象,构建多领域、多层次学科交叉融合的知识体系,培养高水平复合型创新人才,有效缓解“产业人才数量不足、匹配不佳”等核心问题,为实现我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长期引领提供有力支撑。
全国人大代表何光华
建议,通过补贴、减税等方式,引导广大车主优先购买充放电次数较高的新能源汽车,扩大可调负荷规模;规范国内车企的生产标准,新研发新能源汽车须具备车网互动功能;鼓励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优先生产、研发长寿命、高充放电次数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多维度挖掘新能源汽车负荷调节潜力。同时,何光华还建议相关部门制订更灵活的分时电价机制,设计适合车网互动资源的灵活资源交易品种,引导新能源汽车聚合参与市场;构建“政府主导、市场引导、车主自愿、全社会参与”的全链条推广模式,通过政府补贴、车企延保、保险保障等举措,充分挖掘新能源汽车可调节负荷资源潜力。
全国人大代表丁波
指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不但是我国能源战略和环境战略安全的落地实践,也是产业升级换代、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要方向。丁波认为,应该从“政策和支持”“电网设施升级”“商业和运营模式
”三个方面来加强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在“政策与支持”方面,建议允许利用闲置空地改建充电场站;简化审批手续,缩短建设周期。在“电网设施升级”方面,建议电网容量和网络建设支持充电设施的布局规划;新建建筑应配备相配套的电力设施和容量;支持老旧城区的电网设施改造。在“商业和运营模式”方面,政府、企业和用户应共同努力,如政府提供土地以及电力资源,企业投资设施和运营等。
全国人大代表雷军
建议推动充电设施互联互通,有关部门出台政策建立统一平台,推动车企和桩企之间的数据共享与互联互通,充电桩信息全国统一可查,避免闲置或低效使用,优先推进新投建、核心商圈以及高速公路等稀缺资源地段的大功率快充桩互联互通。
全国人大代表石炳启
针对加强城市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三点建议:一是保障住宅区充电桩建设。建议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牵头,加快研究出台全国性的存量小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改造标准规范,推动相关配套政策尽快落地实施。二是出台电动汽车充电车位管理法规。由城管、公安部门牵头,制定详细的公共电动汽车充电车位管理规范,明确禁止燃油车长时间占用电动汽车充电专用停车位。在充电桩停车位醒目位置施划“新能源汽车充电专用”标线,便于识别和管理。对于违反规定占用充电桩专用车位的非新能源车辆,依法依规予以处罚。三是强化高速公路充电基础保障能力。由交通运输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将充电设施纳入高速公路服务区建设规划和强制配置标准,从规划层面保障充电设施的合理布局。建立由政府主管部门牵头,公路、电网、充电运营等企业共同参与的合作机制,吸引社会主体发挥各自优势投资建设高速公路充换电设施。将充电服务纳入节假日高速公路出行保障方案,提前做好应急预案和资源调配,确保新能源汽车用户安心出行。
全国人大代表殷其龙
建议相关部门积极推动换电站统一换电标准,打破车企与换电运营商之间的行业壁垒,确保不同品牌的新能源汽车能够在标准换电站换电;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合理增建充电桩和换电站,同时在高速公路下道口等关键节点合理布局充电设施。另外,殷其龙建议鼓励国内相关企业和机构积极参与国际新能源汽车充电换电通信协议标准的制定工作,将我国积累的先进技术和丰富经验融入到国际标准中,为新能源汽车出口打好坚实基础;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开展新能源汽车充电换电领域的合作项目,携手研究和解决充电换电通信协议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推动全球新能源汽车充电换电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全国人大代表王麒
呼吁开展专项电池回收整治行动,坚决取缔无证小作坊,并提高违法成本;在车电一体方面,新增报废要求,完善回收网络,推动线上线下融合的回收模式。此外,鼓励回收企业引进先进技术装备,提升资源回收利用效率,降低污染风险。此外,王麒还建议国家加大财政奖补力度,给予税收优惠政策,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汽车报废回收领域。同时,希望政府加强指导,媒体加大宣传,提高公众对汽车报废回收管理的认知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全国人大代表冯兴亚
建议尽快出台动力电池回收专项法规。他认为,换电模式作为与充电模式并列的新能源汽车主要补能模式,既符合双碳战略也能有效解决补电难问题,具备明显优势。然而,目前全国乘用车换电站保有量仅4200余座,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换电建设成本高企、规划布局整体滞后、电池标准缺乏统一等问题尚待解决。对此,冯兴亚希望加大换电模式政策力度、加快统筹规划布局、逐步统一换电标准等多措并举加速推广。
信息综合编摘自:
央广网、人民日报、中国能源网、中国发展网、南方都市报等。
感谢喜欢
先进能源科技战略情报研究中心
微信公众号的您能够持续保持关注,我们将继续和您一路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