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全球资金面值得注意的变化是:
1)我们追踪的EPFR资金数据显示,截至本周三(11月13日),主被动外资继续流出中国市场,且规模均有所扩大;2)互联互通方面,本周北向资金日均成交规模较上周收窄,南向资金流入加速;3)全球股票流入扩张,但债券与货币市场流入收窄;4)美股和日股转为流入,新兴市场流出收窄。
国内市场上
,主被动外资流出规模均扩大。
中国市场过去一周普遍回调,其中恒指再度回调到19,500点以下,逼近9月24日金融三部委一揽子政策推动市场大涨的起点,也接近日线和月线的关键支撑位。特朗普交易的进一步强化,尤其是一些鹰派班底成员的任命加大了市场对于后续政策风险的担忧。
我们此前一直提示,部分资产如中国市场尤其是出口链对于特朗普交易的反应并不敏感,需要关注
(《
Trump 2.0对全球意味着什么?
》,《
美国
大选观战与交易指南
》)
,因此在风险“具象化”以后也开始重新计入这一预期
,尤其是港股和离岸人民币。从资金面看,前期反弹过程中大幅流入的被动外资已连续三周流出中国市场,且本周流出加速(流出8.1亿美元vs. 此前一周流出1,415万美元),主动外资流出则进一步扩大至3.4亿美元(此前一周流出2.2亿美元)。
全球资金面上,印度市场流出收窄,美股和日股转为流入。
截至本周三(11月7日-11月13日),印度市场主动外资流出收窄至1.2亿美元(vs. 上周流出3.2亿美元),美股转为流入42.8亿美元(vs. 上周流出4.8亿美元),日股转为流入1.2亿美元(vs. 上周流出1.7亿美元)。
海外资
金:EPFR显示主被动外资流出中国市场均扩大
。截至本周三(11月7日-11月13日),A股主动外资流出2.3亿美元(vs. 上周流出1.1亿美元),被动资金流出6.8亿美元(vs.上周流出2亿美元);与此同时,港股和ADR海外资金整体流出11.5亿美元(vs. 上周流出2.3亿美元),其中主动资金流出3.4亿美元(vs.上周流出2.2亿美元),被动资金流出8.1亿美元(vs.上周流出0.1亿美元)。
互联互通资金:北向资金自8月16日起停止披露净买入金额
,本周日均成交额收窄。
本周(11月11日-11月15日)北向资金日均成交金额达2,656亿元,小于上周的2,747亿元成交金额。个股方面,宁德时代、东方财富、中信证券、贵州茅台和赛力斯等标的成交规模最大。
南向流
入扩大,消费板块流入最多。
本周(11月11日-11月15日)南向资金总计流入356.8亿港币,日均流入71.4亿港币,相较于上一周日均流入64.7亿港币扩大。行业层面,消费、内地银行、医药等板块上周获南向资金流入最多。个股方面,南向上周最青睐小米集团、阿里巴巴和中芯国际等,但卖出美团、港交所、中海油与腾讯等。
全球市场:
全球股票流入扩张,债券与货币市场流入收窄;美股和日股转为流入,新兴市场流出收窄
跨市场和资产:
美股转为流入,新兴市场流出收窄。
主动外资上看,美股本周转为流入42.8亿美元(vs. 上周流出4.8亿美元),发达欧洲流出收窄至13.5亿美元(vs. 上周流出15.8亿美元),日本股市转为流入1.2亿美元(vs. 上周流出1.7亿美元),新兴市场流出收窄至11.5亿美元(vs. 上周流出12.3亿美元)。整体上看,
全球股票流入扩张,债券与货币市场流入均收窄
。
配置比例:截至9月30日,投资方向为全球的主动基金对中国配置比例低于基准约0.16ppt,较8月底的低配0.22ppt小幅缩窄。
相较2024年8月,配置比例上,投资方向为全球的主动基金对德国(+0.30ppt)、中国(+0.24ppt)增配较多,美国(-0.43ppt)、法国(-0.38ppt)减配较多;超低配比例上,9月日本(+0.28ppt)、德国(+0.26ppt)、英国(+0.14ppt)、中国(+0.06ppt)超低配比例上行较多,美国(-0.58ppt)、法国(-0.37ppt)、韩国(-0.07ppt)等超低配比例下滑较多。
地区类型上
看,管理人来自欧洲的基金为整体流出主力;
板块层面
看,海外资金对中国医疗保健、消费、半导体及硬件、资本品超配,对互联网、金融及房地产低配。
资料来源:EPFR,中金公司研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