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封面新闻》一篇文章的标题写:感谢《中国诗词大会》让我每天过足90分钟不被催婚、放下手机的和谐年。可能,很多人都有类似的感受。
长辈们会拉住我们年轻人坐下来,偶尔被教训两下,恍惚回到十年前,那时候没手机,不用抢红包,没网剧网红和假脸,没有小视频没有大V。只有一台电视,一家人和嗑不完的瓜子。那时候主持人各个都长得不一样,《正大综艺》的杨澜,脸真方,《幸运52》的李咏,脸真长。那时候真好。感恩《中国诗词大会》带我们回到了那个状态。
也会有副作用。之前类似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总会莫名其妙地被亲生父母嫌弃没文化。“这个字你都不认识?你不是学中文的么?”因为我学中文,所以我就该是个《康熙字典》?《成语字典》?我怎么不争口气做个《辞海》?
可怕地发现,家里的长辈们已经开始逼晚辈背唐诗宋词,1000首起步。为什么啊?喜欢一句诗,就像一种相遇,读到心底的自然忘不掉,如果不是为了考试、为了显摆、为了抄袭、为了换好工作,我为什么要背下来?
如果催生出一群只会背古诗的机器,武亦姝这个应试教育夹缝中的幸存者将成为受难者的精神领袖。很怕这阵热潮变成一场东施效颦,最后闹出所谓复兴传统文化,把宦官服当汉服穿的难堪嘴脸。
本来一档好好的节目,变得越来越可笑。看到铺天盖地的报道,特别想说,求你们放过古诗,放过女神。
《中国诗词大会》很用心,尤其是选题目上非常得体,难度保证在大家耳熟能详,只是不太能准确背出,专家教授的解析也是尽可能“鸡汤”,没故作高深地卖弄。所以《中国诗词大会》不能看作是知识普及类节目,意在制造出一种呼吁和社会风向。
我喜欢《中国诗词大会》,是因为它用来自旷古的声音重讲现代的中国故事。
四十岁的白茹云,来自河南农村,作为家中长女,父母下地干活,她有责任照顾好弟弟们。二弟8岁那年长了脑瘤,肿瘤在脑子里长,弟弟疼得用拳头狠狠地砸脑袋,头都被砸破了,她只能拽住住弟弟的手,不让他去打。但没法缓解弟弟的疼痛。白茹云发现,给弟弟唱古诗词,他便能安静一段时间,等弟弟疼地又开始砸自己的脑袋,她再唱。这个过程中,累积了不少古诗。
除此以外,她还患上了淋巴癌,因为化疗导致声带耳鼻受损,话说不清,也听不清,眼睛总流泪。化疗一期一万块,一共五期,一期做完等医保报30%,管身边人借3000块,自己赚3000,再做下一期。化疗要去石家庄的医院,虽然村里有直达石家庄的大巴,但她还是选择早上五点起床汽车、火车折腾一圈,这样可以节省24块钱。就这样坚持下来,白茹云笑着说起这些。但在场的人都哭了。
听完故事,再回去细想白茹云出场时所说的这句诗: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与我们寻常翻书偶得的阅读体验完全不同,这句诗变重了,沉在心底。
白茹云站在台上,标准的农村妇女模样,微微驼背,一束马尾,双手自然握住放在身前,讲话时会紧张地挥舞双臂,笑起来抬手遮脸。
她不怯场。举手投足间的谦卑,眼神的淡定从容,没有学历没有珠宝华服,不露怯也不骄纵。其他人都盛装出席,董卿问她为什么穿着羽绒服?她笑着说,美与丑于她而言已经无所谓了,身体最重要,还是保险点好。董卿评价,这是大美。读书会改变一个人的面相,真的。
即使失败了,她不是失落,而是一句终于结束可以回家啦,气定神闲。
想到一句形容她的状态很合适:荣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小窗幽记》)
不是一档节目复活了中国古诗,而是像白茹云这样的普通人重新诠释了这个时代我们仍然需要古诗。
八岁的小朋友杨万里,父母在北京打工,所以他最喜欢《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他想把《游子吟》送给妈妈,代表了他平时不敢说的话,他怕说出来,妈妈会难过,会哭。我们不太敢说,不太会说的,古诗里早替你写好了。
除了白茹云、杨万里,还有高校快递员、农民、残疾人、人民教师等等,按世俗眼光看,他们文化水平高低不一,放在一起比较是不公平的。这档节目漂亮反击这种愚蠢的观念,文学面前我们不讲身份,借一句烂大街的话讲,这个舞台把他们聚在一起,完美诠释了阅读是门槛最低的高贵。
为了保证节目的延续性和可看性才制定了竞赛规则,我们读诗绝不是为了有朝一日跟人决斗,不是么?诗本无达诂,把古诗理解标准化是一种阉割,打分是一种侮辱。
说到这儿,不得不提作词人林夕。受李清照影响的方文山替周杰伦写过几首中国风的词,《青花瓷》之类还进入了语文读本,方文山算相当棒,但深爱苏轼的林夕段位更高。方文山捏住了古诗词的形,林夕活捉了神。
林夕的词里没有古代情景意象和繁复造作的辞藻,那些简单的词语连接在一起就是有种韵味。
曾经看过一篇很到位的文章《林夕教你写作文》中举例说明《心跳回忆》。文章分析说,女主从头到尾未露面只有声线细软问过一句:“可会弄冷面”。歌词中的场景是这样的,女人在男人家楼下看他家灯未灭,便打电话问了一句“可会弄冷面?”于是男人从此不熄灯,失眠等她再来。不写女人容貌,不写发生多少狗血故事,回忆只有一丝细软声线,多年后想起依旧心跳无主。
“先挑引我的人,爱得比我少,然后见面更少”抱怨只此一句,点到为止。细想一下这就是古诗词的写法。
古诗词具有只言片语却直指人心的能力,有突然惊心地美。我很喜欢一句诗: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这句出自先秦的《越人歌》,刘向在《说苑善说》中解释,楚王母弟鄂君子皙渡船在江上游玩,敲鼓奏乐很热闹。摆渡人趁乐声停下的间隙,便抱双桨用越语唱出这首歌。子皙是楚人听不懂,但觉得好听,便叫人翻译成楚语,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译诗歌之一。摆渡人摇船远望心爱之人歌舞升平,表面淡如水,内心风起云涌,暗恋的极致不过如此。
两首情歌相隔几千年,动人之处竟没有一点儿变化。不管你接受过什么样的教育,这是中国人骨子里的文化基因,它最符合中国人含羞带臊的美学观,美在点到为止,你懂我懂,不直接、不拆穿,所以不廉价。
古诗是一种很尴尬的文学存在,很多学者认为自新文化运动,白话文替代文言文的语言革命,标志古诗已死,古音、押韵和平仄规则皆被破坏。简言之,古诗不会再出现了。而近现代出现的严格遵循格律规则的诗词歌赋,也只是一种不规范的仿古。
唱哀乐还太早了些,古诗形式死了,但神不灭。《中国诗词大会》再次印证这点。几千年过去了,这些平上去入的字句仍补给着中国人的生命美学。《中国诗词大会》之后,最应做的不是逼自己、逼孩子去背诗,而应该找到属于自己的古诗词,哪怕只有一首、一句读进你的生命里,比你背一千首但毫无感情体验,更值得骄傲。
小时候经常因为背不会古诗被罚站打手心罚抄恨透了这些拗口字句。多年后,从先秦的《诗经》一口气读到清代的纳兰性德时,几乎要大哭一场:因为误解差点错过,这么好的东西险些被逼迫作践。
现在想来不是我讨厌古诗,只是会喜欢的古诗不在语文课本上。如果疯狂背古诗,而不懂其意,会折煞你对古诗的兴趣。这种误解太残忍了。
背诗只基于我愿意,是为了多年后说起生命中最重要的一段经历,不哭天喊地,不没完没了地哭诉,而是宠辱不惊地用十几言概况,一笑泯恩仇,这是一个读书人该有的体面。
希望你能把诗读成骨气、神气、脾气。
做書原创文章 转载请联系授权
点击下列 蓝色文字 查看精选内容
入行指南丨如何制定读书计划丨投稿说明|编辑生活范文|编辑手记范文|诗歌出版|从想法到成书丨书店范文丨电子书丨kindle|豆瓣阅读|知乎|离线|独立出版|刘瑞琳|李昕|谈页边距丨沈昌文|范用|汪家明|姜峰丨原研哉|朱赢椿|聂永真|杨林青|王志弘|诚品|PAGEONE|钱晓华|方所|万圣书园|理想国丨再谈编辑丨再谈电子书丨再谈读书丨我在单向街书店的日子丨2016中国最美的书书单丨Goodreads2016书单丨2016《纽约时报》年度书单丨那些在豆瓣上消失的书丨关于书籍设计的一些网站
▼点击阅读往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