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灼见
讲新知识青年的故事,聚合有穿透力的思想观点和有愉悦感的艺术作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灼见

顶级专家推荐,超高频次笑点,这才是最值得全民追的良心节目!

灼见  · 公众号  · 美文  · 2017-07-19 22:06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一)


在网络化的今天

提笔忘字,写字全靠输入法;

词汇贫乏,爱你只会么么哒 ”。

什么时候开始,

很多“熊孩子”写起来游刃有余的常用字词,

在我们成年人的笔下却困难重重。

我们的文字水平

输给 熊孩子,重新上小学 ”。



殊不知

一定程度上,家长的字词宽度,

无形中决定着一个家庭交流的宽度和深度,

甚至决定着孩子的未来。


13日,继《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见字如面》等

“爆款文化节目”之后,

《汉字风云会》在浙江卫视首播。



近几年来, 随着明星真人秀节目的泛滥,

类型雷同、“为秀而秀”等弊端随之显现。

明星“出场费”被一路拉高,

部分节目甚至沦为“拼明星和炫富的场所”。


网友“昨日花开”说,“是该管管了,

打开电视全是明星霸屏,

现在把某些娱乐明星捧得太高了,

对年轻人的价值观树立真的很有影响。”


看多了明星的各种卖萌、秀恩爱,

文化类综艺节目恰如一股清流,

给荧屏带来不一样面孔的同时,

更为观众带来沁入心灵的文化体验。


(二)


《汉字风云会》是总导演关正文的又一力作。

按照他的说法:

我们曾以能用最少的汉字、

最常用的词汇写文章而自豪,

这在特定历史时期有价值,

在教育普及、文化发展的今天,

仍旧坚持这样的标准,

对博大精深的汉语而言,就是暴殄天物。 ”。

《汉字风云会》总导演关正文


教了三十年语文,除了课外书,

我从不推荐任何教辅读物。

除了古典诗文,我也从不要求孩子背诵任何课文。

我觉得过多的死记硬背,是教师无能的表现,

只能让孩子厌倦语文,失去对母语美感的天然兴趣。


但字词教学却始终是个难题。

北京八十中学有位特级教师叫宁鸿彬,

是语文教育德高望重的前辈,

他发明的卡片教学法孩子们非常喜爱。



总导演关正文正是宁鸿彬老师的学生,

以电视人的角色继承了老师的事业,

竟然掀起了全国关注汉字文化的热潮,

带动了文化节目的兴起。


《现代汉语词典》主编谭景春

《新华字典》主编程荣

(三)


关正文导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很多人对文化类节目有误解,

认为只要是说文化,就必须端着架子

其实,真正好的文化节目绝不是靠说教。

节目的教育功能是天然的,无论孩子还是成人,

互联网时代要好玩有趣才能让大家喜闻乐见。”


于是,你会看到主持人沈涛在节目中

继续他在《王牌对王牌》中的幽默搞笑风格:



开心麻花的“添乱组合”现场各种捣乱:




铆足了劲儿迷惑小选手和全国观众的思路:




场上的小选手金句频出,引得各位专家和现场观众笑泪齐飞:



同时,节目组挑选了大量常用易错和应知应会词语进行考察:


考你个字:哈蜜瓜?还是哈密瓜?


考你个字:行迹可疑?还是形迹可疑?


虽然节目参赛的是小学生,实际上针对的是

成年人在网络时代的汉语词汇积累和书写能力。

(四)


输给熊孩子,重新上小学 ”,

这句节目宣传语也许并非一句玩笑,

实际上更是对成年人

在网络时代提笔忘字这一现状的担忧,

更多反映出当下社会对传统文化及汉字的漠视。


字词教学是所有学科教育的基础,

是所有想象能力、思考能力发育的基础。

汉字书写能力是最基本的文化传承,

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

一年一度的全民书写练习,

应该成为一种仪式化的公约。


所以,这个 暑期必看 节目

最好是家长带着孩子一起看,

共同培养热爱母语字词的热情,

这对孩子学习任何一门功课,

学习了解社会都是必要的。


点击“阅读原文”,可以直接观看哦!


—THE END—


MORE
延伸阅读

◐◑ 罗子君的逆袭告诉我们,一个强大的朋友圈有多重要

◐◑ 炸裂!刚刚,中国军队英文版世界级大片发布,核导弹、航母……这些大国重器都亮相了!

◐◑ 《我的前半生》:重新讨论“全职太太”的价值,才是时代的进步

◐◑ 《我的前半生》:无论身在哪个阶层,这8条职场“潜规则”都终身受用

◐◑ 懂分寸,是最好的教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