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认为普通读者没有必要去阅读《资治通鉴》原著,因为时间精力、古文功底和史学根基都不够,需要真正专业人士的解读。
文章认为最适合普通读者的解读版本是熊逸解读的《资治通鉴》,而其他任何人的解读需要参考其“古文功底”和“史学根基”的要求。
文章赞扬了熊逸解读版本的博学、丰富延展性,以及其解读计划的完整性和满意度。并强调只要看过前三辑的人都会有此共识。
文章最后分享了一些关于历史图书领域的建议,并推荐了熊逸版《资治通鉴》作为阅读选择。同时提醒读者购买限量签名版的机会。
我指的是《资治通鉴》的原著
你知道有些所谓的图书博主会有这么一套说辞,就是《资治通鉴》你得去读原著。这就让人很困惑了,《资治通鉴》的原著用得着任何人推荐吗?简直可笑至极。这种说法还特别占便宜,似乎此人已经通读过《资治通鉴》原著了。摸着良心说,你能看懂吗?
其次,如果仅仅是想了解《资治通鉴》里面写的故事,书都不用买,白话文随便都有。这不叫读懂了,这就是知道个故事。这也就是为什么我认为柏杨版的白话版已经过时了。更不用说柏杨的情绪太浓烈了,实际上柏杨是时代的产物,他的任何一本书都可以总结为“我恨啊,我太恨了,恨铁不成钢”。
就这么说吧,如果不是历史研究者或者职业历史写作者,读《资治通鉴》原著就是一件非常荒唐的事。注意,任何人都可以去试试,我就是觉得毫无必要。因为我们普通读者没有那样的时间和精力。
最关键的还不是时间精力问题,是古文功底和史学根基完全不够用。
我们需要真正的专业人士的解读。而目前市面上最适合普通读者的就是熊逸解读的《资治通鉴》。至于其他任何人的解读,请务必参考以上两个基本要求——“古文功底”和“史学根基”,目前能做到的凤毛麟角。
熊逸的厉害还在于其令人惊叹的博学,他的解读内容甚至超越了《资治通鉴》文本,有着相当丰富的延展性。这一点只要看过前面三辑的人相信都有共识。
再从一个逻辑推理的角度。这个浩瀚的野心勃勃的解读计划,任何一辑烂尾了,损失可以说是巨大的。无论是对得到这家公司还是熊逸本人的口碑。好在,从目前第四辑出来足够疯狂的抢购可以看到,所有买过前三辑的人都非常满意。
最后也给热爱阅读的人分享历史图书领域的宇宙第一定律,凡是说熊逸解读不好的,不是没读过的就是大傻x。不用感谢我的贴心,毕竟生活很难,记住一些基础定律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如果你好奇《资治通鉴》到底写了什么,如果你想阅读一部有趣的通史,如果你希望从阅读历史中真正收获一些所谓人生的道理,我只推荐你看熊逸版《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