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招商研究
欢迎关注,招商研究!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第一财经  ·  开工首日,雷军大手笔发蛇钞!丨大公司动态 ·  9 小时前  
数据宝  ·  最新筹码大幅集中股出炉 ·  12 小时前  
51好读  ›  专栏  ›  招商研究

招商研究丨招闻天下0108

招商研究  · 公众号  · 财经  · 2021-01-08 07:31

正文

本资料由招商证券研究发展中心汇编而成,仅供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参考。具体投资观点请以研究报告的完整内容为准,投研活动信息等请联系对口销售。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敬请阅知页末的特别提示和一般声明。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




化工:山东赫达(002810)—将纤维素醚溶于生活【深度】

报告作者:周铮、段一帆、曹承安

报告发布日期:2021-01-07


核心观点:

公司是我国纤维素醚行业领军企业,以纤维素醚为基础,往下游成功切入了植物胶囊领域,并即将进入人造肉行业。公司在纤维素醚产品上构建了非常高的综合壁垒,工艺路线齐全、设备先进,能够满足各类特殊产品的生产,竞争对手难以模仿;公司技术服务能力远超同行,收获了很强的客户粘性;开发能力强,往下游拓展了植物胶囊、人造肉这些高端应用。公司管理层优秀、人才优势明显,聚集了纤维素醚行业国内主要专家,并在不断吸引纤维素醚和人造肉行业的国内外顶级人才,董事长毕于东进取心强,具有危机意识,知人善任,自从毕于东先后担任总经理、董事长后,公司进入快速发展期。公司盈利能力将持续增强,规划的4.1万吨纤维素醚中3.1万吨2022年投产、1万吨涂料级2023年投产,植物胶囊产能将从当前100亿粒增长到2025年的500亿粒(鉴于目前市场发展迅速,不排除有提前达到500亿粒产能的可能),在纤维素醚和植物胶囊领域,公司都将成为全球龙头,随着医药食品级纤维素醚、中高端建材级纤维素醚以及植物胶囊的投产,毛利率会大幅提升。公司产品贴近消费,可拓展性很强,纤维素醚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下游持续有新应用推出,比如:建材领域的自流平、瓷砖胶,医药保健领域的人造肉,食品领域的人造肉等,未来还会不断有新的应用场景出现,公司将继续在植物基大健康领域持续开拓。公司一体化优势明显,公司的胶囊厂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向纤维素醚事业部定制原料,以保证植物胶囊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并得以提高胶囊产品在下游企业的上机率,这是其他同行难以做到的。预计公司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为2.50亿、3.60亿和5.07亿,增速为59%、44%和41%,PE分别为32.9倍、22.9倍和16.3倍,随着高端纤维素醚(植物胶囊专用、人造肉专用、PVC专用、医药食品级纤维素醚等)和植物胶囊利润贡献占比增加,估值有望得到提升,长期看,公司会在纤维素醚及下游高端领域持续开拓,盈利能力会继续提高,维持“强烈推荐-A”投资评级。

纤维素醚应用领域广泛,公司剑指全球龙头。纤维素醚有“工业味精”之称,下游广泛应用于建材、医药食品、纺织日化等领域,2019年我国市场容量为55万吨,预计2025年将达到66万吨。公司深耕纤维素醚行业20年,成本做到了行业最低,生产工艺路线齐全,产品覆盖了下游主要应用领域,技术服务能力领先同行,在建材级纤维素醚行业,以公司为代表的龙头企业受益于下游集中度提升,在医药食品级纤维素醚领域,公司一方面分享行业增长红利,另一方面凭借成本和品质优势不断提升市占率。2020年年初,公司规划了建设4.1万吨纤维素醚(3.1万吨2022年投产、1万吨涂料级2023年投产),届时公司产能体量将和目前的全球龙头陶氏、亚什兰相当,但公司设备和工艺路线更为先进,生产效率更高,产品竞争力有望全面达到国际巨头公司的水平。

公司植物胶囊产品具备原料优势,有望成为全球领导者。空心胶囊在医药、保健品及功能性食品行业有非常广泛的应用,目前全球每年胶囊使用量约1.4万亿粒,年需求增速超过7%,我国空心胶囊的使用量在3000亿粒以上,需求增速领先全球。在胶囊产品结构中,植物胶囊相对于明胶胶囊性能优势明显,由于价格较高,全球渗透率仅10%,但需求增速高达10%-20%。植物胶囊在保健食品领域已经普遍应用,在医药领域的应用需要等待政策审批,所以在医药领域的开拓仍处于起步阶段。公司是植物胶囊行业内唯一原材料纤维素醚可以自给的企业,成本优势明显,市场开拓非常容易,公司生产胶囊的全资子公司赫尔希目前以100亿粒植物胶囊产能排在全球第六,赫尔希产能规划为500亿粒,未来还有可能继续扩大产能,公司今后将成为全球植物胶囊行业领军企业。


进军人造肉,成长再加码。人造肉与传统肉相比,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少,从根本上避免了疾病传播,在美国已经成功推广,是未来发展趋势。中国肉类消费量全球第一,人造肉市场空间巨大,国内人造肉售价在70元/500g以上,随着技术成熟、生产链完善,成本有望大幅降低,届时人造肉市场才会大幅打开。公司于20年11月公告参与设立人造肉联营子公司米特加,在人造肉产品中,公司主营的纤维素醚为核心添加剂,而且公司是全球极少数能生产人造肉纤维素醚的供应商,公司对人造肉领域的布局值得期待。

平台对人才吸引力强,长期空间广阔。公司平台对行业人才的吸引力很强,核心团队成员稳定,纤维素醚行业主要人才都集中在公司,并将持续聚集植物胶囊和人造肉行业的顶级专家。董事长毕于东进取心非常强,具有危机意识,知人善任,自从毕于东先后担任总经理、董事长后,公司进入快速发展期,毕于东除了不断网罗人才外,淘汰了公司中的不合格家族成员,引入了现代化管理机制,随着管理能力和人才储备的快速提升,公司成长空间进一步得到保证。

维持“强烈推荐-A”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实现收入13.20亿、17.62亿和22.33亿,归母净利润为2.50亿、3.60亿和5.07亿,增速分别为59%、44%和41%,PE分别为32.9倍、22.9倍和16.3倍,维持“强烈推荐-A”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植物胶囊销售不及预期的风险,人造肉市场推广不及预期的风险。

化工:万华化学(600309)—Q4业绩翻倍增长,以百亿为起点开启新征程

报告作者:周铮、段一帆、曹承安

报告发布日期:2021-01-07


核心观点:

公司发布20年年度业绩预告,全年归母净利润为96亿元到101亿元,同比减少5%到基本持平;其中,20年四季度归母净利润为42.51亿元-47.51亿元,Q4单季同比增长91%-113%。20年Q4化工需求快速好转,主要产品量价齐升;百万吨乙烯项目投产,持续做大做强石化产品;多个项目将连续投建,目标成为国际一流的化工新材料公司。我们预测公司20-22年归母净利润为97.48亿、144.39亿和181.67亿,PE分别为31.7倍、21.4倍和17.0倍,维持“强烈推荐-A”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产能建设不达预期的风险。



定量:求变破局,迎接曙光——公募量化基金2020年度盘点【深度】

报告作者:任瞳、周靖明

报告发布日期:2021-01-07


核心观点:

2020年已经结束,在动荡的2020中公募量化基金表现如何?本文我们将对公募量化基金的表现进行了详细盘点。

截至2020年底,公募量化产品总计348只 ,其中主动量化产品202只,指数增强产品124只,对冲型产品22只。根据最新可获得的规模数据,公募量化产品的总规模达2418.30亿元,其中主动量化产品775.44亿元,指数增强产品1013.82亿元,对冲型产品629.04亿元。

主动量化型基金2020年平均收益为41.09%,收益的中位数为38.38%。收益最高为102.35%,收益最低为-2.67%。过去三年和过去五年主动量化基金的平均年化收益分别为13.17%和7.58%。除了过去三年平均年化收益低于创业板指以外,其过去三年和过去五年的年化收益均明显高于主要市场宽基指数。

沪深300指数增强基金2020年度的平均超额收益为14.01%,超额收益的中位数为13.71%。超额收益最高为58.38%,最低为-3.92%。过去三年和过去五年的平均年化超额收益分别为7.18%和6.51%。整体来看,沪深300指数增强基金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来看,相对基准指数都具有稳定而显著的超额收益。

中证500指数增强基金2020年度的平均超额收益为12.11%,超额收益的中位数为12.84%。超额收益最高为26.31%,最低为-19.84%。中证500指数增强基金过去三年和过去五年的平均年化超额收益分别为9.25%和6.47%,同样能够显著跑赢基准指数。

其他指数增强基金2020年度的平均超额收益为9.42%,超额收益的中位数为11.42%。超额收益最高为26.39%,最低为-11.83%。从过去三年和过去五年的超额收益来看,其他指数增强基金的平均年化超额收益分别为7.96%和5.40%,同样能战胜对应的基准指数。

2020年度量化对冲基金规模业绩双丰收。相对于2019年末,2020年公募量化对冲基金整体规模大幅增长,从166.70亿增加至629.04亿。其2020年的平均收益为7.58%,收益的中位数为8.63%,收益最高为15.57%,收益最低为-3.25%。以过去三年和过去五年为回溯期来看,公募量化对冲产品的平均年化收益分别为5.02%和3.22%,同样能实现稳定的绝对收益。

展望2021,我们依旧对公募量化充满信心,也满怀期待。相信2021年公募量化基金能拨云见日,迎来曙光!

风险提示:本报告全部基于对客观数据的统计和分析,不构成投资建议。

定量:“高频寻踪”系列之二:轻装上阵,高频数据因子的应用【深度】

报告作者:任瞳、崔浩瀚

报告发布日期:2021-01-07


核心观点:

本报告在第一篇系列报告的基础上,回顾了VPIN因子的选股能力,通过缩短预测周期的方式提升VPIN的选股能力。利用对VPIN直接赋值和空头剔除的方式,提升了原模型的选股能力。同时,提出了改良后的VWPIN因子。


风险提示:报告模型基于历史数据构建,若未来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比如投资者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或出现其他宏观、经济重大变化,则存在模型失效的风险。





固收:高负债地区,城投公司债到期压力几何?

报告作者:尹睿哲、李豫泽

报告发布日期:2021-01-07


核心观点:

哪些城投面临到期规模较大?基于以上,我们进一步统计高负债区域内,2021年类平台公司债到期规模超过10亿的平台(剔除已经违约的天房),从结果来看:1)遵义道桥及滨海建设公司债到期规模超过80亿,2)隐含评级整体偏低的主体不少,亦需要关注借新偿旧的压力。


风险提示:债务率计算出现偏误,公司债出现违约风险,监管趋严。

固收:中游“主动补库存“或已开启——库存周期概览(1月更新)

报告作者:尹睿哲、李晴、刘冬

报告发布日期:2021-01-07


核心观点:

1)11月工业企业数据显示,产成品存货同比增速自6.9%上升至7.3%,营业收入同比增速自-0.6%转正至0.1%,总体上呈现“主动补库存”状态,这是继8月、9月以后出现的第三个月“主动补库存”。2)从上中下游看,下游行业(即中下游制造业和水电气业,库存占比43%)尚处于“被动去库存”阶段,中游行业(即中上游制造业,库存占比54%)已经进入“主动补库存”阶段,上游行业(即采矿业,库存占比仅2%)库存状态并不明确。3)从重点行业看,11月呈“主动补库存”的行业主要包括:电气机械、有色、化工、造纸等,呈“被动去库存”的行业主要包括:汽车、电子、仪器仪表、通用设备等。



轻工纺服:政策促进农村消费,推荐标准家具相关企业—轻工制造行业

报告作者:郑恺、李宏鹏、宋盈盈

报告发布日期:2021-01-07


核心观点:

近期商务部、发改委等12部门发布《关于提振大宗消费重点消费促进释放农村消费潜力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促进家电家具家装消费。基于农村地区低客单价、经销渠道下沉两条逻辑,家居板块我们建议关注相关标准家具企业,推荐惠达卫浴、顾家家居、喜临门、奥普家居。


风险提示:疫情二次爆发风险、政策推动不及预期。



银行:社融预测—12月社融怎么看?

报告作者:谢亚轩、邵春雨

报告发布日期:2021-01-07


核心观点:

核心预判:依据过往信贷投放规律及行业观察等,我们预测20年12月新增贷款1.2万亿元,社融2.3万亿元。12月末,M2达219.7万亿,YoY+10.6%;M1 YoY +10.2%;社融增速13.6%。当前,国内经济持续复苏,信贷需求较旺盛,但信贷投放节奏偏紧,料12月增量信贷总量不高但结构好,个贷及企业中长期贷款占比高。全年新增贷款达19.6万亿。


风险提示:疫情冲击,资产质量显著恶化;金融让利,息差明显下行等。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