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界面文化
界面文化频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阑夕  ·  百度,出局!根据The ... ·  昨天  
界面新闻  ·  娃哈哈集团要转让“娃哈哈”商标 ·  2 天前  
界面新闻  ·  现货黄金站上2900美元/盎司,续创历史新高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界面文化

我们试图变好一点的努力,成为一种对抗虚无和无意义的方式 | 一周荐书

界面文化  · 公众号  · 热门自媒体  · 2024-09-09 10:00

正文


撰文 | 林子人

编辑 | 姜妍


《变得厉害》


刘天昭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4-8


继《竟然是真的》后,刘天昭出版了第二部诗集,收录了她于2021年-2024年间创作的106首诗。2021-2023是人们必将说起的年份,历史的沙粒落在人们头上变成山,科技进步骤然加速但未来愈发难以捉摸。刘天昭将广阔的历史和深邃的追问带进私人的生命体验,以私人主观视角在诗句中记录她对这个时代、对个体生命的看法。

诗人忠诚地描绘初老的感受,“竟然是磅礴的”;平静地说出精神危机,“我编造自己的故事碎了我谁都不是”;发出年末的怅惘感慨,“有时候我觉得我们过于生活在叙事中”;思忖文化的商品化,“品牌转化一切有价,可数,充满空隙,人格的鄙视链,甚至不用分岔。”


《天鹅旅馆》


张悦然 著
理想国 | 上海三联书店 2024-7


《天鹅旅馆》是张悦然的全新长篇小说,讲述了这么一个故事:保姆于玲在男友的鼓动下,两人以春游为借口绑架了雇主的儿子。然而在春游途中他们得知男孩一家因贪腐而受审的消息,绑架顿时失去意义。男孩从卡车司机那里买下一只鹅,而于玲在男友车内发现一把用于杀人的铁锹……鹅的命运和男孩的命运不知不觉缠绕在一起。当于玲带着男孩返回男孩家的大宅之后,陌生的女人登门拜访,要求带走男孩。院子里的被破坏的摄像头,受惊的鹅,这些都证明有人潜入了后院……


故事围绕着两个不同身份的女性——保姆于玲和她的雇主、画家秦文——的友谊、彼此谅解与救赎展开。张悦然表示,《天鹅旅馆》讲的是一个从恶到善的故事,“作为一个悲观主义者,我不太相信人会变好,也不相信有什么救赎。但是随着年龄增长,也真的生出一种慈悲的东西,一种因为怯懦而产生的祝福。正因为几乎不可能,我们试图变好一点的努力,才成为一种对抗虚无和无意义的方式。更多的时候我们是被过程塑造的,在尝试着变好,在努力与他人靠近的过程中,自己悄悄发生了改变。在我看来,小说中那些被过程塑造的人,总是更真实和元气充沛。”


《羊孩贾尔斯》


[美]约翰·巴思 著 童彤 鲁劢 译
乐府文化 |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24-9


在新坦穆尼学院牧场长大的羊孩贾尔斯从小奉行朴素而高尚的“山羊生存哲学”,14岁的一天,羊孩溜出牧场大门,有了一系列的奇遇,这令他下决心与山羊的生活方式告别。羊孩的觉醒令他的监护人、高级羊倌马克西米利安失望至极。两人的争执中,羊孩得知自己可能是扭转人类自相残杀命运的关键人物,此时,一个被分割成东校园和西校园的世界正在骚乱和毁灭的边缘:管理和控制这两个校区的是两台超级计算机EASCAC和WESCAC,在人类的培育下,它们拥有了自己的生命,一跃成为主宰众生的大脑,统治着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们为了争夺对大学的控制权彼此争斗,而WESCAC按程序设计将自动生成第三次骚乱。贾尔斯的使命,就是进入这个陌生的世界,重新设计WESCAC的核心程序,拯救众生。

《羊孩贾尔斯》是后现代主义文学大师约翰·巴思的讽刺巨著,一本戏仿西方正典的冒犯之书。在这部极具争议的“奇书”中,约翰·巴思以喜剧的方式书写悲剧,解构《圣经》《俄狄浦斯王》《堂吉诃德》与《尤利西斯》。从今天来看,巴思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预言了元宇宙、AI写作、ChatGPT、基因优化、人工智能等我们在当下所面临的人与技术的关系。


《叶锦添自传:向前迈进的日子》


叶锦添 著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2024-7


凭借《卧虎藏龙》,叶锦添成为史上第一位华人奥斯卡最佳艺术指导。在其职业生涯中,他担任过多届奥运会、亚运会中国国家队领奖服设计,与李安、张艺谋、吴宇森、冯小刚、李少红、乌尔善等影视剧导演有广泛合作,在电影、舞台、当代艺术、文学等领域皆有建树。本书是叶锦添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的自传作品,他在书中记录了童年往事、学艺经历、感情故事、游历经历和参与众多影视剧创作的幕后故事。书中还收录了首次公布的私人照片。

“生命中总是有很多重要时刻,随时可以回味,一一细数,不可尽录,新的故事仍在源源不断地发生,种种人事,得得失失,就是这样轻快地度过。人的一生就是不断地找寻向前迈进的动力,终其一生,不离不弃。”叶锦添在本书序言中写道。


《逃走的人》


李颖迪 著
新经典文化 | 文汇出版社 2024-8


离开大城市,遁走小城扎根生活是可能的吗?三年前,李颖迪第一次开始搜索与隐居吧相关的故事,这三年里她去过很多地方,一些是隐居者的所在地——鹤壁、六安、淮南、乳山、廊坊燕郊、万宁、鹤岗——一些是隐居者们的来处,比如常州、大同。她与形形色色的人交谈,在《逃走的人》中记录了这些人的故事。

“起初我只是好奇年轻人为什么不工作、不社交、不恋爱,但后来,我的写作动机逐渐转变为一种好奇:人将会为自己选择何种生活?换言之,人都在为自己选择什么样的存在方式?我想知道‘选择’的时刻如何发生,也想知道,在‘选择’过后,人们的生活究竟会发生什么变化。”李颖迪坦言,她得到了一些答案,但也依然有困惑。


《远西旅人:晚清外交与信息秩序》


皇甫峥峥 著 汪林峰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4-6


19世纪60年代中期,在设立总理衙门、镇压太平天国不久之后,清政府派出了第一支调查与外交使团。1875年,清廷任命了第一任驻美、驻英公使,正式开启清廷外交。到1895年,清廷已经形成了一个拥有12个公使馆、12个领事处的海外办事处网络。清廷的使团和公使所作的信件、日记、报告、建策和奏折几乎触及了清帝国对外关系的方方面面,也改变了清帝国的外交政策及其对世界的看法。

本书讲述的是中国第一批前往西方的使节和外交官的故事,他们包括斌椿、郭嵩焘、曾纪泽、薛福成等。中国近代史的叙述中,他们通常被隐没在林则徐、张之洞、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胡适、陈独秀等人的阴影之下。汉学家周锡瑞在序言中指出,他们是康、梁前一代试图理解西方的中国人,但与康、梁一代不同,他们无法借助日本人的翻译来理解诸如经济、政治、社会等西方概念,而是需要通过自己的体验、自己发明的术语来描述他们所观察到的西方世界。周锡瑞认为,“本书代表了新一代晚清学术的最杰出的方面。”


《最后的都铎:

中世纪余晖下的宫廷爱欲与权力密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