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蜀风华映锦官,国庆黄金人潮涌。
博物院中展新颜,文化盛宴客欢容。
五大展览交相辉,古今中外艺韵浓。
智慧石犀手中握,文创巧思留心中。
亲子同游湿地美,生态秘境共探秘。
文化流淌润无声,天府故事世代继。
黄金周里人潮涌,历史长河一叶舟。
成都博物展辉煌,文化自信显风流。
国庆“黄金周”假日期间,全国各地“博物馆热”持续升温,一些热门的博物馆依旧出现了“预约难”和“一票难求”的情况。
不少博物馆推出延时开放、免预约入馆等服务,满足广大观众朋友的精神文化需求。
成都,古蜀文明的发祥地。
在这里,茶馆文化与麻将文化交织,川剧变脸与蜀绣艺术相映成趣,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在气定神闲地编织出一幅丰富的历史画卷。
城市的文化记忆需要交流与安放,博物馆就是一个好地方。
作为一座集历史、艺术和文化于一体的综合性城市博物馆,成都博物馆以其丰富的馆藏以及优质的文化服务,为观众提供了一扇了解城市文化的窗口。
2024年国庆“黄金周”假日期间,
成都博物馆共接待观众约15万人次,超6成为省外及境外观众,超9成为年轻观众。
这一数据的背后,充分体现出作为城市的重要文化地标,博物馆在文化传播、旅游吸引力、文化自信的梳理等方面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
国庆假日期间,成都博物馆同时向公众呈现三大特展。
“目光交织——法兰西艺术院中法院士艺术特展”
,通过艺术让观众照见中法交流互鉴的熠熠流光;
“大器无量——谢无量的学艺人生”
、
“书怀无量——全国著名书家书谢无量诗书法展”
,让到馆观众充分感受蜀地文化名人的
“无量”
智慧和时代精神。
“精心的布展不仅贯穿中西,横跨近现代,更包罗了多种艺术形式,值得一观。”
“不同的文化体系,艺术的交汇总能和谐共鸣。”
在网上,能看到许多观众、看展博主分享的观展感悟,在强烈的中西对比中,感受到既迥异又和谐的艺术之美。
此外,成都博物馆三大常设展开放,
“花重锦官城——成都历史文化陈列”“影舞万象·偶戏大千——中国皮影木偶展”“人与自然:贝林捐赠展”
用丰富的历史文物、绚烂的非遗皮影和传神的动物标本,向来蓉游客展示天府文化特色、艺术风采和自然生态。
展览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增强了城市的文化魅力和国际影响力,促进了文旅市场的繁荣。
常设展览和特展不同主题的搭配,让观众在了解成都历史底蕴的同时,又有了深入了解不同文化的机会,增强了观众的参观体验。
从而在促进文化交流、丰富文化体验和增强文化辐射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成都建设世界文化名城和国际门户枢纽城市提供了有力支持。
国庆期间,成都博物馆累计开展活动13个场次,吸引近1700名观众参与。
其中,结合成博自然主题展览推出的
“水润天府:四川湿地的生物与文物”
主题活动惠及52组亲子家庭,
“大美四川 生态秘境”
吸引900位观众参加,574组亲子家庭参与
“成博探秘”
展厅智能探索游系列活动……丰富的活动作为展览的延伸。
以更为多样的方式,让观众在欣赏、玩耍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知识,也唤起了青少年儿童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增强了对优质传统文化的了解。
此外,文创产品也受到了众多观众的喜爱。
假期内,成都博物馆文创总销量达3.5万件,其中镇水石犀手办、成博纪念币、成都博物馆冰箱贴、石犀雪糕、“吉语旋转”冰箱贴大受欢迎。
作为把博物馆带回家最好的方式,特色文创产品让观众在了解天府文化的同时,也留住了观众的文化记忆。
在网上,网友们纷纷晒出了自己的
“战利品”
,还互相推荐:
“五楼的文创盖章活动,非常漂亮的两枚限定滚轮印章”
“一楼出门口大象标本那里的帆布袋,有三种熊猫表情,千万不要错过哦!”
国庆期间,成都博物馆还通过提升安保巡逻、延长开放时间以及增加讲解场次等服务,从细节处提升观众的参观体验。
丰富的展陈,多彩的社教活动和文创产品,不断提升着观众的文化体验,让观众全方位多维度地了解天府文化,也提升了成都的城市形象和文化软实力,也从多个角度助力城市文旅的发展,为成都的文旅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关报道:
国庆回顾丨金秋盛、五星红,成博“黄金周”如此乐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