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官方帐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阿里开发者  ·  DeepSeek-V3 高效训练关键技术分析 ·  16 小时前  
白鲸出海  ·  多款AI产品投放超级碗广告,TikTok ... ·  昨天  
中油工程建设  ·  公司与大庆建设公司签署合作框架协议 ·  3 天前  
白鲸出海  ·  “欧洲版ChatGPT”移动端上线,越南Ap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今日头条

急诊医生口述:亲历生死百态和医患纠纷,救人不只在抢救台

今日头条  · 公众号  · 科技公司  · 2021-02-05 16:58

正文

工作总是很忙,很多人经常觉得自己只是一个小零件,忙碌的意义仅仅在于维持系统的运转,一不留神,还很有可能被替换。在忙碌的日常工作里,一个普通人如何找到自己的价值感,找到真实活着的印记?

在系列短片《回答》中,健康科普创作人 @最后一支多巴胺 给出了他的答案。他是一名急诊科医生,在医院内部,这是最忙最累的工种,收入也低。他值大夜班,抢救突发疾病的病人,处理各种各样的矛盾,但这些没有磨损他、让他变得麻木,相反,他仍然拥有珍贵的细腻与敏锐。日常工作被他写成故事,做成科普视频。他确信,人总可以在忙碌与平凡中找到价值与光亮。


以下是他的自述:

我叫范志伟,是一名急诊科医生,在今日头条和西瓜视频上用“最后一支多巴胺”的网名做医学知识科普,也写些医学人文故事。

我做了11年医生,干急诊也将近8年。一直干医生这个职业,说没有动摇过,肯定是骗人的。但做急诊医生还是蛮有成就感的,因为能切身感受到帮助别人的幸福。比如经过我的努力,一个心跳骤停的病人可能就恢复了自主呼吸和心跳,那就是特别让我开心和幸福的一件事。

丨从抢救台到电脑桌

要说急诊工作的特点,首先就是忙,因为病人特别多,尤其是节假日;其次,就是有不确定性,永远不知道下一位病人会是什么情况,而病房医生面对的病人都是经过门急诊筛查的,这是很大的不同。

急诊科的医生见惯了生死和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就在昨天晚上,我还接诊了一名中年男性患者,据家属描述,他没有既往病史,最近身体也没有出现异常征兆,但就是在凌晨时突发心跳、呼吸骤停,我们极力抢救,还是没能把人救回来,家属痛哭流涕,万般不舍。


我经历了很多类似的场景,但再一次经历,还是忍不住感慨,也还是会有隐痛。因为这毕竟是一条年轻的生命。比这种情况更复杂、更突然的情况也有许多。我刚开始工作时,一个病人去世会给我的内心造成很大的震撼。工作时间久了,经验多了,自己也有变化,从震惊、恐慌,到慢慢看淡。但看淡不是变化的尽头。

过了那个阶段,因为对人性有了理解,你的内心又会有不同以往的感受、波澜。再看病人,就总觉得他们就像是自己,像是家人或是朋友,在病人身上能看到很多人和事的影子。到了这个阶段,就会认识到,我们处理的问题绝不是单纯的疾病、衰败的器官,我们医生面对的,是有思想、有灵魂,有情感的有血有肉的人。

虽然工作很忙,但我还是喜欢记录一些东西。因为了解基本的医学常识,就能分辨身边流传的各种关于疾病治疗的偏方、谣言,所以我开始写些简单的医学科普。后来,这种写作就变成习惯,隔几天不写,心里就空落落的。

2015年,我开始在今日头条上写科普故事,当时入选了“千人万元计划”,每个月有1万块钱,到现在发了5年多了。虽然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但至少可以让我得到家人更多的理解与支持,也可以更加自由地创作。


丨成为一名急诊医生


和中国大多数医生一样,我选择做医生,既有理想的原因,也有朴素的现实原因。填志愿的时候,父母觉得医生工作稳定又不累,他们的认知里,医生工作就是喝茶看报纸,永远不会失业,即使哪天失业了,还可以回村里开个诊所。我母亲一直有风湿病,每到阴雨天气,她就关节疼痛。因为没有文化知识,也没有经济能力,一痛,她就跪在老屋的窗前祈祷。

此外,我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都是被肝癌、胃癌这样的严重疾病折磨而离世。他们经受的痛苦一直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我从小就想帮助像他们这样的病人。我们村里有个在上海当医生的长辈,他帮助了很多乡亲,大家经常提到他,这对我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我的老家在皖西农村,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那时候大家很穷,穷到根本就没饭吃,因为打下来的粮食都要卖了还债。农村虽然有很多地,但是穷到那种程度,连买种子或小鸡仔的本钱都没有。我还因为严重营养不良生过病,几乎是到了死亡边缘。

后来,我父亲就来南京投奔亲友,一起打工。因为没有文化,也没有专业技能,他只能出卖体力,当时他就扛蛇皮袋子分装的100斤一包的煤,送到仓库或者餐馆的后厨。那时候我十几岁,假期会来南京跟父母团聚,也帮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

所以我非常清楚地知道,那些不起眼的煤,因为有棱角,背在身上有多么难受。我父亲才40多岁,脊梁就已经不那么直了。那时候,我父亲送煤都是用农用三轮车,对这种三轮车,很多城市规定禁入,或者只能在特定时间进入,一般都是在凌晨时分。

有一个冬天的早上,可能我们超过了准入时间,会被处罚,我就看见我父亲戴着帽子,系一个厚厚的围裙,上面满是煤灰,去远处与交警交涉。我看见他在远处蹒跚,身边是城市的霓虹灯和川流不息的小汽车的灯光,我就发誓,绝不让我的父亲再这样生活下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