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重建自我课堂
精致阅读、优雅生活——在这里,生活可以很有趣,格调可以很丰富,理想可以很肆意,阅读可以很小资!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周刊  ·  被骗局围剿的老年人,仍然渴望被爱 ·  昨天  
新周刊  ·  中国最卷文科专业,正在被淘汰 ·  2 天前  
新周刊  ·  奢华的大厂年会,低调起来了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重建自我课堂

好好和家人说话,究竟有多重要

重建自我课堂  · 公众号  · 杂志  · 2017-04-15 20:02

正文

  • 来源:小富女(ID: beauty-life5

  • 作者:小富女

点上方绿标可收听今日推荐歌曲



01

好朋友蓉在美甲店里做指甲,中间进来一个电话,因为不方便接听,蓉按了免提,电话那端传来一段低沉的男中音。

男:喂,你在哪呢 ?

蓉:我在做指甲。

男:哦,那一会有什么安排吗?

蓉:没有啊,做完回家了。

男:那麻烦你帮我把衣架上的两件呢子大衣送去干洗吧,下周出差我应该会用到。

蓉:是一件深蓝色和一件咖色的吗?嗯。我知道了。

男:那辛苦你啦,没事先挂了。

店里的小妹好奇,忍不住问蓉: “这是谁啊?你男朋友吧?”

蓉说:“哪是什么男朋友啊,这我老公啊,都结婚十年啦。”

小妹大惊: “十年?!可据我所知,身边的老夫老妻们对这类家事,不应是拿起电话就说‘喂!你在哪?早点把我衣服送去洗了!急等着用!’”



蓉笑着解释说:“先生在生活中就是这样一个温文尔雅的男人。从认识他起,不管是对她,还是对其他人,一律是谦逊有礼的态度。”

不仅他如此,他家里人也这样。蓉说: “刚开始跟他家人打交道,也有点不习惯。”

你帮他们随手买点水果、收拾家务、做个小菜,他们会说: “谢谢你哦,麻烦你啦,辛苦你啦。”

后来慢慢发现,他们这样说话,并不是跟你客气、拿你当外人。而是就是这样的语言习惯,不仅是对儿媳,对儿子、包括对自己孙子,都是这样。

嫁给一个说话温和的男人(家庭),蓉说,日子久了,倒也发现其好处来。

第一是蓉自己的性格在发生改变,以前脾气火爆,现在待人接物平和多了。连她自己家人都说,现在和她说话明显比以前顺畅舒服。

第二是和老公基本吵不起来。家里的那些问题,有什么是不能好好说话解决的呢?

第三是儿子在这样的家庭下长大,性格阳光活泼、健康开朗。他说话也小绅士范儿十足,在人群中从不畏生,也懂得照顾别人,这点很令家人欣慰。

懂得好好说话的家庭,的确幸福感更强。



02

而那些不幸的家庭,日复一日的争吵和矛盾,多半也是由不好好说话开始的。

本来丈夫只是想让妻子关一盏灯,调节一下眼睛的疲劳度;

却一开口说成:你开那么多灯干嘛?不浪费电?!就不知道考虑下别人!

本来妻子只是想提醒丈夫:外面下雨了,尽快收衣服;

一个电话打过来,却成了质问:你在干嘛?外面下雨都不知道?真不想事!

本来丈夫只是想建议妻子,这条路上直行更安全;

话到嘴边却成:怎么随便变道!不要命了吗?撞上责任都是你的!你负得起吗?

本来母亲只是批评儿子,考试可以更加认真和仔细;

一张嘴成了:你这眼睛干嘛用的?跟你爹一样瞎!

明显可见, 同样的语义以礼貌、温和、留有余地、为对方设想的方式说出来,收获的是另一方的感激、体贴、关怀和实际行动;

而同样的语义以简单粗暴、上纲上线、指桑骂槐、甚至人身攻击的方式说出来,收获的则是对方的暴跳如雷、火线升级和拒不行动。

不仅是夫妻之间,后者也更容易与外人发生是非口角。



03

前些日子,骇人听闻的武昌火车站砍头事件,起因只是一碗面涨了一块钱?

而如果店老板换一种平和的口吻,说: “对不起,春节开始因为原材料上涨,我这也加价一元钱。还没来得及改动标牌,请您理解”。多半会相安无事。

可事实是,这老板盛气凌人地说 :“我说多少钱就多少钱,吃不起别吃,给老子滚!”结果遇上了同样脾气暴戾和性格偏执的吃客,却不想丢了性命。

不仅是成人之间,未成年的世界里也是同样。

因为家有小娃,我特别关注过多起校园霸凌案。承然,这些施暴的孩子多半性格有问题,但那些看似偶然被施暴者选中的不幸孩子,却都有着惊人的共性:

他们多半行为怪异或举止另类(落单者最容易被攻击),要么怯懦胆小或自卑孤僻(与父母完全零沟通),要么太过强势或者太过软弱,要么不会说话要么一说话反而引爆对方 ……

对家人好好说话,受益的不仅是夫妻双方,更是自己未成年的孩子。



04

我的好朋友妙妙,从小出生在一个经常争吵的家庭,因此成年后的她,情绪依然特别敏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