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那一座城
城市塑造了我们,我们一起探秘城市。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研之成理  ·  北航/香港科技大学合作,Nature ... ·  5 天前  
科研圈  ·  一个能在微信订阅最新论文的小工具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那一座城

上饶丨这上千幅堪比梵高的屋顶画,竟出自一群中国农民之手。

那一座城  · 公众号  ·  · 2017-08-05 08:20

正文



说起上饶婺源,

去过的人都会觉得这是

最接近世外桃源的地方:

一垄垄油绿色的梯田

和漫山遍野的红杜鹃,

点缀在粉墙黛瓦的徽派民居间,

描绘出一幅清丽的中式田园画。

但如果你以为这便是婺源的全部,

就未免落入传统见识的圈套。

每年农历六月六至九月九,

正值夏秋之际。

此时春花已谢、梯田干涸,

地面上的景致早已索然无味。

篁岭,

这个位于婺源东北角的古村落,

便是一个能带给游人惊喜的地方。

抬头往上看,

那原本墨黑的鳞瓦屋顶和

雅白的马头墙间,

像突然接住了上帝打翻的调色盘,

涂抹出堪比梵高的明媚色块,

突破了婺源一贯的淡雅风格。

而定睛一看,

那一片片饱和度极高的亮黄和深红,

原来是成熟的辣椒、稻谷和菊花。

这里的农民延续了

千百年来靠山农耕的习俗:

即将当季作物搬往高空晾晒以免发霉。

挂在山崖上的篁岭,

地无三尺平。

人们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

自家窗台屋顶架晒农作物。

春晒茶叶竹笋蕨菜,

夏晒茄子南瓜豆角,

秋晒辣椒稻谷玉米,

至于为何不叫“晒春”或“晒夏”?

因为古人认为秋天寓意丰收,

于是便只留下“晒秋”一说,

以求全年五谷丰登、衣食无忧。

每逢收获时节,

村中妇人便会从家里

搜罗出大大小小的竹晒匾,

然后以匾为桌、刀手并用,

熟练地将一串串火红的辣椒和

一个个鲜肥的南瓜掰解开,

再密密地铺满圆匾上每一寸空间。

当一切准备妥当,

一盘盘满载瓜果稻香的圆匾

便会逐一登上高空晒架。

整个村落的房前屋后

都仿佛成了

篁岭有保存最完好的徽派古屋,

结构开放特殊,

尤其适合晒秋。

一楼大门正对曲狭的石阶路,

已无更多空间可扩展。

故家家户户便将

自家二楼拦腰上下砌墙,

再凿窗采光,

往空中延伸木条悬架以托起晒匾。

因地制宜,朝晒暮收,

曾经是每个中国村落的写意图景。

而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展迅猛的今日,

“窗衔篁岭千叶匾,

门聚幽篁万亩田。”

2008年,

随着一小波摄影师走进篁岭,

这里极富特色的晒秋农俗和

四季轮换的色彩之美

才逐渐为世人所知。

而婺源也因此更多了一分

诚挚质朴的人文风味。

但不幸的是,

由于气候湿润又位居山地,

婺源常遭水患。

今年7月,

突如其来的强降雨诱发水灾,

使婺源这个原本恬静的田园仙境

顿时变成一片汪洋。

不过时至今日,

大水已经退去,

婺源又再一次槃涅重生。

而篁岭人还将拾起祖祖辈辈

面朝山土时的顽强与热情,


以上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点击阅读,推荐文章


上海|暑假“限量版”迪士尼倒计时,来晚了就看不到了!

台湾丨这里的屋顶全世界最丑。

香港丨网红拍摄地背后:20年独居20平米的租赁人生。


加微信号:nayizuochengg  加入「那一座城」读者会

合作咨询QQ:3159178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