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家长帮
好未来旗下专注家庭教育的新媒体平台,分享养育观点,精选教子良方,引领中国家庭教育的认知升级,和百万家长一起培养面向未来的孩子。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ZaomeDesign  ·  新作 | ... ·  16 小时前  
ZaomeDesign  ·  每日灵感丨二月二十四日 ·  昨天  
优秀网页设计  ·  AI工具丨在线免费PNG制作工具,可自定义字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家长帮

父母都做到这5点,孩子学习不用催!

家长帮  · 公众号  ·  · 2020-05-07 21:16

正文



主动学习,靠的是孩子的自觉性。

可是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的情形大多都是父母跟在后面监督、催促着孩子,一松懈下来,孩子也变得懈怠、只想着玩。

比如教孩子学钢琴,家长一放松,孩子就打马虎,结果孩子学得痛苦不堪,家长陪得也心力交瘁。


其实,想让孩子主动学习,下面这5点十分关键:



01
不过分唠叨、督促


很多父母一看到孩子沉迷玩耍忘记学习,就会忧心忡忡、焦虑万分,于是赶紧催着、提醒孩子去学。

可是渐渐就会发现,刚开始说或许有点效果,孩子乖乖听话学习,可是后来唠叨越多,孩子越不自觉。

很多孩子的内驱力,都是在父母日复一日的唠叨中被消磨殆尽的,变得拖延、懒惰、懈怠。

于是演变成这样的情况:父母不说,孩子就不主动学,到了后来甚至说都说不动他,因为孩子已经觉得厌烦,对学习越来越丧失兴趣。

因此,父母生活中一定要减少唠叨说教,长话短说,引导孩子懂得为自己负责,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而不应该是家长天天操心。



02
早早定好规矩、严格执行

我们首先要清楚,不管是好习惯还是坏习惯,不是一天两天、一次两次形成的,它是一次次的行为,不断重复而形成的。

要形成良好的习惯,前提就是要按照正确的要求去做。

养成主动学习的好习惯,不在于家长每天催促,而是要求孩子每天做到。

没有哪个孩子打小就懂得要怎样学习,学多久,他需要父母给他立好规矩。

比如每天回家后写好作业再玩,而不要拖到临睡前;每天半小时阅读;每天上课前提前预习新内容,等等。


从孩子小的时候,就要及早给他定好学习的规矩。

定好规矩后,父母要和孩子一起严格遵守,不按规矩来就给予相应的惩罚,比如减少玩的时间。


坚持原则,不要随意变化,否则就会破坏规矩的有效性,最后形同虚设。

让规矩来督促孩子自主学习,而不是家长絮絮叨叨的督促。



03
不包办代替,创设宽松的家庭环境

培养孩子内驱力,最关键的一点是给孩子 自主感 ,那就是孩子感到行为可以由自己决定。

很多父母喜欢为孩子操持学习上的一切,什么时候做作业,什么时候玩,形成一种绝对支配和被支配的气氛,这对孩子学习是不利的。

家长可以多用启发的方式来指导孩子,在按照规矩的基础上,多把选择的权利交给孩子。


鼓励孩子自己安排学习,这样可以发展孩子的主动性。

除了父母的参与方式,家庭氛围也很重要。

严厉的气氛并不适宜大脑思考,学习是大脑的活动,大脑如果处于恐惧和惊惶之中,是不可能出现积极状态的。

比如现在学校都鼓励家长陪孩子写作业,可以是很多家长却领悟错了“陪”这个字。


他们把陪孩子做成了监视孩子写作业,一发现写错马上指出来,甚至开始责骂。

孩子时刻感觉背后有双眼睛盯着他,一不小心还会挨骂挨打,哪里有心思集中注意力学习,重点都放在诚惶诚恐地担心自己不要出错上了。

家长不要将家庭气氛营造得过于严厉、苛刻; 尽量包容、宽松一点 ,少拿孩子与别人家孩子作比较,少一点威胁,多一点鼓励。

04
给孩子设立适当的学习目标


如果一段路程我们不知道终点在哪里,很快就会丧失兴趣、失去信心、难以保持前进的动力。

学习也是一样, 没有学习目标的提醒和激励,孩子很难积极投入其中 ,更加不会主动地去探索实现目标的最佳途径。

家长要多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常常与他探讨,协助孩子树立明确且适宜的学习目标。


一个适宜的目标能够激励孩子努力追求知识,主动地学习。

除了自主感,培养孩子学习主动性另一个关键,就是让孩子产生学习上的 成就感。

这就要求家长对孩子的目标要求应该 由低到高,循序渐进,并做到因人而异。


让孩子通过完成一个个阶段性的小目标,获得学习上的成就感,觉得自己能行。

孩子对每一次学习都感到愉快、喜悦,从而产生继续学习的浓厚兴趣。



05
家长以身作则



除了以上4点,父母还需要格外注意,很多时候不是孩子不想学好,而是环境影响了孩子。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