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独立图书策划人
什么是独立图书策划人?
首先我们要区分下
策划人和出版人
。在我看来,策划人不等于出版人。策划人负责的主要是选题的策划、内容的产出,或者是图书产品的制作,然而图书出版在图书产品制作完成后还有很多工作要进行,营销发行甚至是回款。等资金回笼,再次投资内容,出版的循环才算完成。如果只是制作内容或提供选题策划,而不承担后面的尤其是资金风险,我觉得都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出版人。
不过也有行内朋友认为,只要是自己签下作者或者买下图书版权就算是出版人了。所以到底怎样才算是出版人,大家的看法并不完全一致。
其次,独立到底意味着什么?
很多人觉得独立二字很自由,甚至很高大上。事实上,独立策划人和出版社的编辑需要承担的策划压力是相似的。有人觉得做了独立策划人就没有选题被毙掉的问题了,但是独立策划人并不是自己投资做书,所以最终选题的决定权同样不是在自己手中,也是面临着选题不能通过的风险的。
所以,独立只能说意味着你不做什么选题,不能保证你一定能做什么。
那么,为什么要做独立策划人?
其实,很多人选择做独立策划人并是因为可以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而是出于家庭考虑。独立策划人在工作时间分配上是相对自由的。在国内,很多女性还要照顾家庭,所以做独立策划人是兼顾家庭与工作的一种选择。
不过和所有自由职业一样,独立策划人是自己给自己打工,所以工作的付出直接与收入挂钩。虽然工作时间灵活,但随之付出的代价是工作与生活之间的边界不太清晰。很多工作都在法定工作时间以外完成,熬夜加班也是常事,而且不会有加班费。
除了出于家庭考虑,我选择做独立策划人是因为不想做太多自己不感兴趣的项目。在出版机构难免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比如领导安排你做一些你不喜欢的书,开一些无聊的会,进行一些无关紧要却又必须要做的社交。
而且,我对图书出版的兴趣广泛,我做过故事漫画、做过诗集、做过传统服饰,也做过童书和生活类图书。但是在出版机构往往只能安排你去做某个方向的图书,并且对图数码样有要求。这对我来说是一种限制。所以综合下来,做独立策划人对我来说是最好的选择。
独立策划人的收入如何呢?
国内出版机构在与独立策划人合作时,合作条件各种各样。很多出版机构甚至还没有意识到独立策划人的工作价值,因此也就不能在出版合作中给予独立策划人合理的报酬。这也是导致很多人并不能靠独立策划人的工作养活自己的原因之一。
我曾经在出版社工作时做过一套书,当时作者版税是8%。版权到期以后我想再版这套书。我联系了一家出版社,但对方开出的条件是版税7%。对于一本已经策划并编辑完成的书,给这样的版税,说明出版方对独立策划人的工作的付出是完全忽略的。
独立策划人如果按照版税来取得收入,提高收入只有两种途径:
① 出版爆款图书;
② 多出书。
这和大部分出版机构策划编辑的收入方式是一样的,不过独立策划人是没有每月基本工资的。爆款书就像中大奖,多出书就像多买彩票,为了提高中奖率。不过为了提高收入而多出书,这样很可能沦为出版图书的机器,渐渐丧失了做书的乐趣。
纯粹为了赚钱而做独立策划人并不是好主意。以我自己为例,因为做原创类图书,目前每一个项目从立项到出版上市的平均时间是三年。我目前合作的出版社是在出版之后半年结账,这意味着前几年的收入会很少。如果一本书销量一般,没有加印,那么在之后的日子里收入也不会有太多改善。从收入的性价比看,独立策划人没有什么优势。
那么说到底,独立策划人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国内独立策划人的生存空间比较有限,虽然一些出版机构现在开始与越来越多的独立策划人合作,但是作为独立策划人自己要清楚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出版机构也要明白为什么要与独立策划人合作,他们的工作价值是什么?在我看来有三点:
① 独立策划人掌握其他人没有的选题资源;
② 独立策划人能做出其他人做不出的内容品质;
③ 出版机构扩展速度快,需要更多有经验的独立策划人帮助提高出版速度。
比如你是独立策划人,你手中有位作者的内容很好,在同类中有一定产品竞争力,甚至没有其他作品可以代替,那么就属于掌握了别人没有的选题资源。
又比如,同样是公版书内容,我做的和别人做的不同,别人做不出我做的品质,那么我做同样的选题时,就赋予了图书独特性。这就是别人做不出的内容品质。
还有一些出版机构因为扩张速度很快,需要出版很多书,提高码洋。但编辑的招聘速度与人员质量不能保证图书产量与品质,那就需要和有经验的独立策划人合作,以不低于出版社平均出版水准的速度来出版图书。
所以作为图书独立策划人,一般要有高于市场平均的策划或制作水平。当然,很多独立策划人还具备非常好的营销能力,能够弥补或者帮助解决出版机构在销售上的压力,那么将更受到出版机构的欢迎。
可能有人会问,什么是优秀的独立图书策划人?
我认为这个问题只要对自己回答就可以。就像我们前面说的,每个人选择做独立策划人的初衷都不同,那么想要的结果自然也就不同。你可以试着问自己:工作状态是否符合你自己的初衷,因为有的人当初想的和实际不同;是否解决了你的生活与职业之间的平衡,还有,你是否愿意继续这样工作下去。如果你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工作状态,出版了令自己满意的书,那你就是优秀的独立图书策划人。
02
图书工作室
国内的图书工作室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① 以攒书接活儿为主的图书工作室;
② 有自己选题主张的图书工作室。
先看
第一种
图书工作室。
我在出版社时经常遇到这样主动联系的图书工作室。他们的工作分为两部分,一种是向出版机构推销选题或书稿,因为的确有些出版社自己的选题策划能力还不如这种工作室,不仅内容策划不来,成本更是控制不了。另一种是作为出版机构的一个外包的组稿机构。有的出版社通过某个选题,自己没有能力组稿,或者希望降低组稿成本,就会找专门做组稿的这种图书工作室。
从合作方式上看,这种图书工作室与独立策划人的工作流程是相似的。最大的不同是这类图书工作室的选题以跟风书、编攒书为主。当然,独立策划人也有做这个类型图书的。
为什么这种图书工作室做的书成本低?
我前面说只给我报了7%版税的出版社,他们的编辑告诉我,他们经常合作的图书工作室就是以这样的版税合作的。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
图书制作有很多程式化的方法,这些方法就像解题套路一样,掌握一套方法后,在制作某个熟悉的图书品类,尤其是工具书时,需要的就是体力而不是脑力。这时候图书工作室就能发挥出速度优势,同时因为产品不具备很强的不可替代性,那么图书稿件作为一种商品,它的价格也就是稿酬自然也不会高。
有很多出版机构都欢迎这样速度快且价格便宜的稿源,周转率和成本是出版方会关注的。虽然在我们眼里这些书或许中规中矩,但是工具类图书对很多读者来说实用(或者看起来实用)、性价比高是关键。
第二种
图书工作室更像是一个有品质的图书品牌,对图书选题有自己的理解与选择。这些图书工作室有的与某家出版社保持着长期稳定的合作,有的最后就被吸收为出版社的一个编室。
有些组织结构比较灵活的出版社,甚至会鼓励社内编辑从做自己的工作室开始,在社内培养子品牌,这种做法很像创业孵化器。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