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科学家庭育儿
国家级出版传媒机构专业团队联合百名育儿专家向平台几百万家庭传播科学育儿理念。育儿无小事,只为做好宝爸宝妈的后援团。关注我们,更多惊喜在每天100000+的阅读中。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常青藤爸爸  ·  一个月赔了 ... ·  2 天前  
常青藤爸爸  ·  我们来晚了,终于有给你撑腰的了 ·  3 天前  
常青藤爸爸  ·  幼儿通识1001夜 | 海底动物大探秘之独角鲸 ·  4 天前  
科学家庭育儿  ·  “我还不到30岁,竟卵巢早衰了?”医生:都是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科学家庭育儿

孩子胆怯紧张时在想啥?怎样让他自信心蹭蹭涨?

科学家庭育儿  · 公众号  · 育儿  · 2017-01-24 20:48

正文



宝宝焦虑紧张时在想什么



作为成年人,我们在面对新的环境,也许会感到兴奋,同时也会有些焦虑。


比如,刚刚入职的新人,又或者职场老手跳槽到了新的环境,都会或多或少地考虑自己表现得怎么样,别人会怎么看我,我最初的表现对我在这个新环境有何帮助或影响。


对孩子来说,这种焦虑更为明显。


因为孩子在一个新的环境里或面对陌生人的时候,他会担心:和父母分开后会发生什么事吗?


同时,孩子也会害怕:在陌生环境,陌生的人会对我做什么?如果我不小心做错了什么,会不会让爸爸妈妈不高兴?我有点不知所措,为什么爸爸妈妈没有陪着我?



有时候这些话对孩子并不管用



不过,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另一种画风。


许多父母会对孩子说,“这没什么好怕的,你大胆一些嘛?在座的都是认识的人,这些叔叔阿姨你都认识,怕什么呀?”


你曾经是否也对孩子说过类似的话,尽管说了很多道理,但对于帮助孩子面对这些社交场合,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可能并不管用。


因为孩子的情绪体验并没有被父母接纳,反而,一直被父母推着走向未知的环境。


如果父母可以接纳孩子那些焦虑的情绪,对于建立孩子的自信就会更加有效果。


孩子怕自己不自信,但更怕不自信之后,爸妈是否还会爱他。



孩子紧张焦虑 爸妈怎么帮


接纳孩子的状态


有些父母,可以发现孩子的社交焦虑状态,也会想出一些相应的办法,来陪伴和鼓励孩子。


这些做法常常可以帮助孩子,缓解内心的紧张,增强孩子的自信,让孩子更大胆地探索这个世界。


因为父母能够接纳孩子的紧张,接纳孩子的真实状态,所以,父母给了孩子支持。


支持可以让孩子感受到,无论怎么样,父母都是接纳他的。


对年龄尚小的孩子来说,父母就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就是他的世界。


如果这个世界不能接纳孩子的焦虑,孩子的焦虑将无处安放,同时,孩子也会越来越焦虑,越来越不自信。


然而,当孩子在父母这里得到足够支持的时候,当孩子准备好的时候,他们会重新有兴趣去接触那些新的环境和新的人,而且也不会像之前那么紧张和害怕。


自信,是这样一点一点锻炼锻炼出来的。


自信,就是在我和父母的关系里面,一步一步拓宽孩子世界的过程。





一起面对紧张情绪



告诉孩子,新的环境可能会遇到的东西,可能会见到的人,并且告诉孩子可以怎么做,同时,我们和孩子一起想办法去面对。


比如,当你准备带孩子去参加一个亲戚朋友间的聚会,我们可以告诉孩子:这是妈妈的同学聚会,会有一些妈妈以前的同学,也可能会有一些你从来没有见过的小朋友;你可以选择和他们一起玩,你也可以选择待在妈妈身边;如果你不知道要做什么的时候,可以问问妈妈,我们可以一起去发现些有趣的事情。


慢慢地,孩子就会在我们身上,学到处理问题的办法和态度,自信也会逐渐内化到孩子的心里。



孩子的自信是爸妈态度的内化



我们常常说的性格或是人格,其实是孩子在父母身上学会的态度和信念内化在自己的心里。


我们在童年时期和重要亲人之间的关系互动,特别是和父母之间的关系,都会被我们内化到内心深处。


我们的一生,我们的行为模式就是这些内在关系投射到外部的人际关系上的一个过程。


我们会把这些关系模式投射到外部的一切,比如你和恋人、同事、朋友之间的关系,而且其关系模式也形成了我们的性格或人生态度,比如自信、自爱、自责。


我们经常会听到很多人说,要学会接受自己、爱自己、相信自己等诸如此类自我催眠或自我暗示的话语。


但是,假若我们内在模式并没有学会这些信念的话,这并不是件容易做到的事情。


比方说,有的人在工作上出现一些小失误,尽管没有受到任何的处罚或者批评,但是他总会忍不住责怪自己。


而另外一些人只会相信自己下次能做得更好,并且不断寻求更好的办法。


这就是我们每个人内在模式的不同,这也是我们从小在父母身上学习到的人生态度和信念。


因为,他们从小在父母那里感受到了爱和包容,感受到了和父母的情感链接,感受到来自父母的情感支持。




家庭育儿堂特邀心理咨询师吴在天独家撰稿。转载自家庭育儿堂( ID:CandyBook8)



看到小手指☟☟☟会忍不住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