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植入式输液港(TIAP,简称 PORT)是一种可长期留置于患者体内的闭合静脉输液通路,因其具有留置时间长、方便患者日常活动等优点,近年来在肿瘤患者中广泛应用。但输液港也会发生导管堵塞、感染等并发症,故需定期维护以保持导管功能正常
[1]
。
本文将探讨输液港维护过程中有争议的 3 个问题。
话题来自于一位临终患者提出的需求。
该患者的胸壁上植入了一枚输液港,但每周一次穿刺无损伤针给他增加了痛苦。他要求每 4 周更换一次无损伤针。经过医护团队的讨论,并向患者进行充分告知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情况下,我们答应了他提出的需求。
下图为 2024-04-05 穿刺的无损伤针,至 2024-04-18 实际使用已达 13 天。但从敷贴上标注的日期看,无损伤针穿刺后固定的透明薄膜敷料未做到 7 天一换。
为此,我们在科内强调,延长无损伤针的使用时间是为了减轻病人穿刺时的痛苦,但更换敷贴的时间还是要按照操作规范来。
下图为使用了 20 天的无损伤针,可见局部无红肿渗液,输液港回血也通畅。最终该患者在使用了 28 天后予更换一次无损伤针。
那么,输液港无损伤针是否可以延长使用?敷料更换有何要求?非治疗期输液港维护周期为多长?下面,我们结合文献进行探讨。
输液港穿刺无损伤针后,针翼及延长管需使用无菌敷料进行固定和保护,避免该部位受到污染。透明的半透膜敷料应该每 5~7 天更换一次,纱布敷料应该每 2 天更换一次。并注明敷料的使用日期或更换日期
[2]
。
值得注意的是,透明敷料之下放置纱布敷料应被视为是纱布敷料应每 2 天更换一次。如纱布不影响穿刺点评估,可 5~7 天更换一次,见下图。
另外,新置 PORT 患者,伤口穿刺处要用无菌纱布压迫止血,24 小时内需更换无菌敷料,观察穿刺点出血情况。
经输液港连续输液时,无损伤针每 7 天更换 1 次。附加的无针接头应至少每 7 天更换 1 次,若其内有血液等残留,立即更换
[3]
。
临床工作中发现,对于住院时间为 8d 的患者,或化疗方案为 d1、d8 的患者,如无损伤针于第 7 天拔除,于第 8 天重新穿刺后再次拔除,既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和痛苦,又耗费医疗资源
[4]
。
《中国乳腺癌中心静脉血管通路临床实践指南(2022 版)》
[3]
指出,乳腺癌患者输液港无损伤针的最佳更换频率及最长留置时间尚不明确。那么,除了话题讨论中临终患者提出的需求外,我们是否可以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适当延长无损伤针的使用时间呢?
有研究
[5]
探讨了乳腺癌患者延长输液港无损伤针使用时间的可行性和安全性。结果显示,在一定情况下,经综合评估后,无损伤针使用时间可延长 1d。该研究不足之处为仅设置 7d 组和 8d 组,未设置更长的留置时间。因此,未来应在有保护措施的情况下再次延长输液港无损伤针使用时间,以观察输液港无损伤针的无并发症的最长留置时间。
2014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指出:输液港若连续 28 天未使用,需要由专业的人员进行定期维护;2021 INS 指南指出:输液港冲封管频率延长至每 3 个月,并使用 10 mL 生理盐水和 3~5 mL 肝素钠溶液 (100U/mL) 也可以安全有效地维持导管通畅
[2]
。
2024 年发布的《恶性肿瘤患者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堵塞预防及处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6]
指出:治疗间歇期,每 4 周冲封管 1 次,后延长至每 3 个月维护 1 次也安全有效。
从中可见,目前对于非治疗期患者输液港维护的间隔时间尚存争议。但在临床工作中,我们依旧按照每 4 周 1 次的频率要求患者返院维护。
有研究显示,输液港维护间隔时间>4 周与 ≤ 4 周在导管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导管堵塞发生率、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非治疗期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结合医护人员的指导,在 5~12 周内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输液港维护
[1]
。
另有研究报道
[7]
,TIAP 维护间隔时间 3 月未增加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在患者治疗间歇期,适当延长输液港维护周期是安全的,不会增加堵管、感染及血栓的发生。但前提是必须在无伴随症状的前提下,必须能观察到输液港周围无红肿、渗液、疼痛等异常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