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站台路口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您总能发现身着柠檬黄队服的公共文明引导员,他们为市民出行提供着暖心的引导和帮助。
在人来人往的地铁中,您还不难看到总有一抹“志愿蓝”,他们全天候、全覆盖、无盲区的服务着地铁出行的你我他。
北
京交通广播《一路畅通》“交通大家谈”节目,特邀
北京地铁公司运营管理部客运服务与品牌建设总监 李君、北京地铁运营二分公司复兴门站值班站长 王斌、朝阳区公共文明引导员 杨爱红、北京地铁公司平安地铁志愿者 朱雪梅和您聊聊北京的地铁文明出行。
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一身柠檬黄、一顶小黄帽是引导员显著的标志。在乘客面前,他们化身暖心大哥、大姐,主动为市民提供帮助。
朝阳区公共文明引导员 杨爱红介绍,2001年,为积极筹办北京奥运会,有效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充分展示首都城市形象,北京市委、市政府以文明乘车、文明赛场、文明出租车为突破口,
组建了文明乘车监督员队伍
,在全市广泛开展“文明乘车 从我做起”活动,
这就是公共文明引导员队伍的前身
。最初,
文明乘车监督员主要由灵活就业人员和企事业退休人员组成。
2010年底,在经历了奥运会、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锤炼后,市委、市政府决定保留公共文明引导员,作为专业化的志愿服务队伍,进一步在全市广泛深入开展公共文明引导行动。
2011年,
文明乘车监督员
正式命名为“公共文明引导员
”,这支队伍活动的范围也从最早的以城区为主,发展到
全市16个区,形成了市级公共文明引导员总队
,区级公共文明引导员大队公共文明引导员中队的三级管理模式。同时,推出了公共文明引导标识和“公共文明引导日”。
公共文明引导员
的角色也从最初的“文明乘车监督员”逐渐发展为“八大员”
,发挥着
精神文明宣传员、文明礼仪示范员、排队乘车引导员、交通文明协管员、治安防范信息员、站台环境维护员、群众困难排解员和公共文明观察员
的综合作用。
今年是北京平安地铁志愿队伍成立10周年,
北京地铁公司平安地铁志愿者 朱雪梅介绍,2015年9月北京地铁公司组建了平安地铁志愿者队伍,大概是2016年11月的时候,当时53岁的朱雪梅正在社区参加志愿服务,听其他人说地铁里也有志愿服务组织了,她自己的孩子上下班经常乘坐地铁,再加上作为一名老党员,能在退休之后加入平安地铁志愿者队伍,服务乘客安全畅通出行,她感觉特别光荣,于是便积极报名参加了志愿活动。
地铁志愿者的日常工作是参加车站客流疏导等现场服务,还有发现、报告、劝阻不安全不文明行为这些“随手做志愿”,最多时候团队有300余人参加志愿服务。
2019年,
朱雪梅
被评为北京市五星志愿者,连续六年荣获地铁公司级五星志愿者的称号,两次被评为优秀分队长。她所的
公主坟站区中队,不仅有
朱雪梅
这样的“银发”志愿者。
更有年轻的大学生、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各行各业,相互协作,各显其能。在
北京地铁这个平台,不同年龄层、不同行业的乘客,通过平安地铁志愿者这个身份,融合在一起。
截至目前,
注册平安地铁志愿者数量已突破100万人
,每天超过10万人次平安志愿者活跃在地铁车站,累计为乘客提供指路问询、客流疏导、应急帮扶、劝阻不文明行为等专项志愿服务超395万小时,骨干志愿者活跃度达19.8%。
节目正在直播中
(转载请注明本文来自北京交通广播及记者、编辑等作者信息)
内容来源:
北京交通广播《一路畅通》
编辑:刘慧明
值班主编:车水
监制:赵鹏
北京广播电视台交通广播中心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新闻敲诈、虚假新闻等新闻违法行为,尊重新闻版权,并欢迎社会各界进行监督。如对我们的新闻报道存疑,请将问题反馈发送至邮箱[email protected],我们将严肃核实,给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