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中国历史变迁,问题大都是出自内部,外部原因很多时候只是临门一脚。
比如现在中国的经济现状:
为了保经济增长,就超发货币,货币超发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产能过剩,债务庞大、杠杆高企、资产泡沫……
产能出清民企就要破产,债务转移居民消费就熄火,经济不好还不起债,还要继续放水,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再放水,一直无法出清。
这期间错过了08年和15年出清的好机会,可是我们选择继续放水拖字诀,想拖到欧美复苏搭便车解决泡沫问题,谁知道等来的却是贸易战。
另一边是,我们面对经济上特别是货币超发带来的虚高的繁荣,也让我们越来越“自信”。这几年,我们对外不断的暴露自己的战略意图,在国内不断用复兴推高民族主义情绪,《战狼》、《厉害了,我的国》、民族复兴口号……我们越来越膨胀,放弃了韬光养晦的战略。
贸易战肯定是我们的危机,但是有危就有机,如果贸易战可以让我们冷静下来,认清自己的问题,放弃幻想,不再投鼠忌器,放弃以超发货币和推高房价为支柱的发展模式,继续扩大开放重回制造业和扩大内需市场,贸易战,中国才有可能是最大赢家。
否则,即使贸易战挺下去,我们也会被内部问题拖死。
也许多年以后,回顾这段历史时,人们会从历史后视镜里清楚地看到,今天是一个历史转折点,如果可以,我愿意相信笑到最后的是我们。
第二篇文章:
摘自
任泽平最新文章
任泽平:
中美贸易战打响第一枪--深层次思考和未来沙盘推演7.6
五、川普政府在贸易战中的诉求和底牌:直接原因是贸易失衡,迫使中国进一步对美开放市场,“让美国再强大”,深层次目的在于试图重演80年代美日贸易战以遏制中国复兴。
1
、
中美
贸易
失衡既有中国部分领域开放度不够、部分产品进口关税较高、政府给予部分国企补贴以保护发展中的幼稚产业等原因,但更主要、更深层次的七大原因具有长期性和根本性,贸易战解决不了:中美经济结构、全球价值链分工、美元国际储备货币地位、美元嚣张的特权、美国低储蓄过度消费模式、限制对华高科技出口、美国大量跨国企业在华投资等。这在当前美欧、美日贸易战均有清楚的先例。
2
、
川普
政府四面开战,在外部提高关税,在内部大幅减税,这两大措施既提高了全球出口到美国的成本,也降低了在美国生产的成本,其目的在于吸引资本回流和“再制造化”,进而实现“让美国再强大”。
3、与
川普
在竞选期间的政策主张和班农传递的民粹主义理念基本一致,
5月4日美方要价清单展示了其真实意图:中方削减2000亿美元对美贸易逆差;停止对“中国制造业2025”的补贴和支持;保护知识产权;降低关税;扩大农产品进口;改进美方在中国的投资限制。其中,“中国制造2025”被三次提及。
只有客观、理性、清醒地认识美方真实意图和底牌,才能作出客观理性的战略判断。
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的领域并不是中国更具比较优势的中低端制造,而是《中国制造2025》中计划主要发展的高科技产业,包括航空、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这是打着贸易保护主义旗号的赤裸裸的遏制
,展现了特朗普政府的单边主义、霸权主义和美国利益优先思维。
新冷战思维引发在位霸权国家遏制新兴大国崛起。
4
、这不仅仅是贸易战,而是打着贸易保护主义旗号的遏制,是由于发展模式、意识形态、文化文明、价值观等差异所引发的世界领导权更迭之争,其未来演化的参考模式不是过去四十年中美贸易摩擦的模式,而应参考英美世界领导权更迭、日美贸易战等的演化模式。
5
、在1960-1990年三十多年时间里,日美之间共发生过6次大型贸易冲突
,先后涉及到了纺织品行业(1957-1972年)、钢铁行业(1968-1978年)、家电行业(1970-1980年)、汽车行业(1979-1987年)、电信行业(1980-1985年)和半导体行业(1987-1991年)。从早期的日本“自愿限制出口”(纺织、钢铁、家电)到不得不接受自愿扩大进口、取消国内关税(如汽车行业)、开放国内市场(如电信行业)、对出口美国的产品进行价格管制(如半导体产品)等条件,日本汽车厂家甚至选择直接赴美投资,以不断满足美国花样百出的诉求。
但是日美贸易战并未根本解决双方贸易失衡问题。
因此,除了贸易战之外,美国还对日本挑起了汇率战、金融战等。
1985年,在美国的主导和强制下,美、日、德、法、英等签署了“广场协议”,日元兑美元在短时间内大幅度升值;1989年,美国与日本签订了“日美结构性障碍协议”,要求日本开放部分国内市场,并直接强制日本修改国内经济政策和方针,之后日本政府通过举债的方式进行了大量的公共投资(参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陈昌盛、杨光普:《应对美国贸易大棒:日本的经验与教训》)。
“广场协议”后,日元升值导致贸易顺差减少,经济增速和通胀水平双双下行,为应对“日元升值萧条”,日本银行开始不断放松银根。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得国内过剩资金剧增,为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提供大量的流动性,进而推动了投机热潮的高涨,
最终酿成了1991年平成泡沫的破裂,日本从此陷入了“失去的二十年”,再也没有资格挑战美国经济霸权,日美贸易战才以日本金融战败宣告结束。
六、与流行的观点认为中美贸易摩擦很快会结束不同,我们认为,中 美贸易摩擦具有长期性和日益严峻性。
1、广场协议签订前,日本GDP占美比重接近40%;中国当前GDP占美比约60%。
按照6%左右的GDP增速再增长十年左右,即大约在2027年前后,中国有望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与80年代日本不同,中国不会拿核心利益作交换。
2、从全球新经济的独角兽企业来看,美国和中国占了超七成以上的企业,展现了中国新经济的勃勃生机。
据CB Insight数据统计显示,从2013年至2018年3月,全球共有237家独角兽企业。其中来自美国的共118家,占49.78%;中国紧随其后,共62家占26.16%;排名第三和第四为英国和印度,分别有13家和9家。
3、
中国研发支出占GDP比重与美国的差距在缩小。
中国工程师人数逐步上升,理工科毕业生逐年增加,中国从人口数量红利转向工程师红利。
4
、中国制造业快速崛起
,增加值占全球制造业增加值总额比持续上升,
并且进军高科技,中美产业互补性逐步削弱、竞争性逐步增强。
5
、从世界大国兴衰的世纪性规律和领导权更迭来看,贸易战是中国发展到现阶段必然出现的现象和必将面临的挑战,难道你以为美国会自然地把世界领导权拱手相让吗?
6
、这是打着贸易保护主义旗号的遏制,未来不排除从贸易战扩大到汇率金融战。
七、中国近期出牌:以战止战,以打促和,扩大改革开放
一方面降低关税、投资便利化、扩大开放、金融去杠杆、供给侧改革,坚定不移实施改革开放,另一方面使用数量型和质量型根据回击美方,促使其回到谈判桌上。
1、6月26日,下调亚太进口协定税率,大豆零关税。
2
、6月29日,中国发布了新的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共在22个领域推出开放措施,基本完全放开制造业的投资限制,2021年取消金融领域所有外资股比限制,显示中国全方位推进开放(4月提出扩大开放不适用于发动贸易战的国家)
。
3、7月2日,美国国家电信和信息管理局阻止中国移动向美国市场提供服务。7月3日,中国法院采取“诉中禁令”方式,禁止美国美光在华销售芯片。
4、人民币贬值。
6
、对内坚持改革,防化风险:金融委亮相并释放坚定去杠杆信号,央行、银保监领导讲话对市场违约、汇率、去杠杆发表讲话引导预期。
八、谈判策略:力争达成共识,守住底线,寻求共赢,避免最坏情形和摩擦升级。
1、双方要有基本共识和谈判前提:中美双方必须管理好贸易争端,防止升级,否则受损的将是两国人民;
2、通过共赢来缓解中美贸易失衡:中国可以主动扩大进口,美方在贸易上的大部分诉求得到不同程度满足,有利于满足中国人民消费需求和削减美国贸易赤字,努力寻求共赢;
3、中国将积极推动对外开放和结构性改革,双方可以进一步推进、磋商和明确:扩大制造业产品和服务贸易、知识产权保护、放开投资限制;
4、最大原则是守住底线:发展高科技,不拿核心利益做交换,坚决抵制遏制美国的霸权行为;
5、最大的问题是,美方必须清楚,中国单方面作出努力不能解决美国贸易赤字问题。虽然中美贸易谈判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一些深层次问题并未解决:美国过度消费模式、美元霸权、美国限制对华高科技出口、全球价值链分工;
6、中国需要赢得时间窗口来去杠杆、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转型高质量发展:务必保持清醒,继续谦虚学习、韬光养晦,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
九、沙盘推演:
1、短期边打边谈,以“升级—接触试探—再升级—再接触试探—双方妥协”的逻辑演化,打是为了在谈判桌上要个好价钱,斗而不破。但中长期随着中美经济实力的此消彼长和经贸竞争性的增强,贸易摩擦具有长期性和日益严峻性。
2、如管控失当,中美贸易战全面升级,不排除后续扩大到金融战、经济战、资源战、地缘战等,美方将动用其二战以来建立的霸权体系从贸易、金融、汇率、军事等全方位遏制中国崛起。
3、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不仅是贸易战,还是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网络、意识形态等领域的全方位综合实力较量。美国积累起贸易(对华摩擦的五大方面)、货币金融汇率(对日本)、资源战(对欧洲)的多维打击经验和手段。初步判断,贸易战之后可能是汇率金融战。
我方应对:
1、联合欧盟、东盟、日韩、南美、非洲与“一带一路”国家,寻求WTO等国际协调机制,避免贸易战升级扩大。
2、从大萧条贸易战、日美贸易战等来看:贸易战一旦开打,注定两败具伤;如果一方提高关税,另一方不提高,受损更大,所以必须以战止战,这就是囚徒困境;从大萧条贸易战看,越早退出金本位、实施扩大内需政策的国家越早经济复苏,所以汇率贬值、减税、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应对贸易战外部冲击的很好手段。
3、外部霸权是内部实力的延伸,中美贸易战,我方最好的应对是以更大决心更大勇气推动新一轮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对此,我们要保持清醒冷静和战略定力。
4、在此次中 美贸易战之前,国内存在一些过度膨胀和过度自信的思潮。中美贸易战无异于最好的清醒剂,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在科技创新、高端制造、金融服务、大学教育、关键核心技术、军事实力等领域跟美国的巨大差距,中国新经济繁荣大部分是基于科技应用但是基础技术研发存在明显短板,我们必须继续保持谦虚学习,必须继续保持韬光养晦,必须坚定不移地推动新一轮改革开放。从这个意义上,此次中美贸易战未必是坏事,转危为机,化压力为动力。
5、
近期金融去杠杆和中美贸易战引发货币再度放水刺激的呼声和讨论,这是非常短视和误国的,如果面临中美贸易战的外部冲击重回货币刺激的老路,将重演1990年日美贸易战的失败教训。中美贸易战不宜往民粹主义和民族主义方向引导,而应往形成改革开放共识的方向引导,冷静深入的思考。最好的应对是顺势以更大决心更大勇气推动新一轮改革开放(类似1960-1980年的日本、1960-1990年德国产业升级应对模式),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放开国内行业管制、降低制造业和部门服务业关税壁垒、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立法和执行、下决心实施国企改革、改革住房制度、建立房地产长效机制、大规模降低企业和个人税负、改善营商环境、发展基础科技的大国重器等。
第三篇文章:民间高手、资深投资人守望高新在水晶球网的最新博文
守望高新
:靴子落地,剧情就反转了吗?
我想今年的股票应该是比去年更难做。
我昨天统计了各大指数今年的下跌情况,沪深300居然最大跌幅在26%,是最大跌幅的指数。其他各大指数,除了创业板跌幅在15%其他都超过24%。如果只看指数,那么今年跌幅在20%是跑赢大盘了的。
还有一个特点是: 各大指数是轮番杀跌的,即便在一周内,也是轮番杀的,很容易遭遇到戴维斯双杀的情况(同时遭遇两种以上的股票的跌幅)下,那么今年亏损的不止是20%了。所以今年腰斩的朋友应该不少了。
所以今年的熊市比往年任何一年都来的惨烈。
关于大盘,在3000点上方其实就看空了的,但是因为短期超跌,所以在大盘跌倒2800点时有间或短线看多,导致我自己为了博反弹炒了几次底,最近运气不好,比如曾经一直喜欢重仓的中国软件大龙头,在16元一线,启动时没有重仓,且是短线思维,次日涨停就跑了。其他分仓买入的也都是亏损出局,最近一个月几次抄底都是铩羽而归。加之自己仓位控制也不好,总觉得大盘和个股跌幅过大,所以抄底都是重仓上了。
股市很难,运气很重要,最近一个月其实还是选到了很多牛股,但是买到的都不是牛股,没有买的自选股都是牛股。 所以最近一个月大幅回撤,唯一安慰一下自己,春节之后还是赚的。
昨天贸易战斗落地了,盘中先涨,再大跌,再大涨,最后尾盘再度下跌,盘面也充分反应了人们的心里。从利空出尽为列好的角度看,昨天是涨,所以开盘就大幅冲高,这个正常,但是盘中又大幅回挡,创出新低,创新低以后又大幅激烈反弹,但是下午尾盘又大幅回挡,这中间还是存在隐忧,昨天不应该一波三折,应该直接强势反弹,这个说明大家底气不足,所以未来即便继续反弹,也将是一波三折的。
我一直认为贸易战只是导致股市下跌的一个外因,前面分析过股市下跌的主要原因,这里再重复一下:
分析最近个股持续暴跌的原因:
外部原因:
第一:压垮股市的最后一根稻草是CDR的发行,大量抽资,以及大家预期更多的类似小米这样的企业回归。这个资金需求是很大的。
第二:所谓的独角兽频繁上市。药明康德,工业富联。
CDR其实和以前的上海战略板是差不多的东西,是战略版的变种。
目前来看新股就包括:CDR(上海战略版),独角兽,和一般新股三大块了,其中虽然后者比以前少了很多,但是CDR和独角兽一只就几乎要超过原来新股两个月的量。也就是说原来新股发行速度增加了十倍还不止。
以上两个因素是直接导致大盘跳空下跌到3000点的最后一根稻草,如果今年六月不是这两个因素,可能大盘还在3000点上,不会如此剧烈的下跌。
(在股市很不好的情况下,在毛衣战的情况下,在大盘3000点的情况下,推出CDR(上海战略版),推出独角兽,且新股继续发型。我觉得这个就是有意的要把股市压下去,推到重来了。大家觉得是这样吗?)
第三:才是毛衣战,这个我觉得只能够排第三,影响没有上面两个大。
内部原因:
第一:大小非拼命减持,这始终是股市没有大牛的根本原因:
第二:质押盘太多,质押数量太多。当股价越来越低,引起大股东,被动平仓。导致踩踏。
第三:公司本身经营不好。
第四:金融去杠杆,导致社会资金紧张。这个杀伤力很大。
第五:最近三年新上市和增发股票太多,导致巨幅的扩容,
这里面有两部分:第一纯新股发行量巨大,很多都限售上市时间到了。
第二部分重组增发部分,最近三年采取定增重组的股票很多,这些增发部分很多的信托的杠杆资金,是用了融资的,最近股票大跌,导致了他们面临平仓。所以未来随着股票继续下的这部分仓位对大盘的压力还是很大。
大家多翻看跌幅榜的股票吧,闪蹦年年有,现在是闪蹦天天有,还是批量有,个股稍微有点利空,就直接按跌停,或者大幅低开直奔跌停,跑慢了,就只有跌停排队了,成交不了,对不起,下一个交易日再来。看见每天那么多股票批量跌停,看见那么多股票连续阴跌,你敢持股吗?
别以为我上面说的只是一般基本面的股票,绩优股和蓝筹就一定涨,中国中车,中国重工,国之重器,前者创了2014年来的新低,后者创了2013年以来的新低。
现在股市已经踩踏了,多杀多,大小非不计成本的跑路。质押,增发筹码被动平仓 导致个股闪蹦。
那么贸易战落地以后,大盘会反弹吗?反弹力度呢?会反转吗?
这些问题还真不好说,
因为大盘个股一直在超跌状态,所以即便没有贸易战靴子落地的问题,也会随时反弹,但是反弹的持续性难判断。这个问题还是交给市场吧。
我对:靴子落地,剧情就反转了吗?持谨慎悲观态度。
大家注意仓位控制,在真正反转行情来时有足够资金投入。另外科技股周五龙头600536等有见顶迹象,大家小心。
有
的
粉
丝
还
没
有
养
成
点
赞
的
习
惯
,
其
实
点
赞
是
一
种
良
性
互
动
,
一
种
激
励
!
请
不
忘
记
给
我
们
点
赞
,
你
的
点
赞
我
们
动
力
更
足
!
最
后
,
请
关
注
水
晶
球
财
经
微
信
公
众
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