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农场认为:在食物链条上,每一个环节的自然选择,都可以为下一个环节提供基础,而生物的免疫能力可以通过食物链进行传承。
简单来说,
食物中的某些维生素或生物化学成分,有助于提高人体的免疫力,这些物质在食物链中层层传递总沉积,是可以传到人体,帮助人体提高免疫力。
而有害物质,如某些污染物,或放射性化学物质,合成农药等,也同样可以在食物链进行转移,并随着食物链越往上,逐步呈现浓集增大的趋势,这叫生物富集,而最高营养级别的肉食动物最容易受害。比如人类。
秦刚:斯坦福农场的创始人是位研究物理学的斯坦福大学博士,怎么会想到组团队来做生态农业?
斯坦福农场
:物理学原本应用的范围就很广,包括生物,气象,医学,金融投资等。
我们的创始人认为,今天的地球人对物理学科的研究,已经登峰造极,不差他一个。
但是人类对于生物和自己身体的了解还很肤浅,他希望通过顺应自然法则,综合物理,生物众多学科的一些知识、技术和方法,运用到农业,可能会在改善人们的体质方面有所突破。
就比如这次袭卷全球的新冠病毒来说,它在提醒我们,我们的健康是多么宝贵,我们是如何通过食用营养不良的人造食品和饮用水而忽略它的。
这些食品和饮用水都被化学物质污染。尤其是,
如今食品工业化带来的农药残留,过量化肥,重金属污染,激素,催熟剂,抗生素等在食品中残留,不可避免的伤害到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
如果我们不注意并加以改变,忽略的结果当然会生病。
相较三十年前,现在我们身边出现癌症等重病的比例大大增加,在食品的源头上这不得不让人引起重视:
我们究竟有没有吃进去,真正能给我们带来营养肌体,提升免疫力的食物,而不仅仅是延续生命活动的热量。
(今年云南因为大旱,很多茶园都处于绝收的状态,只有斯坦福农场的茶园每天收茶可达200多公斤。)
秦刚:如何让我们保有良好的身体状态,抵御外部侵袭?
斯坦福农场:
实现古人提出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身体状态,这是我们要回归生态农业的一个初衷。
斯坦福农场从2006年开始投入研究生态农业,不算飞机等交通距离,光每年驱车全国调研和实践,里程都有十几万公里,
目的是去探访我们祖先的迁徙生存足迹,寻找那些对我们这个种族繁衍壮大起到推动作用的水土,食物,药物和方法。
经过14年躬耕农亩,我们认为,以优良的水土、物种为基础,遵循自然法则,用有机肥中的微生物种群改良土壤,分解掉土壤中的化学有害物质,不依靠任何催熟剂、除草剂等有害物质,让种植、养殖物达到它们生命的最佳状态。
这样的食物会完整的吸收自然中阳光、土地、水的养分而生长,
在与草木、昆虫相生相养而自然达到平衡状态的高能量农作物,天然的具备了很高的免疫力,而人们通过食用这些高能营养食物,也提升了自身的免疫力。
这样的生活方式,才是润物细无声,真正让人们受益。
今天,我们对作物、畜禽等食物,解决了不使用化学肥料、化学农药,除草剂、抗生素等问题,我们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对水土和土生农业物种的保护上,大米就是其中一个例子。
(斯坦福农场成功拯救的品种之一—岗根希勒牛,很多人知道保护野生动物,但很少有人想到去保护这些濒临灭绝的农业物种。)
秦刚:
你们的水稻,一斤卖
40
元,这是非常高端的水稻品种了,为什么能卖这么高价
,
和市场上的五常稻花香米,泰国香米有什么区别?
斯坦福农场:
首先肯定,五常大米,泰国香米等一些高端米是有自身优势的。好的五常稻花香有机米也卖到了99元一斤,纯正的五常米也要30元左右,五常米也是品种的选择和水土的优良成就了它。
在种植稻米上,我们对水土的选择也是很讲究的。
一是土质好!
我们的水稻基地,环境非常好,群山环绕,没有工业污染,没有重金属污染的土壤。
这里的土壤含硒元素达到了国家富硒标准的27倍,富含硒元素的大米不仅甜度高,还有抗氧化,缓解衰老的功效。
那里的古村落,现存古民居66栋,形成非常壮观的建筑群,在全国地区也属罕见。
在农耕时代,更讲究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里水土好,水稻的高品质,高产量,让人能有更好的精力,从事社会劳动,获得财富,才能在这个小小的山村,留下这么富朔的景象。
二是水好!
真正顶级的水稻,除了土壤富含营养物质,没有化学污染外,还有个非常重要的元素,就是水。
即便是用轻污染的河水或者地下水浇灌出来的水稻,一样会降低作物的营养。
斯坦福农场的水稻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一定要用自然的山泉水浇灌。
比如我们水田的这块地方圆5公里,就是没有化工厂污染的地方,水源取自山间泉水和溪流,灌溉到水田地里。
山泉水,天然含有的各种矿物质,能让水稻吸收,转化为我们人体需要的矿物质。
人体除了需要粮食内的蛋白质、糖分之外,食物中的矿物质含量非常重要,尤其是微量元素,能让人体的生物电流畅传导,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和灵敏度。
(用山泉水灌溉作物,一直是斯坦福农场坚持的耕作原则,水中富含的矿物质,能被水稻吸收,转为为人体需要的矿物质。)
三是大米的种子,一定要用自留原生种!
我们种植的水稻,不用杂交稻的种子。
因为杂交稻的种子种出来的大米,已经不能播种繁育下一代,换句话说,就是说农作物中最重要的能量源头被掐掉了。
杂交稻种子虽然高产,但大米中含有的营养机能大幅缩减了。
就比如一个人虚胖,看起来块头很大,但其实已经很虚弱,生命能量很匮乏了。
优质的土壤、水源、种子是斯坦福农场选地、育苗的三个基本原则,也是我们必须坚守的底线。
秦刚:我们平常比较多听到的是杂交种,与原生自留种相比,你们为什么更看中原生自留种?
斯坦福农场:
自留种很重要,是自然优胜劣汰的结果,是我们选择的要素之一。
从自然的角度来看,任何一种生物,植物也好,动物也好,人也好,病毒也好,都把繁衍后代,延续生命的功能作为第一要务。
首先要保障繁衍后代的能量,其次才是“长膘”。而繁衍后代一个最重要的考量,就是生命能量的强弱。
杂交水稻就是人为干涉下,牺牲了种子的繁衍功能,将这部分生命能量释放到产量,解决产量的问题。犹如养猪,把猪阉割了,猪就开始猛长个。
而我们在古稻中选择优良品种种植,就是解决质的问题。
我们吃食物,不仅仅是为了获得食物的热量,在解决温饱的层面的同时,更应该重视“质”的问题。
这个“质”,就是保留了种子该有的一切精华元素,在合适的环境下这个物种能自行繁衍生息的能力。
原生自留种,是世世代代自然进化的选择,繁衍后代,优胜劣汰,抵御病虫害,历经各种恶劣环境,依然生存下来,这些都是自然的选择。
自然选择的好处是,植物会为下一级食物链的选择,提供一个基础,而这些都是免疫能力的综合表现。人通过吃这样优质的水稻,也能获得免疫力。
和大家分享一下自留种的强大生命力。
我们在2019年,种植中稻的时候,刚育好秧苗,种下一星期后连下三天的暴雨,所有秧苗泡在水里三天三夜。
我们当时已经绝望了,觉得可能会绝收,当时很多人建议拔掉重新栽种。结果退水七天后,博士亲自去看,发现还有一些苗是好的,他拔出根看完后,发现根没有腐烂。
他力排众议,说这个种子被水淹三天三夜还能存活,在恶劣环境下,植物的身体素质要很好,才能不被淘汰,这说明它们的生命能量很强,这是很珍贵的,即使减产,也要把这批水稻保存下来。
之后没不久,那里又遭逢三个月大旱,山上的泉水变少,只能用抽水机24小时从千米之外的水源地抽水来灌溉,还不够水量。但是这批水稻还是顽强地结出了果实。所以这批水稻具有非常强的生命能量。
这也体现了
斯坦福农场保护物种的初衷,物种依靠人的照顾来存活繁衍,而人依赖超高能量的物种来提升免疫力,进行人类的繁衍生息。
秦刚:你们是如何做到不用农药化肥,还能种出好水稻来,可以给我们介绍一下你们的技术是什么吗?
斯坦福农场:
之所以叫生态农场,一定是农场里的作物,动物和微生物产生相互需要,和谐共生,能源源不断给人们提供的好食物。有幸的是,斯坦福农场打通了整个农场生态良性发展的各个技术难题,形成了一个闭环。
在种植水稻方面,我们利用农场自己生产的生物有机肥改良土壤、营养作物。
通过多年对环境的分析,我们很快就能知道这里的水土里,富含有什么宏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因为宏量元素影响作物的生长强不强壮,微量元素影响作物果实的风味)。
适合什么作物生长,缺什么元素,如何通过我们调配的高效生物有机肥,让整个土壤变成一个7×24小时的肥料工厂,极大提高作物想吸收营养的能力。
而不利于作物生长的细菌,病毒,也因为有益菌的存在,它们竞争不过,就失去了生存的环境,自然消退。
我们的高效生物有机肥,之所以品质高,是由于
我们所养殖的猪、鸡、羊吃的都是非转基因零农药化肥的食物,不用抗生素等药物,可以做到动物的排泄物不臭,不含有害物质。为生态农业的下一个环节种植提供了很好的原料。
走进斯坦福农场改良好的水稻田里,所有人都会由衷的发出赞叹。我们的水田,水质清澈透明,没有浮萍,连杂草都不生,作物看上去都是有着旺盛的生命力。而旁边没有我们技术的水稻田里,水质浑浊,浮萍满满,杂草遍地。
这就是我们的核心技术之一,泡了水而不长草,这是很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