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腾讯视频行业透视
腾讯视频行业透视,这里有视频行业海内外热点、超实用视频营销干货、最前瞻行业数据、最新锐观察评论。不只兜售资讯,更量贩价值。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闹闹每日星运  ·  周运 | 闹闹12星座周运势:0210~0216 ·  2 天前  
闹闹每日星运  ·  这几个星座有本事但没架子 ·  3 天前  
闹闹每日星运  ·  星历0210:水瓶学习新技能 射手要量力而行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腾讯视频行业透视

引擎拍摄+“高燃”对决 《全职高手》掀起暑期档新高潮

腾讯视频行业透视  · 公众号  ·  · 2019-07-26 21:14

正文

2014年,起点大神“蝴蝶蓝”的长篇竞技题材小说《全职高手》连载3年,终于完结。 彼时小说起点推荐人数超过556万,点击量达到2300万,读者评分9.3分,#全职高手#相关Tag是UGC圈层热度最高的话题之一。



2014年至今,《全职高手》先后以动画、漫画、舞台剧、手游等多种形式进行改编,在国漫市场中,《全职高手》属于播放量与口碑兼具的头部作品,IP受众覆盖面与粉丝期待度可见一斑。



——而这一切都只是剧版《全职高手》播出的背景。


面对《全职高手》已有的成熟IP产业链条和多元粉丝群体,剧方是否感到压力? 答案是肯定的。



从2016年开始筹划拍摄到现今正式播出,耗时3年,剧版《全职高手》在剧本打磨、演员选角、场景布置、拍摄技术、精神内核传达等方面一一投注心力,试图在小说、动画改编之外为公众带来一版保留原著精华又具备创新内容的作品,在年轻受众中引发共鸣。 这背后既有各类改编前作带来的压力,也有打造行业标杆作品的决心。


截至24日晚8点,剧版《全职高手》微博超话阅读量达到6.4亿。 好在,万众期待下,剧版《全职高手》最终交出来的结果并不差。


确定故事调性


搭建一剧之本


《全职高手》改编自蝴蝶蓝同名小说,由方芳、杨晓培担任总制片人,滕华涛担任总监制、十一月执导。 2016年,剧版《全职高手》进入到筹拍阶段,为了尽可能打造一个扎实完美的剧本,团队花了近一年的时间商讨内容,试图在原著粉及普通观众之间取得一个平衡。众口难调,想要达到这个平衡并不容易。


“我们思考过这部剧的目标用户到底是谁。 是《全职高手》的原著粉,还是喜欢电子竞技的群体,是男性用户还是女性用户。 起初这些受众群体,我们都想覆盖到,但是在多次推演之后,我们发现你越都想要越难做成,我们的剧本也在开发的过程几易其稿。 ”该剧的总制片人杨晓培说。


这一年的摸索中,主创团队也在思考剧版《全职高手》到底该如何定位。 影视市场上各类热门题材层出不穷,各类IP剧集扎堆,但真正能引起公众关注的作品并不多,被市场认可的作品具有差异化特质。 《全职高手》IP的独特之处则在于,它既有优质独特的题材内容,垂直于电子竞技,又有丰富的人物群像与“不怕重来、坚持热爱”的精神内核。 而相对于以圈层内容撬动大众市场,精神共振更有穿透力。


最终,剧版《全职高手》决定将原著中电子竞技的体育精神放大,不拘泥于某一个内容圈层,将受众定位确定为年轻群体,以竞技比赛为内容背景,打造一部具有普世价值与情感共鸣的青春热血励志剧。


选用创新技术搭建


线上、线下观感桥梁

明确了受众定位之后,剧版《全职高手》面临的下一个问题是,以什么方式将《全职高手》大篇幅的线上虚拟内容带入现实世界?


此前《全职高手》的动画改编,是国内首次将《全职高手》小说文字转化为视觉画面,小说里绚烂变幻的“荣耀世界”、选手线上对战从文字变成了二维画面。 这其中动画载体对于小说里“荣耀”世界的呈现有着天然的优势,一方面是由于ACGN文化之间天然的着陆优势,线上、线下切换水到渠成; 另一方面,动画与小说内容有着同样的创作基础,以小说为线索,动画有着丰富的想象发挥空间,人物作画能够精准的实现虚拟与现实的切换,同时保证人物情绪特征与连贯性。



但在国内电视剧市场上,《全职高手》的真人化演绎,意味着线上的虚拟世界与线下的现实世界,必须在一个相对现实的视角里达到融合。 此前市场上并无剧集深耕电竞题材,也无剧集在线上虚拟呈现与特效技术层面有如此高的要求。 剧版《全职高手》如何流畅的实现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的转换,并将两种状态融合形成1+1>2的效果,对于这一难题,团队不断推演,也想过多种解决方案,比如曾讨论过是否用动画的形式构建线上世界。 但这种方式无疑带着拾人牙慧的色彩,剧版《全职高手》显然不想简单的重复经典。



团队在几番思索之后,将目光投向了世界领先的动捕技术与引擎拍摄。 这种技术观众并不陌生,此前斯皮尔伯格满足全世界二次元粉丝心愿的《头号玩家》、风靡全球的漫威《复仇者联盟》系列等好莱坞科幻大片,都成熟运用了动态捕捉与引擎拍摄方式。 但是这种技术从未运用在国内剧集之中。 《全职高手》决定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众所周知,一部时长120分钟的好莱坞电影,特效的比例通常在50-70分钟左右。 但《全职高手》的线上部分占比,却多达300多分钟的体量。 显然,这是一次大胆的突破。


引擎拍摄技术+合理改编


剧版《全职高手》能否再现“荣耀”?

将引擎拍摄技术用到剧集之中,《全职高手》效果如何? 结果是令人满意的。


剧版《全职高手》以动态捕捉技术捕捉演员动作与表情的变化,让每个角色呈现出仿真态的虚拟形象,既保有了演员的独特性又兼顾了虚拟世界的真实感。



从虚拟世界呈现而言,相对比动画版本带有欧洲中世纪复古奇幻色彩的画面风格与服装设计,剧版《全职高手》画面更加写实,演员以动态捕捉保持了自身面部情绪,表情相对真实自然,动作在保持运动走位的情况下贴近现实,人物造型也跟现实中的形象更为相似。 而线上部分如第十区新手村、蜘蛛洞穴、冰霜森林等场景设计得十分考究,暗夜猫妖等怪兽从眼神到毛发,都经过详尽的设计打磨。



而真诚的付出是会有回报的。 大部分观众对剧版《全职高手》的特效给予好评,“‘荣耀’的虚拟画面设计得非常好,很有代入感”“战斗场面很流畅”。 原著作者蝴蝶蓝本人也评价道,“对战制作得很燃”。



对于行业而言,这是国内首次将电影级引擎拍摄技术大规模的用于剧集创作中,从工业化程度到创新意识都是史无前例。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值得被观众铭记。


而仅仅技术创新还不足够,《全职高手》为了更好的打造作品,在角色互动与剧情展现上也进行了精心改编,在保持小说原有基调的前提上,添加了更多细节,辅助普通观众理解剧集内容,感受人物情绪,也让整部作品具有创作色彩,不仅仅是简单的“还原”。



这与蝴蝶蓝的意愿是相合的。 “我对于《全职高手》的任何一版改编,抱着的心态都是好奇。 我好奇它将会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来呈现。 ”蝴蝶蓝说“当《全职高手》以一种新的艺术形式体现的时候,我希望看到的是小说文字里没有的东西。


剧版《全职高手》没有让蝴蝶蓝失望。 杨洋饰演的叶修既有电竞大神的自信,也有作为普通人的迷糊,如虽是电竞大神,但刚到兴欣网咖,不会换灯泡,不会换水桶,频频闯祸; 江疏影饰演的陈果脾气直接,痴迷斗神“一叶之秋”,但看见本尊却懵懂不知,冒失又不失可爱。 二者互动,各种细节与火花,让叶修、陈果等角色更具真实感与烟火气。



“叶修与陈果的互动,在小说里其实是没有的,但它(剧版《全职高手》)添加了,我觉得非常有趣,整个人物就马上生动起来了。 ” 蝴蝶蓝感叹。



同时,剧版《全职高手》在情节展现上也做出了调整。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