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德意志民族与生俱来的善于反思的特性, 钩织艺术家Patricia Waller女士在上世纪 90 年代初就提出:艺术可以摆脱常规的手法与机械的束缚,回归手作吗?在虚拟艺术如此发达的当下,是否应该重新找回人类手工的价值?
她选择了钩针和毛线。但她说:“坦白说,我不会织袜子。”那么,她织的是什么呢?她说,人性。
沃勒女士带着她的魔针钩织种种“人性”,用 温柔如其人的方式直面内心的深渊。她的作品初看逗乐,再看血腥,重看却令人折服,历来被欧洲各大藏家和博物馆收藏展出。
在2016初秋的上海,Waller亚洲首次个展《狂暴的钩针》在上海STA驻留地兴国大厦展出了一个月,通过介绍让我们再一次重读这位艺术家的作品。
据介绍她是STA邀请至上海进行艺术驻留与创作的第三位国际艺术家,也是欧洲艺术史上第一位用手工钩织演绎现代先锋冷幽默的重量级国际艺术大师。
展览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与第二部分是艺术家代表作品系列“艺术晚宴”与“破碎的英雄”。
第三部分为驻留作品系列“上海制造”,第四部分“疯狂的毛线”由沃勒女士带领六位儿童共同创作完成,以此献给STA旗下的4C儿童互助公益会。
第一部分“艺术晚宴”为宾客搭设了一场艺术自助餐,餐桌上摆放着毛线钩织的龙虾、薯条、热狗、披萨、烤乳猪,以及红酒、酒杯和烛台,造型逼真,将观者顷刻变为饥肠辘辘的食客。
但这里的热狗长在小狗的身上,八爪鱼直接在餐桌上挥起菜刀将自己的触角砍成一节节,新鲜的生鱼则被钉子钉在一侧的墙壁上、留着鲜血,桌角散落着被随意扔掉的香蕉皮,窗台上安置着即待引爆的黑色炸弹。
观者被设计于一种语义模糊的地带,艺术家则用夹杂着新奇、诱惑与警觉的不舒适感拉开了此次展览的序幕。
第二部分为最具代表性的“破碎的英雄”,来自卡通世界与现实生活中的动物英雄们,遭遇了人们从未想象的处境:老鼠米妮被强暴后背身倒在血泊中,小鹿斑比被菜刀拦腰切为三块,德国动物园的明星北极熊 Knut 在熨衣板上被熨成一张空皮。
艺术家邀请观者见证了英雄陨落的瞬间,幕后黑手匿而不见,不禁令人唏嘘发问。
第三部分“上海制造”的作品《如果美梦成真》与《上海梦》分别位于两个展厅。
一张巨大的红色蛛网盘踞在空间的一角,将房、车、钱带、手包、高跟鞋网入其中,编织出一张扭曲的都市梦想清单。
《上海梦》则选取了高楼林立的上海浦东,人们引以为傲的城市剪影被制成了灰色地毯,艺术家作品中的家居帮手大象则再次出现,坐在这张地毯旁,用吸层器鼻子尽职地做着家务。
很显然,帕特丽夏的对话对象是成人而非儿童,“冷幽默”也只是一个最通俗的标签。
成人世界的暴力血腥、意外事故、都市欲望都在人们的观感中,与德语式的幸灾乐祸、佛洛依德式笑话、施虐与受虐双重体验等深层次心理相勾连,共同拷问着当今社会的下的商业、媒体与人性。
最后,展览则设置了令人暖心的第四部分“疯狂的毛线”,展出了艺术家与 STA 旗下 4C 儿童互助公益会的儿童共同创作的五彩毛线创意作品,部分作品得到来宾的静拍,拍款将用于帮助中国的白血病患儿。
“每个民族都有其对艺术的独特理解。我敢说,甚至在场的每一位朋友,也会对艺术到底是什么各执己见。
在我眼里,艺术总是与我们的文化和社会息息相关。
作为一个艺术家,我会努力通过艺术来折射当代社会话题。所以,我必须不断发问,哪怕其中一些问题会让大家感到不舒服。”
(节选自艺术家开幕致辞)
关于 STA
Shirley’s Temple-Art 国际艺术驻留(STA)是Shirley’s Temple在柏林、上海的电影文化艺术及生活时尚项目的最新成员。
Shirley’s Temple包括Shirley’s Temple-Doc (纪录片)和 Shirley’s Temple-Charity(慈善),最新开启的Shirley’s Temple-Art (艺术)囊括一系列国际艺术大师驻留、展览、工作坊及艺术晚餐等沙龙活动,为各个领域的国际艺术家提供感受上海这一当前令全球瞩目的魅力都市的绝佳机会,同时也为上海的文化艺术爱好者带来国际前沿的艺术佳作。
展览背后的故事
Shirley’s Temple-Art携手4C儿童互助公益会,每次展览都会给18岁以下来自上海国际国内学校的青少年提供一个小小空间,不仅让孩子们和国际大师的艺术作品同台展出,同时儿童作品还由小小艺术家们自己在开幕式上进行拍卖,其所有收入都会用以4C倡导的儿童互助理念,帮助中国的白血病患儿。
本文来源于网络,旨在宣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处理。
觉得不错,底部随手点赞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