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科研服务行业的上市企业纷纷公示2024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大多数企业的净利润都是接近于“0”的。
一方面让很多朋友吃够了瓜,一方面也让很多朋友开始对行业产生恐慌“科员服务行业都不挣钱了!”。
我想问各位一个问题:这么多行业的头部企业净利润都是接近于“0”,意味着什么?
“增收不增利”现象,指的是企业或行业的收入虽然增加,但利润并未同步增长,甚至可能出现下滑。近年来,这一现象在我们的行业中频繁出现,尤其是头部企业。那么,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这种情况呢?
1、行业竞争加剧
:
随着新冠疫情相关需求的减少,生物制药行业面临新冠疫苗和特效药市场的萎缩,以及细胞和基因治疗(CGT)的临床疗效未达预期等问题。这导致上游的生物制药工具供应商面临激烈的竞争,企业为了吸引和保留客户,不得不通过降价、增加促销活动或提升服务质量,这往往会导致收入增加而利润率下降。
2、成本上升
:
为了实现收入增长,企业可能需要扩大销售团队或增加产品线,这会导致成本(包括原材料、人工和运营成本)的增长速度超过收入增长,从而压缩利润空间。
3、投资增加
:
为了支持收入的增长,企业可能需要增加投资,这包括扩大团队、增加生产线(比如这两年很多企业都贴牌了胎牛血清)、进行外部收购(如泰坦、海尔)、投资固定资产(如很多新冠期间挣了钱的企业买地建楼和投生产设备的)、知识产权、市场推广和服务支持等。这些投资可能会在短期内减少利润,但可以理解为对未来的投资。
4、会计准则变化
:
折旧计提、分红等因素可能会影响财务报表上的利润表现。有时企业可能会通过会计手段调整利润,以减少监管机构的关注。
5、税务规划
:
企业可能会通过降低报告的利润来减少应缴纳的税款。在某些情况下,企业可能会通过特定的会计手段调整利润,以优化税务负担。
6、宏观经济影响
:
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如通缩阶段的到来,可能导致收入降低,进而影响非必需支出。我们的客户及其客户可能会减少支出,从而挤压上游企业的利润空间。
对于行业的头部企业而言,我们应当深入探究其利润趋近于零的现象:是出于战略布局的主动选择,还是市场竞争压力下的无奈之举?
利润归零与主动将利润降至零,这两者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如果整个行业普遍面临利润下降的困境,这可能预示着行业正步入一个自我革新的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可能会见证新兴巨头的崛起,而这些新贵未必是当前的行业头部企业。同时,那些竞争力较弱、难以适应新变化的企业将面临被淘汰的风险。
相反,如果行业头部企业是有意将利润压缩至零,从市场营销的角度来看,这可能意味着他们在通过自身的策略推动行业进入一个新的变革期。这样的策略旨在巩固自身的市场地位,同时淘汰那些竞争力不足、无法跟上变革步伐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