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木
幸
福源于对比,但对比之后,我们却只剩下了焦虑。
你谈对象了吗?
你没房子还敢结婚?
你为什么还不涨薪资?
你身上的肥肉怎么还减不下去?
……
我们的欲望满满当当,但现实却把欲望克制得一动不动。
焦虑本应该是大城市奋斗的年轻人该有的通病,毕竟年轻,毕竟还可以拎起梦想在这博弈的世界中挥洒青春,即使承载了“你的同龄人都套现15亿了,你还在抢两块钱红包”的窘境,但他们还有时间。
然而,别有用心的人却把焦虑贩卖给了这个世界。从90后到70后,从中产到穷人,从大城市到小县城,尤其是在房子面前无人幸免。
虽然佛系90后,他们已然放弃了买房的执念,但是万科新发布的「10年租金180万」的北六环三居室让他们明白,放弃的不只是买房,而是住在房子里的执念。
虽然百万年薪的北京中产,到处呈现的是光鲜的外表,令人羡慕的工作,但是扣除房贷、养车费用、孩子的教育费用、吃喝拉撒,他们不得不摸着油光锃亮已秃了的脑门,拖着久坐成疾的老腰,端着保温杯泡枸杞,面对着事业瓶劲期如履薄冰,嘿嘿一笑这油腻操蛋的人生。
大城市如此,俨然诠释着一个真理:
“没有祖产的移民一代,注定要困在房子里”
。
这个社会就是这样,
一边有人贩卖焦虑的毒鸡汤,一边有人喝着鸡汤瑟瑟发抖。
而鸡汤里的味道他们都清楚,自卑、孤独、落寞即使再奋斗都是一场可笑的挣扎的无奈,最后演变为恐慌。
但是,活着本来就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又何必如此?
金斯伯格曾说过一句话:“
自由只存在束缚之中,没有堤岸,哪来江河
?”
焦虑本来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每个人都应该有这种感觉。居安思危是前进的动力,而过分焦虑则是杞人忧天。
“创业年薪百万的90后”,“套现15亿的同龄人”,“开着法拉利跑车满街乱窜的富二代”?有的人有天生的机遇,有的人有无人能及的天赋,有的人有出生就站在跑道终点的运气,能比得来吗?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和活着的价值,而且所有人擅长的领域和追求也有所不同,有钱并不是成功唯一的标准。
在你融入有钱人的圈子之后,你会发现,他们同样过着焦虑的生活,在物质解脱的同时,心还被焦虑重重包围,
焦虑不是物质的追求,而是精神的解脱。
记得有一次做经济学讲座的时候,休息期间一个小姑娘问了我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老师,我感觉这个世界实在太快了,快到窒息!大家忙着工作,赶着吃饭,走路像奔跑,大家忙着结婚离婚,忙着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该怎么办?”
其实这个问题也是子木当年的症结,每天狼狈不堪,怀着焦虑不安的心扮演着匆忙人流中的一个小角色。但是有一天,我终于明白了。
我记得那是一个淅淅沥沥的雨夜,我放下了手上所有工作,
对着镜子看了一晚上的自己,第二天便选择了离职
,做了房产研究这个事儿。
在我和朋友讲这个的时候,大多以为我是神经病,很多人都不相信毫不自恋的子木竟然能在镜子里观赏自己一整个晚上。
其实我在镜子里看到了最真实的自己,我观赏自己的每一寸肌肤,每一个毛孔
,当时间静止的时候,心里那份求之不得的平静成为了最美好的时光
。
我在想,我为什么要和别人一样?
为什么要和别人争来争去?为什么要把未来想得那么复杂?我要做的只不过是把自己喜欢的事情好好的用心做下去而已。
其实,我们学会了花时间行走,却没有学会停下来思考。要知道
「
生活是场艺术,而不是集市,你所谓的焦虑,不过是对未来的恐惧
」。
所以现在无论多忙,我都会抽时间做一些
让自己心静下来
的事情。
譬如当于瓦屋纸窗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器具,同二三人共饮,
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尘梦
。
譬如上个周末去了趟
北京的“世外桃源”
,
北京还有世外桃源?看下面这篇游记就知道了,我知道你现在可以静下心来读它。
《心静下来的地方》
四月之春,受朋友老曹之邀,观了地处北京平谷的桃花谷。
桃花的喜爱,大概是从初中读物《桃花源记》开始。
“忽逢
桃花
林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那时候便心心念这“世外桃源”,在那里没有任何烦恼、焦虑、忧愁,只有大自然的亲近和怡然自乐的生活。这次出行让我欣喜的是,竟在这桃花谷中遇上了桃花源!
初入桃花谷,内心虽有一丝不安,但还是决定放下包袱关了手机,隔绝了外面的世界。
满眼桃花,春色入心,不由得心动了这美景,清凉惬意之感油然心头,又让心神归得静谧。这一刻,时间是静止的。
近看桃花枝前,娇嫩欲滴,绽放着慷慨与大方,还有那种无需任何人工点缀的妩媚与柔情的气质。它虽静而无声,却面露微笑,如一个含情脉脉的少女;它虽显妖艳勾人心魂,但却没有一点风骚卖弄之意。千百年来,不管历史如何变迁,“桃花依旧笑春风”。
高处远观。花色不同深深浅浅,相簇相拥片片涟漪,旁有美池桑竹馨田。至在这花海之中看自己,渺小如斯不过尔尔,所以又何必凭一丝执念,焦虑这世间繁杂?
在桃花谷游玩许久后,天色渐晚,怀着不舍的心情准备打道回府。
老曹凑近身来对我说:“还有时间,要不要去看看现实版的桃花源?”
在路上才知道,原来是去他家。在北京这种地方,小区里造个园林,院子里借个景就已经被称作是田园美景了,想想老曹平时也爱和我喝酒吹牛皮,心想家中小坐喝喝茶就好。
穿过桃花谷,眼前是一条清澈见底的河湾,咦?有点儿意思,便打趣道:“这就是那桃花源入口?”
紧接着过了河,视野清楚了许多。
这时突然眼前出现了一片高低错落的华宅,尤其是低处紧邻河畔的别墅,北欧小镇的古典简约与刚才的桃花河畔相衬,甚是精致!
突然倦意全无来了兴致,不愧是所说的桃花源。北京这么大,能有这山水桃林映衬的别墅住宅少之又少。
出于职业病,就让老曹带着我转了周边。更惊讶的是,这片住宅的选址竟在五大公园的央心,可见创作者深谙自然栖居之意,把生态氧居的理念借天然之景浑然天成。
随后随老曹入院,参观了他的私家院落。院中绿化和大自然巧妙融合,空气中弥漫着河畔的湿气和桃花谷传来的芬芳,此时壶茶一沏,顿时怡然自乐之情跃然心头。
闲暇之余和老曹攀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