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读着文摘
文摘是一种学习方式。录取热点知识点启发点保存在此。版权暨免责声明:感谢所有支持者!若涉侵权,将第一时间删除。所发图文不代表本号观点。标题、图文或有删节或调整。小茶座不上头。个微:jqqkkk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奔腾融媒 都市全接触  ·  这些食品不要买→ ·  17 小时前  
中国药闻  ·  增强区域发展活力——2025年,中国经济这么干⑦ ·  21 小时前  
卓奇365食品网  ·  昆明发布春季校园食品安全风险提示 ·  昨天  
卓奇365食品网  ·  昆明发布春季校园食品安全风险提示 ·  昨天  
中国食品药品监管杂志  ·  培训 |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读着文摘

黄埔军校是苏联控制中国的工具?

读着文摘  · 公众号  ·  · 2024-05-25 07:25

正文

平台: 段字手 2024-05


1924年的黄埔军校正门,军校正门正对珠江,大门口就是码头

黄埔军校不是国民党创的,而是苏联控制中国的工具?!——两岸刻意回避的暗黑民国史

至于广州,计画提出黄埔必须建立新军,使其军队达到2万5000人,并扩充空军和技术兵器。建议拨给黄埔1万5000支步枪、100挺机枪、2000万发子弹、24门火炮连同炮弹、50门迫击炮连同炮弹,以及15架飞机。 (来源:琉璃殿上/江淳编辑)

——斯莫连采夫给予国民军和广州物资援助的计画说明

(1925年10月7日,莫斯科,绝密)

就加拉罕同志据广州形势提出的要求一事,我建议:

第一,必须在广州建立可靠的新军。责成伏龙芝同志为此目的派遣一个200人以内的教官团赴广州。

第二,责成伏龙芝同志和苏联政治家索科利尼科夫同志最后决定补充款项(约五十万卢布),以拨出建军所需资金。

黄埔军校首任校长蒋介石

第三,为此,拨发2万支步枪和100挺配备子弹的机枪、一定数量的掷弹和手榴弹。这部分装备中靠红军制式装备 中的动员储备物资予以解决。再拨出相当款项给予军事工业部补充订货,以期尽速补足。此 款数额由伏龙芝同志与索科利尼科夫同志协商确定。

第四,所送物资和款项作为中国政府贷款。

第五,人员和装备的运送,应极为保密。运送人员和装备可使用「沃罗夫斯基号」交通船。责成中国委员会为此再寻其他办法(国营、私营轮船、外轮等)。

第六,布勃诺夫同志补入中国委员会。

指定温什利希特同志为伏龙芝同志的副手。

这是1925年5月7日,俄共(布)中央委员会政治局第62次会议的会议纪录。提出建议的人,是逐渐执掌大权的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斯大林,不会有人反对这个意见——因此,与其说是「建议」,不如说是「决议」。

苏联解体之后,原苏共中央秘密档案划归俄罗斯现代史文献保管与研究中心,并于近年被解密。其中,最关键部分是政治局的指令性决议,即所谓「特藏卷」,包括长期不为人所知的斯大林的指令。 历史学者李玉贞指出,这些文件显示,苏俄在1920年代向中国投入数千万金卢布的援助,其目的是「牢牢控制住」中国,甚至为中国设计一套政府模式或政治军事力量组合的模式。

黄埔军校是苏联出人、出钱、出枪建立起来的

苏俄的援助主要流向以孙文为首的广东割据政权,少部分给了西北的冯玉祥部队。而给广州的资源中,新建立的黄埔军校所得最多。与其说黄埔军校是孙文或国民党自行建立的,不如说是苏俄一手规画的,是苏俄颠覆北京中华民国合法政府的重要工具。

对于孙文来说,黄埔军校的建立是其一生事业的重大分水岭。1923年11月19日,孙文趁着国民党改组,在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提出并讨论了组建国民党志愿师和创立军事学校等问题。1924年1月24日,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正式通过创办陆军军官学校的决议。军校选址在沿着珠江而下距广州10英里、面积为八平方英里的黄埔长洲岛。

当时,孙文仅仅控制广东不足三分之一的区域,还要与非嫡系的骄兵悍将周旋,他缺乏资金、武器和人力,想创建一所现代化的军校,只能求助于新主人苏俄。

针对黄埔军校经费和武器极度短缺的状况,苏联驻华大使加拉罕和鲍罗廷同时发电报给莫斯科,要求给予大力支持。 比如,在驻华顾问方面,必须挑选红军中的精兵强将:「第一,选派50名工作积极的军事人员组成顾问团来广州;第二,让具有丰富的作战经验、能使孙文敬服的同志率领这个顾问团。」

一开始,苏俄及共产国际对中国的政策并不明确,充满多元性,甚至有自相矛盾之处。 加拉罕等人在北京游说北京政府与苏联恢复外交关系——北京政府是中国唯一被西方列强承认的合法政府;却又尽可能利用其他反对北京政府的政治势力,甚至设法组织一个亲苏政府取而代之。

出于自身国家利益考量,莫斯科不惜制造中国的动荡,来加剧和激化日美在中国的利益冲突,以牵制日美在远东的力量,进而保障苏联东部边境的安全;而出于某种乌托邦理想, 也就是左派作家高尔基所说的 「让革命的暴风雨来得更加猛烈些」,又不惜以巨资扶持仿效苏俄模式的中国国民党。

创办黄埔军校,是孙文与斯大林的最佳「合作项目」。

5月,由苏联巴甫洛夫将军率领的苏联军事顾问团到广州,立即投入黄埔军校筹备工作。尽管蒋介石突然挂冠而去,军校仍如期开张。孙文强调:「我们的首要任务是依循苏联模式建立一支军队,准备好北伐的根据地。」、「苏联人作为各种专业的顾问积极参加黄埔军校的建校工作,向军校的教官和学员传授在苏俄革命年代和国内战争年代积累的军事和政治工作经验。」

开学后不久,苏联许诺的两百万金卢布开办费相继到位。10月,苏联舰船从海参崴运来第一批武器,包括步枪8000支、子弹200万发。由此,黄埔军校摆脱了「500名学生30支枪」的窘境。蒋介石的副手、军校教授部主任王柏龄在《黄埔创始之回忆》中写道:

一天下午,总理传来电谕,说苏俄派来一艘载满枪械的船,就快到了,叫我们预备收。这真是天大的喜事,全校自长官以至于全体学生,无不兴高采烈,听闻船上载有八千支有刺刀的俄式步枪,每枪有五百发子弹,无不欢天喜地…… 我们不能不感谢我们革命的朋友苏联。也唯有革命的朋友,才有这样无私的援助。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