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二十二年双帆船钱币
苏维埃民国三年袁世凯钱币
重:37.3g 直径:4.53cm
重:26.2g 直径:3.97cm
编号:JHZLFW-00978
在历史中,银币不仅仅是作为货币流通的作用,往往还会作为纪念重大任务和事件的承载者。在民国时期,银币的背面往往呈现的是一个时期的历史事件,且时间多为当年发生,所以民国时期的银币,具有非常高的纪念价值。今天我们就来谈谈仅次于“袁大头”的银币“船洋”。
“船洋”是中国近代机制币中的十大名誉品之一,铸造于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当时国民党南京政府决定放弃金本位币制计划,采用银本位币制,并确定采用孙中山汉装侧脸大头照和双帆船作为国币,并于当年二十二年和二十三年铸造发行。银币发行后深受广大百姓欢迎,并逐渐取代了旧式银币。直至1935年,国民党政府实行法币政策,禁止银元流通,“船洋”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一枚古钱币的版面、铸造工艺、设计题材、皆是这个时代的缩影,能够集中反映当时的时代精神、社会人文。这也是近几年钱币收藏热潮的根本原因。
此枚银币正面刻有孙中山汉装侧身大头照,以纪念孙中山的丰功伟绩,人物刻画细致传神,惟妙惟肖,如见其人。头像上方刻有“中华民国二十二年”八字,能够清楚货币制造和发行时间,并有高度的纪念价值。货币背面刻画的是海上双帆船,活灵活现,十分逼真,而“船样”的俗称也由此而来。船右侧刻有“壹”字,左侧刻有“圆”字,代表银币的流通价值。即使历尽百年沧桑,但货币依然保持本色,可见收藏者倾注了多少的心血,才能保存得如此完好,货币字体、人物、船样依然清晰可见,包浆自然,色泽自然。具有非常高的历史和纪念价值,值得珍藏!
“袁世凯像中华民国三年苏维埃版壹圆”银币是湘鄂西省苏维埃政府的湘鄂西省农民银行在江西瑞金的造币厂用中华民国三年版的袁世凯像银币翻铸的,银币正面袁世凯像的面部比原版银币袁像稍显粗糙,袁像右侧镌有加框竖排繁体“苏维埃”三字印记,以限在苏区流通使用。银币的背面铸造精美,显然是用缴获的原版袁像银币背面钢模铸造的。因为铸造时间短,铸额很小,加之后来被国民党当局发现和收缴熔毁,故存世量很小。
研究红色货币史,不仅是研究革命根据地经济史、社会发展史、军事发展史、政治斗争史的重要内容,也是研究革命根据地群众的生产、生活、经济状况,以及风土人情等方面的重要内容。
该币产生于那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服务于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革命斗争实践,它是中国人民前仆后继、流血牺牲、可歌可泣的革命史、抗战史的见证,是一件珍贵而不可多得的革命文物,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和研究价值。
中华民国三年苏维埃“袁大头”,藏品虽然经历了无穷岁月的洗礼,但是如今保存依然较为完好。其色泽光鲜自然,纹饰深浅适度,边缘线条粗细均匀,间距也疏密一致。人像、发丝、胡须、穗芒等细微之处清晰有度,生动自然。它是一枚具有很高收藏价值的精品银元,其未来价值的升值无可限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