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专稿
-
作者:侯知健
-
来源:讲武堂
(hqsbwx)
自1922年以来,俄罗斯就以擅长创造和发明真理而著称,这一传统直到今天都没有改变——比如俄罗斯顶级院士公开表示歼20是抄袭自米格1.44的总体设计方案。
而在美国发动对叙利亚的巡航导弹袭击以后,俄国防部第一时间就跳了出来,声称59枚导弹仅命中23枚,36枚下落不明。不过很快美国国防部就公布了消息,59枚导弹中,58枚均命中目标;而且第三方公司也利用分辨率达到0.7米的卫星进行了打击效果评估。
图:44个目标
最终的结论是44个目标受到打击,其中多个目标被多次打击——特别是13个加固机堡是重点对象,受到了23次打击。另外保卫基地的萨姆6防空导弹也被包括在打击范围以内,有6个单元被命中,1个被彻底摧毁。
俄军国防部急不可耐的表态,本意是想在舆论上掩饰俄罗斯在美国军事打击面前的弱势和忍让,并且表示一切情况均在俄军掌握之中。这一点从后来俄国防部的后续表态——比如《俄国防部:S-400、S-300、铠甲S-1为俄在叙提供牢固掩护》中,也能看出来。
然而俄罗斯这番表态,最终暴露的只是自己一向来极为低下的战场打击效果评估能力。这在历史上就一直是俄军的弱项——不过话说回来,如果以美国的作业水平为标准线的话,全世界也没有第二个国家的打击效果评估能力能接近及格的。
图:美军战斧的打击效果,非常精确
所谓的打击效果评估,就是在对一个目标、或者一片区域进行火力打击以后;发起攻击的军队,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准确的侦察目标区域的被打击后情况;通过对比发起打击的前、后变化,判定目标区域的真实毁伤概况,进而决定是不是要进行再一轮打击,以及再一轮打击的具体方案。
完整的打击效果评估体系,涉及到的方面非常广泛。它包括侦察卫星、各类侦察飞机带来的空中侦察能力,也包括由特种部队在内的地面侦察力量提供独立的目标指引和打击效果评估,同时还包括各种武器装备本身的功能设计。比如后期版本的战斧导弹,就能借助数据链和弹载成像设备,同时完成战场打击效果评估。
图:2006年以色列轰炸贝鲁特机场,教科书级别的精确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