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动画学术趴
动画学术趴创建于2013年,是国内动画领域最具影响力的深度媒体和动画爱好者社区。这里有关于动画的一切有价值的内容,分享专业影评,关注理论知识,推荐创意影片,提供行业观察,与你一起见证中国动画的未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软件定义世界(SDX)  ·  指标数据体系建设分享 ·  2 天前  
数据派THU  ·  Transfusion: ... ·  4 天前  
数据派THU  ·  提升数据科学工作流效率的10个Jupyter ... ·  5 天前  
天池大数据科研平台  ·  使用DeepSeek必备的10个技巧 ·  3 天前  
大数据D1net  ·  2025年数据治理趋势与成功策略全解析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动画学术趴

越来越“短命”的JUMP台柱,背后是整个漫画行业的精神危机?

动画学术趴  · 公众号  ·  · 2024-11-18 22:33

正文


作者 / TOTOLO
编辑 / Pel
排版 / Enclave


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一代创作者被批‘画得太像藤本树’,当‘藤本树军团’纷纷走入大众视野,当诸如Taizan 5一样的有才能的创作者也不再创作‘典型Jump作品’的时候,朋友们——


时代的风转变了。


随着《我的英雄学院》《咒术回战》等人气作品步入完结,第十一代主编中野博之卸任, 《少年Jump》 又到了作品群迭代的时代节点。

《少年Jump》目前的局面如何,能否延续自己的霸权统治呢?


01
Jump本刊当下的困境

《少年Ju mp》杂志可以同时连载20部左右的作品——这是一个数目不小的作品群。

- 对于《少年Ju mp》来讲,“连载2年以内的作品”无疑是 新手期 ,很难获得过多的关注和收入;
- “连载2~4年的作品”是 生力军 ,它们纷纷开始动画化,开始兑现自己的商业价值;
- “连载4年以上的作品”是 压舱石 ,它们的商业潜力基本兑现,在作品末期稳定地为杂志做出贡献。

而以Jump 2024年45号的连载情况为例,21部连载中:


- 连载2年以内: 11 部;

- 连载2~4年: 5 部;

- 连载4年以上: 5 部。


而如果去掉《One Piece》《猎人》这两部连载20年以上的、脱离一般更新周期的“老古董”,再考虑到《夜樱家的大作战》《不死不幸》《我与机器子》整体商业表现不佳、基本无商业潜能,大家会发现 大量作品囤积在新手期、鲜有具有确切明亮商业前景的新一代作品。 这种情况,显然意味着作品的更新换代不畅。

而到具体的作品来讲,刨除掉《One Piece》《猎人》之后,Jump上连载2年以上的作品是:

《夜樱家的大作战》《不死不幸》《我与机器子》《坂本日常》《擅长逃跑的殿下》《魔女与使魔》《蓝箱》《落语朱音》。

在上个世代的《少年Jump》作品序列中,有一个被捆绑营销的概念,那就是 新时代四天王 ,它们分别是:

《鬼灭之刃》《约定的梦幻岛》《新石纪》《我们无法一起学习》。




在这个概念抛出不久之后,Jump本刊也很快迎来了 《咒术回战》 。而在更上一个时代,Jump的代表作是: 《排球!!》《暗杀教室》《食戟之灵》《伪恋》《齐木楠雄 的灾难》。

我们都不需要拿《鬼灭之刃》《排球!!》这样的作品来比较,各位朋友们, 《少年Jump》现在的连载作品里有一部能达到《约定的梦幻岛》的水准的吗? 笔者这边,是有很大疑问的。

当下《少年Jump》连载阵容之乏力,可以说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了。

为什么会这样,是怎么一步步走到当下的境地的呢?


02
世代更迭的作品群

这并非《少年Jump》第一次遇到作品“青黄不接”的困境。

1997 《龙珠》《灌篮高手》 漫画完结之后,Jump遭遇了著名的 “黑暗期” 。在2014年,随着 《火影忍者》 完结, 《Bleach》 风评和人气下滑,新连载前景不明,一度也有着“《少年Jump》是不是要完了”的论调。

这两次“黑暗期”看起来凶险、困难,但现在看来其实也就和两部作品有关系—— 《猎人》《One Piece》 。富坚义博在完结《幽游白书》《Level e》之后,对于“少年漫画/王道漫画”的理解已经大成,他的《猎人》走向少年漫画的最高殿堂只是时间问题。而天降奇才·尾田荣一郎的《One Piece》,更是给了《少年Jump》这样一个雄厚的底气:

只要《One Piece》没有完结,那么Jump就依然是Jump,不会面临真正的存亡危机。



这个事情,可以说自 1998年到2024年,都是正确的。 在二十几年的时光里,无论风云变化、作品群如何迭代,《One Piece》都在那里,《少年Jump》都会是 商业上最强 的漫画杂志。 另一方面, 只要《One Piece》《猎人》在,属于Jump的故事就永远有标杆和模板。

在2014年, 其余作品不尽如人意,但是《One Piece》依然如日中天,所以即使有人唱衰,《少年Jump》也根本“不慌”。

但在10年后的今天,《One Piece》已经进入了它的生命中后期,它依然很强大,但已经不再是能够一己之力撑起一片天的巨大存在了。《猎人》依然在这个青黄不接的时期站了出来,但富坚义博脆弱的腰椎已经难以长时间负担“台柱”的重量。

就是因为《少年Jump》用了二十多年的“老基石”已经用不动了,这一次的“低谷期”才显得如此凶险。

在讲完最最重要的因素后,让我们把时钟往回拨,从2014年开始,慢慢谈《少年Jump》在作品群更替中的大事件。

1)2014灾难的作品完结




2014年《少年Jump》最大的事件,当属 《火影忍者》 完结。

《火影忍者》和《Bleach》完结的情况比较类似, 它们曾经都是能量巨大、特点突出、被广泛喜爱的作品,但是在长期连载之后,主流读者群对它们的耐心耗尽,由此结束了作品周期。

如果2014年之后的《少年Jump》乃至整个日本漫画圈能够人才辈出、佳作迭出的话, 《火影忍者》和《Bleach》的完结不是多么重要的事情。 但在过去十年的时光里, 很显然并非如此。 久保带人和《Bleach》在近些年中外读者的风评、期望变化,说明着 读者对这些老的优秀创作者有着不小的期望, 由此反而能看出 ——《少年Jump》对作品完结的一系列处理不够好。

而最大的灾难处理,当属 《火影忍者》 岸本齐史了

在《火影忍者》完结之后, 显然,《火影忍者》还有不小的商业价值 ,岸本齐史被大家寄予厚望。而最终大家等来的是什么?是 《博人传》 。对于《博人传》的品质、成绩,笔者认为说一句“灾难性”也并不过分, 实在是比较难想像到比这更差的结果了。

曾几何时,我们在争论《One Piece》《火影忍者》的商业成绩的时候,还会有“本土是海贼,海外是火影”的说法。但到了现在,《One Piece》都乘上全球化、网络化的风潮有着很不错的海外成绩了,而《火影忍者》却几乎衰败殆尽了。



《博人传》漫画在《少年Jump》上连载了三年,最终移刊《V Jump》。岸本齐史可以说是“浪费”了三年后,在《少年Jump》上与大久保彰合作推出了《机侍八丸传》,而这一次运气就不站在岸本齐史这边了,几乎可以说是 耻辱性 地结束了连载,自此 几乎退出了长篇漫画绘制创作。

2)颗粒无收的2015


2014年《火影忍者》完结之后,当时的读者虽然对《少年Jump》作品群有所顾虑,但实际上《暗杀教室》《我的英雄学院》《食戟之灵》都有着良好的水准与潜力,更不要提更早一些露出锋芒的《伪恋》《排球!!》,实际上可以说是 局面大好。



事情在2015年出现了变化。在这 一整年 ,《少年Jump》的最大收获是《黑色五叶草》——而这部作品移刊《Jump GIGA》了,小畑健用失败的《学纠法庭》宣告了 自己创作低谷期的开始。 这些失败的新作尝试,说短一些持续到了2016年2月《鬼灭之刃》,说长一些的话那就是2016年8月《约定的梦幻岛》的出现。


3)“四小天王”的2016-2017

讲到《少年Jump》的2016、2017年,那当然就是“四小天王”了:

《鬼灭之刃》《约定的梦幻岛》《新石纪》《我们真的学不来》。


从结果来讲, 这当然是辉煌的一代新作。 无论我们如何评价《鬼灭之刃》, 在商业上,它都是能够和《龙珠》《One Piece》相提并论的巨大存在 ,正所谓 教会了一代读者读漫画 。光一部《鬼灭之刃》放在这里, 这一代作品怎么看都很厉害 。然而,在光鲜背后,这两年却有着下面的“问题”:

其一, 这一代成功的作品普遍连载时间较短 。“四小天王”四部作品平均长度为 201 话,同时 这一时期《少年Jump》上的台柱作品并不经常休刊,这就导致这些作品平均连载时间仅有4年



其二, 老牌作者/作品继续铩羽而归。 在这两年内,岸本齐史/池本干雄的《博人传》、藤卷忠俊的《机器人的高尔夫激光炮》、田村隆平的《饥肠辘辘的玛丽》均 不及预期

这两样问题, 都是非常严重的——特别是第一个问题。 现在的漫画作品会更加着重于 多媒体运营 ,而以 动画 为核心的多媒体运营的周期是远远长于4年的。以《鬼灭之刃》为例,它已经完结4年了,而它的动画还有3部剧场版等着做呢。请大家畅想一下——

如果时至今日《鬼灭之刃》依然在连载,它能够多赚多少钱?

即使不想商业面的事情,在 “抽奖”概率不变的情况下,“佳作”连载的时间短,自然会让作品群迭代更加吃力。

4)野心与失控的2018-2019

这两年的集英社和《少年Jump》可以说是风光无限、顺风顺水。在17年下半年,Jump新任编辑长 中野博之 上任,而这一节点的Jump,也在 互联网、全球化、多媒体运营 等多方要素影响下, 遍地开花

第一重要的当然是 《鬼灭之刃》的商业大爆 ,自不必多讲;

第二重要的是 《咒术回战》的连载与火热

第三重要的是 《电锯人》 的连载与火热 ,这一部分我们将在后续内容进行详细讨论;

第四重要的是 《武士8 八丸传》的闹剧

第五重要的是 《演员夜凪景》的夭折 ,以及 久保带人 《BURN THE WITCH》 的成功。



在新上任的两年中, 中野博之 在全球化、商业化运营的贡献无法否定,《演员夜凪景》《咒术回战》《电锯人》《BURN THE WITCH》等一系列优秀作品也让《少年Jump》看起来前途光明。但就在这一片大好的形式下,中野博之为代表的Jump编辑部却遭遇了 《武士8 八丸传》的巨大闹剧 ,笔者甚至怀疑 中野博之自此之后对待新作品就“开摆”了。 椎桥宽失败的《梳扎头发的神绪结衣》,也进一步说明了 久保带人的成功只是个例。

《少年Jump》的命运,自此急转直下。



5)崩坏的2020-2024

进入2020年,《少年Jump》积累的矛盾进行了 总爆发 。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老创作者继续不被认可。 在这四年中,最为成功的老创作者的作品是 筱原健太的《魔女与使魔》 ——这部作品还算优秀但难以成为Jump“顶梁柱”。其余的,无论是矢吹健太郎移刊Jump+的《妖幻三重奏》,还是田村隆平《灼热的龙宫》、松井优征《擅长逃跑的殿下》、藤卷忠俊《杀手青春》,更或者是岛袋光年丢人无比的《Building King》,都 远远没有达到“为Jump‘回血’”的地步

第二, 新连载的质量下滑与编辑部的“摆烂” 。Jump上新连载品质参差不齐是常态,但在近几年的新连载中,质量离谱的却越来越多。以《时间悖论代笔人》和《地球之子》为代表,前者代表着 Jump编辑部又一次灾难性的作品审核与观众感知 ,后者代表着 Jump新连载品质下限 (不如很多网络平台新连载 )。因为这几年新连载过于疲软,甚至出现了“中野摆烂/中野在新连载中塞私货不好好搞作品”之类的观点。



第三, 新生人气创作者的水土不服 。Jump本刊上的「新生人气创作者」有两个来源,一是直接挖其他平台的热门作者,这几年更加常见;二是在Jump体系中培养出来的新人。从目前的结果来看,这些人无论如何,都难以解决Jump的困境。

第四, 对老台柱的放任 。我们之前提到了「新台柱连载时间过短」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Jump编辑部的答案居然是—— 常态化休刊 。在这一时期,「三休一」成为Jump乃至Jump+上的常态。

一路顺下来,大家其实隐隐能感觉到,除去一些「人祸」之外, 观众群、新生创作者为什么就和Jump「传统」渐行渐远了呢?

这正是本文想要重点讨论的事情。


03
Jump+与藤本树的崛起


1) “非王道”的崛起


对于近几年的集英社来讲,创作层面最重大的事件,其实是 Jump+ 的兴起

Jump+是集英社向网络漫画平台进军的阵地,在实体杂志衰落、网络平台兴起的总背景下,即使一开始体量不大、效益一般,Jump+的发展依然很受重视,可以说用尽各种手段来帮助其成长。

而在这个成长、壮大的过程中,一些事情慢慢地被改变了。

网络平台和实体杂志的审核尺度不同、读者群体不同、读者喜好不同,总体来讲, 网络漫画的读者群往往喜欢尺度更大、剧情更加开放的作品。 Jump+在度过2014-2015年的新生期后,于 2016 年迎来了它第一批广为人知的作品:

《终末的后宫》《炎拳》。



《终末的后宫》可以说是Jump+上的《破廉耻学园》,它色情、暴力、血腥,但也由此成为了Jump+第一批广受关注的原创作品,为Jump+招徕了不少读者。

而另一部作品则更为重量级, 藤本树 和他的《炎拳》由此走入大众视野。

《炎拳》以他的奇特内容吸引了大量关注,而藤本树和他的“藤本树军团”,以及更广的受到藤本树广泛影响的新一代创作者,对Jump系作品创作产生了 巨大、深远的影响。

某种意义上讲, 藤本树是“非王道”的代表与化身。

Jump自《龙珠》以来的主流作品,其核心并非是 “友情、努力、胜利”定义的“王道”,而是 “少年主动追求自我实现”的“王道”。 这种根基于坚定的自我、努力追寻目标的故事,才是Jump系故事的招牌。



而对于藤本树来讲,这一切都是虚幻而不被他相信的,他在成名作《炎拳》中,假借男主角阿格尼之口,用一遍又一遍的 “我为什么要活下去” 表达着自己与主流Jump系作品迥然不同的主题。

而正是这样的 “非王道” 的创作者,却 在各个层面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很多朋友会觉得这是一位有才能创作者带给大家的“饭后甜点”,但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一代创作者被批“画得太像藤本树”,当“藤本树军团”纷纷走入大众视野,当诸如Taizan 5一样的有才能的创作者也不再创作“典型Jump作品”的时候,朋友们——

时代的风转变了。

2) “失败”的运营


把时针拨回几年前,其实所谓 “坚定的自我、坚定宽广的目标” 在更早的时候就慢慢弱化、淡化了,《少年Jump》 知名作品 中相对较严格符合这一方针的作品,其实已经要追溯到《排球!!》《食戟之灵》了。

在2012年开始连载的《我的英雄学院》中,已经出现了 外表怯懦的男主角 。而在之后的作品中,主角大谈梦想、追求的作品变得愈发稀少,出现了 日常被破坏、被迫开展故事的作品 ,以及 主角目标相对“普通”的作品。 一言以蔽之:

主角的驱动力从“伟大的梦想”转变到了“与他人的联系”。

这一不起眼但非常 巨大 的变化,主因肯定要从社会风潮、 年轻一代思想变化讲起 ,但这个话题过于艰深,本文不过多进行讨论。笔者想在这里告诉大家的是, 即使社会风潮如何变化,“王道作品”总是会有很大一批受众的,《少年Jump》也有很多工作可以去做,但是——

以上一代编辑长中野博之为代表的Jump运营并没有去“维护”。

对于Jump作品,中野博之有一段经典的论述:
——说到JUMP的话有个三大原则 "友情、努力、胜利" 很有名。

中野: 之前确实有被这样说过。只是我虽然是00年进入公司在编辑部就职, 但是没有被很强调那三原则。现在的员工们也没那么在意。 没有三原则所以这个漫画不行这种事是不存在的。

但是,作为少年杂志这一理念我们一直都有坚持。比如说如果作品是细微描绘主人公大叔的人生的话,就算很有趣我们也会说”这不是少年漫画所以不采用"。仔细思考少年漫是什么的话,说不定友情努力胜利中的哪一个就包含在漫画里。
——现在有代替友情努力胜利的关键词吗?

中野: 果然还是要凭角色本身。在数字时代,面向世界发表的时候,果然还是角色的魅力最重要。 实际上与《七龙珠》 《火影忍者》相比《ONE PIECE》在海外火的算比较晚了。之前有人说,超级赛亚人悟空和 漩涡鸣人都是黄头发,相比之下可能路飞是黑发所以才不易被海外的人接受。但后《ONE PIECE》完全火起来了。路飞证明了只要角色有魅力的话就没问题。

在他看来, 一切的一切、核心的核心是“角色”。 在任何一个时代,一部漫画的红火都和角色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但当抛弃“友情、努力、胜利”,仅仅以 “角色魅力” 和看起来是少年作品为作品选拔标准,那么——

- 如何抵挡藤本树这种创作者呢?

- 《少年Jump》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集英社精心设计的“人才培育体系”,更是 加剧了 这种现象。

在过去的时代,挖掘新人漫画家、创作新的作品,很大程度上就是 编辑部的工作 ,以《少年Jump》为代表的连载杂志 坑位有限 ,竞争、选拔激烈的同时,作品选择也会偏向保守。随着时代迁移, 集英社刊发了更多的漫画杂志, 比方说:

- 《JUMP SQUARE》 (2007年创刊)
- 《最强JUMP》 (2011年创刊)
- 《JUMP GIGA》 (2016年创刊)

这些 “分阵地” 的出现, 提供了很多新的连载坑位 ,也分流走了一部分作品, 而当Jump+出现之后, 这种趋势达到了新的高峰, 因为:

- Jump+能够同时连载100部以上的原创作品 (坑位是本刊5倍以上)

- 《少年Jump》人气作品移刊Jump+



在Jump+崛起之后,集英社新人培养的任务很大一部分转移到了Jump+上,形成了下面的人才培养流程:


Jump Rookie/漫画赏/编辑选拔
Jump+短篇试水/担任助手
Jump+正式连载/集英社其他杂志连载
《少年Jump》连载

在这个链条内,有几个关键性的“点”:

- 掌控大局的编辑林士平,年轻有为但是 对“王道作品”并不执着

- Jump+短篇的代表、最强者,是 藤本树 (蓦然回首、再见绘梨)

- 比较“强”的新人,很可能 给藤本树当助手从而产生交集。

林士平 是发掘、指导藤本树的编辑,他基本上主导了Jump+乃至更大范围的新人培养,在今年7月还主导设立了培育新人漫画家的 “漫画公寓” 。作为能捣鼓出藤本树的编辑,在藤本树们获得成功之后,配合上坑位多、发挥空间大的Jump+平台, 他的作品发展方针可想而知。

而容易被大家忽视的,就是 新人漫画家成长过程中的“短篇试水”环节。 对于新人漫画家来讲,他们本身不够成熟,完全按照自己的理解去画一部自己的东西是很难的,因此 难免要去模仿

而Jump+乃至于他们目之所及最强的短篇漫画家是谁?是的,是 藤本树 。看到这里一些朋友可能会问:“如果藤本树画短篇真的很强,新人漫画家们学一学又有什么坏事呢?”

在这里我借松井优征对给Jump投稿的新人发表的评语,来回答这一问题:



“各位新人整体水平很高, 但太多人受到藤本树影响了 ,投稿作品都是些 一话完结的人生剧场 ,让人看得发腻。还请各位磨炼独创性,认真思考如何才能使自己的作品与众不同。”

大家可能会觉得,这里是说新人作品里面有《电锯人》《炎拳》的影子,其实 并非如此 ,真正重要的部分是后面的——都是些 一话完结的人生剧场。 藤本树创作的《蓦然回首》《再见绘梨》《随心一听》乃至于他生涯早期的作品,确确实实都是 一话完结的人生剧场。 从单纯的作品评价来讲,这些作品都是不错的作品。但是 从Jump运营的角度来讲——

都一话完结了,你还连载什么???

《少年Jump》希望看到的,是 长期连载的作品。 是《One Piece》《火影忍者》《Bleach》这样 抬手就是几百话 的自然最好,画不了这么长,画个200话也行。这些 一话完结的人生剧场 ,就算展开、填充一些内容,基本上 几十话、一百话也就讲得差不多了。



简单总结, 种种原因,让Jump+培养出来的漫画家难以向《少年Jump》输血。

Taizan 5、 贺来友治 两个人在Jump+都是风生水起,到《少年Jump》全都 严重水土不服而草草收场 ,没有为《少年Jump》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甚至于, 因为Jump+很重要,《少年Jump》还得把各种热门作品分出去。



在Jump+上的热门作品 《间谍过家家》《怪兽8号》 ,其实 相当适合搬到本刊上连载 ,但最终还是一直留在Jump+上了。

在本刊上画出热门作品《电锯人》之后, 藤本树居然就这么跑回Jump+去了

而更典型的是《琉璃龙龙》,这部作品是非常难得的在本刊连载又有人气的 作品,但在作者痊愈之后,在《少年Jump》已经非常欠缺新兴人气作品的前提下,居然选择移刊Jump+,足可见 集英社对Jump+的倾斜。 同时,也实在的加剧了Jump的空心化。


04
Jump的未来

讲了这么多,Jump就完蛋了吗,该怎么办呢?笔者在这里讲一些 相对私人 的看法。

1)连载体制改革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