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北森人才管理研究院
北森,一体化人才管理云平台,拥有国内唯一覆盖人才测评、招聘管理、绩效管理、继任与发展、360度评估反馈、员工调查、核心人力等业务的一体化人才管理软件平台iTalent。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东方财富网  ·  主力复盘:7.71亿流入利欧股份 ... ·  2 天前  
四川日报  ·  韩国棋院决定:取消!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北森人才管理研究院

我离职了,不要留我...

北森人才管理研究院  · 公众号  ·  · 2018-10-09 11:17

正文

森豆saying:长假前,森豆发布的《大家都在谈的离职,到底暴露了企业的什么问题?》收到了很多HR朋友们的留言,看来大家对于“离职”这个话题还是比较感兴趣的,今天的文章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谈离职,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帮助~


以下内容转自《环球人力资源智库》

作 者丨曾正刚, GHR环球人力资源智库原创作者,湖北轻食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



一年前,我开始转变:

不再挽留任何提出辞职的员工,

对入职一天的新员工说:请做好随时离开的准备。


今天是国庆假期结束的第二天,

给回岗的你们同样的建议。


当年的我自己,就没被留住。

2016年5月,我提出离职,领导动用了经典的“三留”:


▍1.感情“留人” ——以亲身经历向我讲述了自己当年离开国企后的各种艰难,分享了很多平时不方便说的私事,回顾了一起工作的美好时光。


▍2.待遇“留人” ——总经理已经签字的加薪申请单摆在了我的面前,对当时准备当房奴的我来讲,确实是个诱惑。


▍3.事业“留人” ——大树底下好乘凉,不可能倒闭,稳定安全,公司市场正在不断扩大,未来空间无限可能,我已经作为他的接班人开始培养。


但是,我还是选择了离开,加入到创业团队。


人才之战多么艰难,缺人之痛多么裂骨,童叟皆知,毋须赘述。


根据网络流传的一份《工作趋势洞察报告》显示:

70后第一份工作平均超过4年才换,

80后是3年半,

90后骤减至19个月,

而95后就更是“任性”了,第一份工作平均在职时间只有7个月。


而我们团队的平均年龄只有28岁。


所以究其原因,

缺人之痛,根儿不在招人难,而在留人难。



01

员工都渴望实实在在的培养


某知名企业HR负责人在一次校园招聘会上,

关注到同行展位上两位年轻的人事专员,

沟通之后被他们吸引,提出希望加盟。


虽然平台、薪酬都令对方心动,但最终还是回绝:

他们所在的企业为他们制定了具体的发展规划、培养目标和学习计划,

人力资源总监也是严格按照计划推进,他们感觉受到尊重,有成长空间。


几乎所有企业在招人时都会承诺培养员工,

但更多时候只是说说而已。


我在 《马云、周鸿祎公开嫌弃的员工:是小白兔还是不幸运的郭靖》 一文中曾提到过: 不少老板不愿意投入精力和金力培养员工,抑或没有培养员工的能力。


在人才使用方面,只愿吃快餐。


执行教练莫妮克·瓦尔库尔(MoniqueValcour)曾写道:

“企业学习和发展的新基石,就是管理者和员工的组合。”


作为管理者,一开始,我就明确告诉员工,

做好随时离开的准备,当留在团队学不到新东西,

暂时又无法改变时,我就支持他们离开,

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于员工而言,

最宝贵的资源不是能力,不是人脉,不是平台,乃是时间。

凡是安慰你你还年轻的人,都是在晃点你。


当你给不了员工最在意的东西时,

无论使用任何套路留人,都是在害人。



02

员工是负心汉, 企业是薄情郎


若以职场比婚姻,

每一个员工都是负心汉,每一家企业都是薄情郎。


一项调查发现,

64%的员工相信经常换工作对自己的事业有益;

34岁以下员工中,持有这种想法的人占据75%。


但是很多领导经常会遇到裸辞或急辞,

有的也会提前提出离职申请,然而会绞尽脑汁编一个理由,

好一点儿的会在新的一份工作确定之后和领导公开秘密。


因为员工和领导之前缺乏信任感,

十分笃定自己的想法和领导的现有观点和视野不完全一致,

那么他们这样做不但有风险,还会使职业发展受到阻碍,

在新工作没有确定前,绝对不会流露出要走的意思。


愚蠢的领导还会凭着丰富的社会阅历危言耸听,

吓唬他们外面的世界多么的艰难,以期能留住员工。

其实别人早就签了更好的东家。


既然注定要离开,何不把员工离职当作一个必然要到来的节日,

过节前做一番精心的准备,让这个节日的氛围更愉快呢?


因此,不仅提醒员工为自己事业发展考虑任何一种可能性,

更让他们知道,

领导真的希望他们成长,也想帮助他们成长。


营造一种开放坦诚的沟通氛围,有利于增加员工对领导的信任。

毕竟,大多数员工辞职,要离开的不是公司,而是他的领导。


如果员工信得过领导,他们就会为领导留下。


萧何月下追韩信,

韩信虽然信不过大老板刘邦,但是信得过直接领导萧何,

最终也愿意为萧何留下。

后来,刘邦也与韩信建立起信任感,

面对项羽使者的煽动,面对三分天下的诱惑,

韩信还是选择为刘邦留下。


即使真的离开,员工也会提前分享离开的真实原因,

放心分享职业生涯中的每一个阶段。


只有掌握员工离职的真实原因,才能对症下药,改善我们的留人工作。


03

每一个离职的员工都是公司的播种机


分手还是朋友,量狭者往往做不到。


但是,我们不能不承认:

离职的员工是可以为公司带来好处,

特别是在公司获得了一定成长的优秀员工。


在和亲朋聊天时,

员工一定会坦诚讲述在前公司的经历,

而且不可避免的带上个人感情色彩,好坏可能都会夸大其词。


当在前公司体验良好时,他们就会说好话,

将好的种子播进别人的心里,

吸引甚至推荐合适的人去前公司上班。


当在前公司体验不好时,他们就会说坏话,

将恶劣的种子播进别人的心里,

甚至会打消别人计划去前公司上班的想法。


当然还有一点儿,过分挽留员工,

会给他和仍在职的员工留下一个印象,

公司很缺人,可能会暗示他们可以拿离职来谈条件。


对企业内部而言,留下的才是最好的。

对企业外部而言,离开的才是最好的。


04

每一个离职员工都可能回巢


员工离职后不一定就能顺风顺水。


有时候,

站在围城外面看围城像巍峨的城堡,

进去了却发现是大点儿的坟墓。


因此,无论是换新工作还是选择自己创业,

都不一定做得很顺利。


目前从我们团队出去创业的员工有5个,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