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微型休息:在开始一项工作之前,设置一个计时器,每隔20分钟后,看向20英尺(约6米)外的一样事物持续20秒,再回归到工作。或者买一个小型水杯,当水喝完后,走到饮水机跟前将水加满,这是一个一举三得的好办法,补水、运动和休息同步实现;
2、运动休息:连续工作一个小时后,可以花5分钟左右的时间散散步或者做做俯卧撑等简单运动;
3、户外休息: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花几分钟在户外走走,亲近大自然能够让大脑在短时间获得最大收益;
4、社交休息:在一些压力比较大的领域,间歇与同事闲聊一些与工作无关的话题,能够有效减轻压力、改善情绪;
5、放空休息:通过冥想或听音乐等方式给大脑换换档,能够让人从紧张的工作心理状态走出来,有助于提升专注力。
除了上述五项“恢复性休息”建议外,丹尼尔·平克也特别强调午餐和午休的重要性。他认为,如果想充分利用下午的工作时间,在这一时间段表现出不亚于早晨的精神状态,一顿自主安排和脱离工作的午餐是必须的。“拉长午餐休息时间,离开办公室就餐可以防止下午出现纰漏。”丹尼尔·平克如是说道,“午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
针对午休,他提供了一套名为“
咖啡盹
”的休息方式,这一方式基于严谨的科学研究:从喝下咖啡到咖啡因作用于大脑,需要25分钟的时间,而小憩25分钟则会让我们的认知功能受到积极影响,如果时间太短,大脑得不到有效休息,时间太长则会陷入睡眠惯性的昏昏沉沉当中,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
据此,丹尼尔·平克建议中午喝完咖啡后,睡25分钟左右,这样,我们便能获得最佳恢复,重新回归精神饱满的状态。
在一些“上进人士”眼中,闲适的午餐时间是给窝囊废准备的,睡眠时间超过4个小时的人,都是没有希望的。但是,
时间生物学的研究让我们意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昼夜节律,它并不以个体意志为转移
。
那些恨不得把时间的空格塞得满满当当,在低谷状态下还坚持开展一些关键性任务的人,不仅不能很好地完成任务,甚至会为很多事故埋下隐患,他们充其量只是一个看上去无比忙碌,实际却效率低下的伪勤奋者。只有在认识到昼夜节律的基础上,科学展开劳逸结合的人,才最有可能成为真正的高效能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