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BB姬
为游戏发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艺恩数据  ·  春节档观众满意度亮眼 ... ·  6 天前  
数据派THU  ·  Transfusion: ... ·  3 天前  
数据派THU  ·  时间序列平稳性的双重假设检验:KPSS与AD ... ·  3 天前  
天池大数据科研平台  ·  使用DeepSeek必备的10个技巧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BB姬

百万乐子人涌入教辅软件搞的猎奇实验,让全网化学老师集体看红温了?

BB姬  · 公众号  ·  · 2025-02-12 22:50

正文


小熊猫丨文


“加纳。”


在左一口“米娜桑 (大家) ”、右一口“艾博 (兄弟) ”的二次元眼里,曾是中二时期装X的口癖;在世界地图上,它又变成了非洲西部一个低调的小国家。


宇智波佐助名言(加纳,日语里是下次见的意思)


但,你可能想不到,这个发音与“加钠”完美契合的词,最近在中文互联网上却演变成了一场化学“逝”验的荒诞狂欢。


“我们先用酒精灯点燃酒精灯,再往试管里加入一些小药剂,然后加热......嘶,怎么没啥反应啊? 不管了,先加钠! ”镜头前,UP主故作镇定地操作着,话音未落,“砰”的一声巨响,实验室瞬间化为废墟。



只留下满屏网友们如雪花般飘过的弹幕: “还有高手?原来,这才是实验室制取片状二氧化硅固体的正确姿势!”


至于你问我什么是片状二氧化硅固体?通俗来说,就是玻璃渣子。



一夜之间,这类以爆炸为唯一终局的抽象实验视频,突然一窝蜂地塞满了我的首页。



你以为这是某个“化学狂人”在现实中的作死实录?当然不是。


其实,它们全都诞生于一款名为 NB(NOBOOK)实验室 的虚拟软件——就像一些模拟器类游戏,这款软件通过 3D仿真和自由交互技术,让初高中生能随时随地,安全地体验化学实验。



官方公众号的宣传


可以说,这款软件的初衷是好的。然而,开发团队却低估了大家对于“炼金”的热情。


小时候把餐桌上所有饮料混成神秘液体的那批人,如今终于在赛博实验室里解锁了终极形态: 将一切试剂倒进试管,满足自己的猎奇心理。


@傲气风发


起初,这些“炼金”教程,只在化学相关的小圈子里面有零星的关注。 直到某天,一位抖音博主,往赛博烧杯里丢下了第一块钠……


对“地狱笑话”与“爆炸艺术”更情有独钟的乐子人,闻着味儿就来了。这些为正经的实验室事故视频贡献了百万流量的忠实观众,同样为虚拟的“抽象化学艺术”送来了热度。


动辄几百万到上千万的播放,让“加钠”带来的爆炸效果,成为了这场虚拟化学实验狂欢潮的导火索。







往赛博烧杯里掷入第一块钠的“开创者”,是抖音上一位叫做 @Kevin 的博主。



其实,从他一系列的实验操作里,就不难看出他有着强烈无比的“求学”之心,和超越前人的“创新”精神。


比如,他为了能让酒精灯之间互相加热,钻研了 酒精灯串联 ;而为了能加快酒精灯的反应速率、实现受热均匀,又探索出 酒精灯并联



从某种意义上说,他的研究促进了跨学科交流,实现了化学与物理的碰撞。



又比如,为了完成儿时没有胆量制作的实验,他将 84消毒液和洁厕灵 分别加入试管中,进行搅拌,并最终习得了制取氯气的“古法”。



当然,Kevin也保持着对“炼金术”的热情。在粉丝们的盛情之下,他尝试过用酒精酿酒,并开创性地在酒里加入木炭增添陈酿风味;也烹饪过化学小火锅,熬制过十全大补汤,怎么说也算是一位全能性选手。





尽管,在实操过程中,他暴露出了化学基础不牢固的问题: 对实验目的、实验结果、制取产物一概不知,试管内各种药剂的比例添加全凭手感。



好在,化学界最权威的两句话,他已然悟透。 “不管了”,是实验进行的第一推动力。紧随其后的,就是每场实验的重头戏,“加钠”。


银白色的金属被丢进试管中,与水产生了剧烈反应。



一时间,无数化学老师红温,并发出了尖锐爆鸣声。博主Kevin,收获了第一条百万点赞的视频,一跃成为了几十万粉丝的小网红。




网友们,则被激发了搞“赛博实验”的兴趣。霎时间,各路神仙涌入了NB实验室里,争当实验先锋。


最热门那段时间给人APP干到教育榜榜一了


有的研究如何高效炸毁试管,有的研究如何在实验室当上米其林三星大厨,还有的研究如何给化学老师做电子烧杯蛋糕。


你好,主播,这里是化学实验室,不是西餐厅


化学老师的电子烧杯蛋糕


但不管实验目的如何千奇百怪,实验过程多么令人瞠目结舌,当实验进行到最后时,他们都会不约而同地以“加钠”作结。 我懂,这是在致敬他们的传奇祖师爷Kevin。


就连NB实验室的APP评价区,也充斥着一口一个“加钠”的徒子徒孙们。



而当“不管了,加钠”从个人口号演变为互联网暗号时,这股荒诞的求知精神开始突破化学的边界,像病毒一样蔓延至一切学科的虚拟实验软件中……


在这里,我们能见到比活菩萨还罕见的活阎王:这个病人有点呼吸过缓,该怎么办?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肺切了吧,感觉快用不到了。



也可以见到试图毁灭人类文明的三体人间谍:地球附近没光?估计是因为没月球。没事,我来多放几个。诶?怎么爆炸了,也没加钠啊?



甚至还有物法双修的复合型人才,先点燃酒精灯,使电源充分预热,拿出导线将其串联,最后打开开关。看吧,根本没S……



医学切肺,天文爆炸,物理串联,化学加钠。 真没想到,二维动画不仅炸不死三维的猪,还给炸出了这么些千年难遇的天才。



可,随着这些逆天实验视频的进一步出圈,“加钠”成为全网狂欢的标签时,接连不断的爆炸开始让我感到视觉疲劳。


于是,我和其他心怀困惑的人们一样,对一切的始作俑者Kevin问出了那个问题:主播,你为什么对加钠如此地执着?



单纯是因为主播特别喜欢钠?还是他火影忍者手游玩多了?但当我亲自下载了软件后,我才彻底理解主播对钠的一片赤诚,从何而来。


你或许想不到,在NB实验室这个软件里,需要VIP才能解锁全部实验器材。



而且VIP费用还不便宜,一年一个学科 259元 ,都可以买3A游戏了。



网友锐评


至于免费的,大多数是一些用来做实验的玻璃试管,还有蒸馏水、高锰酸钾、铁粉这些化学性质不活泼,没什么玩头的材料。


所以钠,就成为了这堆免费材料中,最鹤立鸡群的存在。


钠由于它比较活泼的化学性质,能和水迅速发生反应,产生爆炸。简直就是乐子人整活时,既经济又实惠的性价比之选啊!



最开始的Kevin,估计就是这么想的,才阴差阳错地铸就了一个新的网络热梗。不过后面,多少是为了视频的节目效果,才如此专一地加钠了。



值得一提的是, 不知道是为了借软件火了割一批韭菜,还是因为怕赛博爆炸波及到软件自身,NB实验室曾短暂地把钠从免费区换到VIP限定区里。


但很快,它又在网友的呼声下,重新免费。



而为了感谢Kevin送来的免费流量,NB实验室官方还给他送了个VIP。


只是,即便解锁了VIP,有了可供选择的材料,Kevin仍然是不忘初心,坚定地在最后选择用钠,为实验画上句号。







虚拟世界的钠,为我们炸出了新的整活、新的乐子。人们乐此不疲地玩着“加钠”的梗,在赛博实验中满足自己的恶趣味,评论区内外都充满着快活的空气。


可,娱乐的潮水退去,爆炸的余波消散,废墟之下,或许是比玻璃渣更细小,更尖锐的问题。



之前BB姬的文章里,写过一期 学校里闲置的天文台 。出乎意料的是,在那期文章做成的视频评论区里,我看到了跟今天论题有着微弱联系的评论。


一位网友提到,不仅是天文台闲置,有些学校可能实验楼也上锁,甚至连化学实验都没让学生做过。下面附和着他的网友也不算少。


而大家归因后得出的普遍共识,其中之一,就是成本太高。



要支持起一个能起到教育意义的化学实验室,需要购买足够的器材药剂、还需要专门聘请一个管理这些东西、处理实验废料的实验员。


况且,组织学生实验还有一定的风险,处理风险又需要一笔经费。



就连前段时间教育部将 “实验操作纳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的新闻下面,都能见到一些网友评论, 上实验课的次数太少,以至于去上一次实验课都是特别隆重的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