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乡村与城镇建设
住建部《小城镇建设》杂志社官方新媒体平台,村镇第一科普平台!我国村镇建设领域权威政策宣传与学术交流平台!《小城镇建设》杂志为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小城镇规划学术委员会会刊。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航务周刊  ·  HMM将收购这家航运企业! ·  3 天前  
学习大国  ·  咋回事儿,AI真的来抢“铁饭碗”了? ·  4 天前  
半月谈  ·  品读 | 我喜欢她的人生态度 ·  3 天前  
半月谈  ·  “80后死亡率突破5.2%”?错得离谱!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乡村与城镇建设

人大代表共话全域旅游:或将成乡村振兴重要助推器

乡村与城镇建设  · 公众号  ·  · 2018-03-12 22:00

正文

------据说搞村镇的都关注了我们------


贵州省黎平县肇兴侗寨。 资料图 中新社记者 侯宇 摄


中新网北京3月10日电 (记者 刘鹏 周燕玲 袁超)游风情村寨,品特色美食,赏民俗风情是民族地区旅游的主要特色,如今随着深度体验游、休闲度假游等形式的兴起,多业态、多形式、有深度的全域旅游在民族地区渐入佳境。全国两会期间,不少来自民族地区的全国人大代表表示,当前的民族地区旅游业态更加多元,资源更加丰富,已成为能够全面满足游客体验需求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也将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加快实施。


贵州是多民族聚居地,全省共有民族成分56个,其中有17个世居民族,民族风情浓郁,设有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以及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三个民族自治州,三个民族自治州是中国珠江、长江上游的生态屏障,由于历史原因一度是贵州“欠发达、欠开发”的代表。近年来,三州依托自身的特色民族文化、民族村寨、乡村田园、生态环境等优势,完善基础设施,不断丰富旅游资源。


2018年的央视春晚上,作为分会场之一的贵州黔东南肇兴侗寨的7分钟民族文化演出,让“黔东南”“侗寨”成为网络热搜词。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中国苗族侗族人口最集中、最多的民族自治州。全国人大代表、黔东南州州长罗强介绍,黔东南有309个传统村落,每个村落都各具特色,人人都是歌手的小黄侗寨,中国唯一的配枪苗寨岜沙苗寨,雷山西江千户苗寨、郎德苗寨等都是活态的民族文化资源,黔东南州将景区、景点和传统村落、民族村寨和谐融合在一起,同时注重农旅互动,丰富旅游资源。


同时依托不断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和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打造了“民族文化”“特色节庆”“传统村落”等系列特色旅游产品。2017年,黔东南共接待游客7351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778亿元。罗强表示,黔东南州还将按照国际化、全域化、特色化、标准化、民生化等方面不断做好旅游产业的提升行动。


中国“天眼”落户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其强大的吸引力和震撼力让黔南州乃至贵州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全国人大代表、黔南州州长吴胜华介绍,该州抢抓机遇,规划建设“世界第一、中国唯一”的天文小镇,打造一流的天文科学研究中心、学术交流高地、科学普及基地、体验式旅游目的地。同时,强化旅游资源整合,在全州形成了以科普旅游、自然景观游、民族文化游、田园休闲度假游为核心的精品旅游带。2017年,黔南州旅游总收入实现862亿元,比上年增长43%。


作为中国30个自治州中最年轻的自治州之一,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是一个“山的王国、水的世界”,该州山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96%,境内南、北盘干流长591公里,有着“千里碧水环九县”“一条玉带连五湖”的美丽画面。全国人大代表、黔西南州州长杨永英介绍,该州依托山地优势,整合山、水、峡谷等旅游资源,积极开展户外运动,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到黔西南游山玩水、徒步、漂流、骑行,同时深挖原生态山地民族文化内涵,打造山地特色旅游目的地,2017年接待旅客人数、旅游总收入年均保持45%以上的增长速度。


不难看出,“全力打造全域旅游综合目的地。”已成民族地区发展旅游、落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这一要求的共识。


谈到未来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代表们还建议,要把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作为旅游发展的第一前提,把民族文化的挖掘应用作为旅游发展的第一灵魂,把民族文化共享惠民作为旅游发展的第一追求。


电话 :18810502639(微信) Q群 :256034089

邮箱 [email protected] 微博 :@乡村与城镇建设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