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透视先进制造
东吴机械军工研究团队观点分享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深圳特区报  ·  免签入境新政+1,今起执行! ·  昨天  
深圳特区报  ·  请看,今天的深圳特区报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透视先进制造

【埃斯顿】业绩基本符合预期,收购协同效应初显【东吴机械陈显帆】

透视先进制造  · 公众号  ·  · 2019-04-28 23:45

正文

如果您认为我们的研究成果对您有帮助,请酌情在佣金派点上支持东吴机械团队(陈显帆、周尔双、倪正洋、朱贝贝),感谢万分。


投资评级: 增持(维持)

事件

1:公司2018年实现营收14.61亿元,同比+35.72%;实现归母净利1.01亿元,同比+8.79%,扣非归母净利0.65亿元,同比-9.10%。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72元。


2:公司2019Q1实现营收3.21亿元,同比+6.21%;实现归母净利0.19亿元,同比+4.78%,扣非归母净利0.13亿元,同比-18.85%。


投资要点

1 收购协同效应初显,核心业务持续增长

2018年公司两项核心业务均实现持续增长。自动化核心部件及运动控制系统产品实现营收7.26亿元,同比+23.60%,业务规模进一步扩大, 其中运动控制及交流伺服系统产品同比增长50%左右,基于TRIO运动控制技术优势协同埃斯顿交流伺服系统形成完整控制解决方案应用于3C电子、包装机械及新能源锂电池等行业,由此跻身高端运控解决方案商,为公司成功取得行业关键客户的批量性订单。 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系统业务营收7.35亿元,同比增长50.28%,保持快速增长。 公司工业机器人智能化生产基地一期已于2018年正式投产,工业机器人产能可达9,000台套/年,全部建成放量后产能可达15,000台套/年,有望增厚未来业绩。


2019年光伏、锂电及国产手机行业回暖迹象明显,业绩有望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Q1工业机器人业务增速接近20%,带动整体业绩增长。我们期待Q2运动控制及交流伺服产品表现,新产品超轻薄驱动器有望成为下一个业绩增长点。


2 规模效应显现,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

2018年综合毛利率35.99%,同比+2.55pct,规模化效应和盈利能力进一步体现。其中核心业务:自动化核心部件及运动控制系统毛利率为41.65%,同比+5.05pct;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系统毛利率为30.39%,同比+0.76pct, 工业机器人产能完全放量后将进一步摊薄成本提升利润。


期间费用率为30.79% ,同比+3.29pct,其中销售费用率7.27%,管理费用率(包含研发费用率)20.82%,财务费用率2.70%,分别同比+0.19pct,+1.8pct,+1.3pct,其中管理费用增长主要系业务规模扩大、引进人才及合并报表范围增加所致;财务费用受经济环境影响上升,一季度已有大幅下降。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0.14亿元,由负转正,一季度现金流0.13亿元,保持良好态势,客户信用控制及销售回款方面努力显成效;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增长6天至126天,存货周转率由2.94降至2.78,运营情况略有下滑。


3 完成全球化布局,享受核心部件+本体+机器人集成应用全产业链竞争优势

目前行业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需求释放、国家政策红利支持、资本市场助推阶段,我们预计到2022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年销售量超过27万台,机器人产业链上游零部件、中游本体制造及系统集成、下游应用领域均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公司先后收购英国TRIO,控股德国M.A.i.公司和参股美国BARRETT、意大利EUCLID等公司, 有效并购整合全球资源,市场定位已完成从核心部件生产商向高端运动控制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转化 ,为公司在运动控制解决方案、智能化协作、康复机器人以及工业4.0等方面的发展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


公司研发投入多年保持在销售收入10%左右,报告期内研发投入达11.49% ,奠定技术创新优势基础,协同外延整合,优势进一步体现。已覆盖从自动化核心部件及运动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及机器人集成应用的智能制造系统的全产业链,形成基于完全拥有核心技术和核心零部件的全方位竞争优势,有望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2019年-2021年净利润分别为1.2、1.4、1.6亿元,对应PE分别为68、59、52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机器人行业竞争加剧,市场需求不及预期。


埃斯顿三大财务预测表


感谢您支持东吴 陈显帆团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