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艺术市场
《艺术市场》杂志社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4月,是总部位于首都北京的文化央企控股的多元化艺术创意产业企业。引领艺术市场、艺术教育、艺术产业,以艺术会展赛事、艺术教育培训、艺术品市场和艺术创意产业平台等项目为抓手,推进艺术产业多元化发展。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小众软件  ·  群晖发布 Office Suite ... ·  昨天  
APPSO  ·  国补 3999 元起,最便宜的 AI ... ·  昨天  
小众软件  ·  另外两件事[250219] ·  2 天前  
小众软件  ·  嗯背单词 终身会员限免 ·  2 天前  
小众软件  ·  和官网一样,DeepSeek 官方推荐部署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艺术市场

张复兴:一幅幅生活画卷的徐徐展开 | “高峰之路——新时代中国画新典范”大型系列活动

艺术市场  · 公众号  ·  · 2018-11-20 19:24

正文


点击标题下「艺术市场」关注我们


“高峰之路——新时代中国画新典范”大型系列活动由艺术类核心期刊《艺术市场》杂志社主办,《艺术市场》惠风书画院、《艺术市场》美术馆承办,李回源策划。此次活动是在成功举办“高峰之路——新时代语境下的中国画传承与创新”系列活动基础上的进一步延续和提升。目的是通过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主管、中国文化传媒集团主办的大型艺术类核心期刊《艺术市场》杂志与中国画领域理论家代表尚辉、王平、于洋的对话,诚邀盖茂森、张复兴、老圃、孔维克、马海方、林容生、王辅民、喻慧、马刚、马顺先、王平11位艺术家,共同探讨“高峰之路——新时代中国画新典范”这一主题,为新时代中国画发展确立新标杆、树立新榜样,为新时代中国画发展的“高峰之路”起到真正的示范、引领作用。同时也希望借此契机“抛砖引玉”让广大艺术家主动“去伪存真”、树立“高峰意识”,探索通往“高峰之路”的思想和方法,主动承担起复兴文化中国梦的历史责任。


一幅幅生活画卷的徐徐展开

文/ 王平

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

《中国美术报》执行总编辑


张复兴在绘画风格上体现的是“细笔头,大场景”。一般画家对于大场景的描绘都会比较概括,强调画面的空间感。但张复兴有意压缩了空间,并以繁密的物象将画面铺得密不透风,他更偏重于近景和中景的表现,接近于照相机式的取景方式,与传统绘画的“三远法”有着明显区别。张复兴是在局部细节塑造的基础上建构了庞大的空间,从而形成了既有大场景铺陈所形成的震撼气势,又兼具局部特写带来的亲切感受,甚至可以感受他将物象自由组合、紧抓大势来建构画面的畅快感。


张复兴 《家山纳远图》


古人讲空间的建构不外乎相互间隔、错落,但将其落实到艺术创作中并不容易。张复兴有时会采用“实体虚写,虚体实写”的错开方式,从不追求单一线条里极尽的可能,甚至有时会弱化线条的表现。例如他将成组布局的树木和夹叶以及贯穿于画面的水流或云彩以灰调子呈现,相互之间通过色彩的浓淡拉开距离,既起到了过度协调的作用,也显得画面更加丰富。


张复兴 《吉祥家山》160 × 70cm


尽管画面中呈现着大山大水的壮阔,但其审美风格更似抒情的婉约派,笔墨中夹带着柔和与优美,抒情化的描绘体现了江南山水的静谧宁静,从山间云雾的萦绕,到林间水气的穿梭,也营造了一种流动的虚幻感。所以看他的画面,给人的感受永远是湿润和安逸。他在色彩运用上以绿色调为主,最大限度地还原了南方山水郁郁葱葱、繁密茂盛的景象。哪怕是纯水墨的作品也会让人感到绿意盎然,让身心沉浸在凉爽通透之中。


张复兴 《巴渝奇境图》 6尺整张


张复兴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李可染的影响,在创作理念上强调面向生活。他非常自然地吸收了写实绘画语言,结合个性化的实践和独特的取舍方式,以面、体的转折来概括,虽然也有很多速写式的线条,甚至某些树石带有一定的传统绘画中程式化的因素,但更多的是对自然生活的整体印象,强调了生活的一面。


张复兴 《久夏亦清凉》


中国绘画通常会显现出画家的气质与格调,如出自朝廷官宦的作品会带有“庙堂气”,文人墨客的作品会带有“书卷气”,道僧隐贤的作品会自然流露着“山林气”。而张复兴的作品中最浓厚的是“生活气”,观看他的作品犹如一幅幅生活画卷的徐徐展开,并在自然的山水上有一定的概括和提炼。往往与生活差异越大的艺术语言,给观者留下的印象就会越深刻。而观看张复兴的绘画,之所以有些人会感觉他的个性语言没有那么明确,即是因为他所描绘的画面与生活的实景非常接近。从对生活层面不断探索,到笔耕不辍的苦练,以及独有的艺术天赋,综合成就了张复兴如今与众不同的绘画面貌。


张复兴 《拉脱维亚的夏天》


宋代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讲到:“山有戴土,山有戴石。土山戴石,林木瘦耸;石山戴土,林木肥茂。”张复兴的山水显然属于“石山戴土,林木肥茂”一类,他以南方多树的山为题材,更加难以处理。树木的繁多,就意味着山体的单一。这也是中国传统绘画中难以解决的问题之一。但张复兴在画面中强调的是森林式的整体感受,而非单一的个体,通过不断的间隔和避让,让它们自身具有一种韵律,从而赋予了画面新意。另外,他把极具生活性的自然景象带入绘画,如南方的村落、屋舍、庐祠、溪流、小船等,让绘画更具生活化。这一系列探索让他在南方山景题材中找到了表达自己情感的方法,并将南方山中的潮湿润泽、神秘飘忽的感受展现得淋漓尽致。在看似很自然平常的生活景象中,通过对写实手法的借用,解决了中国传统绘画中难以表现的南方多树题材。当你走进广西桂林一带时,就能深刻体会到张复兴的山水画与真实生活的一一对应。


张复兴 《古陵道中》



艺术家名片
张复兴

1946年生,天津人,祖籍山西,著名山水画家

现任中国画学会副会长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研究员

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导师

中央文史馆书画院研究员

中国水墨画院副院长

中国友联画院画家

中国美协会员

广西美协顾问

国家一级美术师


张复兴 《五指山》


张复兴 《徽乡春早》


张复兴 《徽乡烟雨》


张复兴 《吉林冬雪图》


张复兴 《太行十月》


欢迎订阅 2019 《艺术市场》,微店订阅优惠!

| 微信编辑:凯航 |


AM 新媒体矩阵

(长按二维码关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