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古玩元素网
古玩元素网官网:www.shgudong.com 服务导向:提供古玩收藏信息,古董拍卖信息,考古新闻,鉴定服务的平台。 品鉴专线:手机13818437994 固话 021-62170626 QQ:315196341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可爱多手工艺术  ·  旧T恤都剪成了一条条,这样一钩来个大翻新,美 ... ·  昨天  
可爱多手工艺术  ·  震惊!上海40岁女子在家给自己"整容”,遭亲 ... ·  昨天  
可爱多手工艺术  ·  没想到多肉竟能这样做,简直让人大开眼界! ·  2 天前  
可爱多手工艺术  ·  零线只有几米长都不要轻易乱扔,加一颗小圆木珠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古玩元素网

最新:2017匡时香港春拍 集瑞——古董珍玩专场(下)

古玩元素网  · 公众号  · 手工艺  · 2017-04-01 14:57

正文

关注"古玩元素网"-微信号:shgudong带你进入古玩行! 

匡时香港2017春季拍卖会

集瑞——古董珍玩专场
拍卖时间:2017年04月03日 19:30 HKT
拍卖地点:港岛香格里拉酒店三十九楼 天窗厅(香港金钟法院道太古广场二期)


Lot 0129 元 钧窑蓝釉玫瑰紫斑盏

估价:200,000-300,000 HKD

尺寸:直径7cm

参阅:《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两宋瓷器(上)》,页246,图222说明:钧窑为中国宋元时期北方瓷窑,位于今河南禹州,因古属钧州,故名。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亦称“均窑”、“钧州窑”。创烧于唐代,兴盛于北宋,经历宋金至元代,后历代都有仿造。唐代已烧黑釉带斑点器物,时称“花瓷”,对宋代紫红斑点装饰有直接影响。宋代首创釉中加入适当铜金属,烧成玫瑰紫、海棠红等紫红色釉,美如晚霞。钧瓷以其窑变的美妙艺术,不仅受民间的青睐,更受到宫廷的偏爱,后将钧窑垄断为官窑,特意在钧瓷故乡-禹州城北门里的钧台附近设窑,专为宫廷烧造御用品。钧瓷绚烂奇妙之色彩在烧制中自然形成,所谓“夕阳紫翠忽成岚”,釉色灵活、变化微妙,因而世上绝无相同之两件钧瓷,更显其独一无二,巧夺天工。拍品造型隽秀,盈盈可握。通体施钧窑蓝釉,口沿呈酱黄色,碗内缀以不规则的玫瑰紫色斑块,观之如晚霞变幻又如山水氤氲,引人入胜。釉面密布细小开片,淡雅的天蓝与瑰丽的玫瑰紫相得益彰,古韵十足。钧窑的铜红釉装饰始于十一世纪末的北宋晚期。2001年禹州刘家门窑址的发掘中,在北宋晚期地层发现了使用大面积铜红釉以及用紫斑装饰的瓷片,在同一地层亦发现了此类小碗的残片,可见此类紫斑小碗为钧窑名品。传世的同类小碗基本都收藏于世界各大博物馆,如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宋钧窑天蓝釉紫斑碗;另见一例,为大维德爵士旧藏,现藏伦敦大英博物馆。




Lot 0130 明洪武 青花缠枝莲纹执壶

估价:3,000,000-3,500,000 HKD

尺寸:高32cm

来源:香港苏富比2008年秋季拍卖LOT2540参阅:《香港苏富比二十周年》,香港,1993年,编号38说明:元末明初是为中国陶瓷史上最辉煌的一百年,尤以景德镇为代表,期间景德镇经历巨大的转变,从制瓷技术、瓷器品类到销售市场和消费对象,皆与前代断然不同,特别是内府对瓷器的专门需求,推动了瓷器质量的空前提高,铸就了景德镇之瓷器扬名天下,饮誉四海,奠定往后七百年空前绝后之成就。作为其间最具特色的洪武青花瓷器,数量珍稀,在造型上保留了元青花那种硕大雄厚、古朴凝重的风格,在纹饰上依然延续纹饰致密、层次繁多的装饰特色,但同时亦在演变中展示自身鲜明的个性,纹饰层次感较元青花疏朗,留白空间日益增加,本品即是其中难得的一例。壶身呈玉壶春瓶式样,腹一侧设长弯流,流与颈之间以云形板连接,美观实用,设计巧妙。另一侧置曲形柄,上附圆形小系,原为牵缚壶盖之用。器型线条复杂多变,雍容秀美。通体以青花为饰,层次丰富,布局得宜,毫无繁缛之感。所绘纹饰笔触细腻,气韵流畅,秀美而不失浑厚。纹饰的绘画风格已经不同于前朝,莲花的叶子不及元代的饱满,呈螺丝状,而非元代的葫芦状。莲花也已经缩小,留白空间增大,予人倍觉疏朗。青花色浓如墨,颇见水墨意藴。据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测试,洪武官窑青花钴料与元代青花钴料所含成分类似,都为波斯引入的高铁低锰青料。但其呈色不同于典型元代至正型青花的青翠艳丽,也与典型的永乐、宣德时期进口“苏麻离青”的浓艳色泽有别。本品诞生于元末明初这一特殊时期,遂而开启了青花瓷器的新境地,是中国陶瓷史上一个珍稀的品类,彰显出一份与众不同的时代特性,不仅独具深厚的学术意义,亦是不可多得的御瓷珍器。



Lot 0131 明正德 绿地黄彩青花团龙纹碗

估价:1,200,000-1,500,000 HKD

尺寸:直径16cm

款识:“正德年制”四字双行楷书款 参阅:《景德镇出土元明官窑瓷器》,第331页,图337说明:此碗为罕见的明正德年间绿地青花龙纹碗,直口,敛腹,圈足,呈莲子形,继承了成化宫碗婉约秀美的艺术风格,线条流畅,比例和谐,制器严谨,优美典雅。釉质肥润,胎质细腻。碗内壁施白釉,光润细洁,莹白如玉。足底微鼓,施透明釉,底心书青花双圈“正德年制”四字二行楷书款。正德瓷器之款识,字体端正工整,为明代各朝瓷器款识之最。外壁主体施绿彩,匀净绵实,上饰五组青花团龙纹,须发飘逸,身姿蜿蜒曼妙,不怒自威。青花淡雅,发色完美,绘制笔法潇洒自如。碗口沿饰黄地青花落花流水纹,足部饰莲瓣纹和水波纹。整器造型秀美,纹饰生动,优雅别致。黄彩娇艳怡人,绿彩突破了宋元时期色调深暗的原始状态,碧翠雅丽,是为正德时期釉器的典范,珍罕无比,为正德官窑不可多得的妙品。正德在位仅十六年,故传世瓷器极为少见。期间朝政几为宦官所垄断,初置御器场,亦为中官烧造。《江西大志》载,“正德初,置御器厂,专管御器。陶有匠,官匠凡三百余,而复募;盖工致之匠少,而绘事尤难也;画役募人,日给工食”;“正德初,置御器厂,专管御器者,复用中官”。正德瓷器处在明中后期的转变阶段,上承成化、弘治旧制,下启嘉靖新貌,有许多创新之作,形成本朝独特的风格。虽然基本保持了成化、弘治时的淡雅风格,但已在缓慢地逐步向着嘉靖、万历时那种浓重炽烈的色调过渡,为著名的嘉万五彩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此件绿地黄彩青花龙纹碗,纹饰布局搭配合理,满而不乱,极富和谐宁静之美。造型优美灵秀,胎细釉润,体态优雅。青花雅致,黄彩肥润,绿彩青翠,色彩搭配和谐悦目。充分继承了前朝作品的优秀传统,又深具正德朝典型特点,传世中具有如此质色与制作水平的作品更为寥寥,突显了本作品的罕见难得,极当珍重收藏之。



Lot 0132 明万历 青花凤纹大缸

估价:600,000-800,000 HKD

尺寸:高40cm

款识:“大明万历年制”六字单排楷书款 来源:日本茧山龙泉堂旧藏说明:缸阔口平沿,深腹至底微收,器形硕大,胎体厚重坚致。釉面莹润,白中泛青,青花雅丽,颇具沈静感。器身通绘双凤游云图,凤凰展翅穿于云间,双翅伸展,尾翼飘洒,器宇轩昂,颇有百鸟之王的风范。周围以“壬”字形云纹环绕,仙气咄咄,婉转迂回。口沿处加饰云纹一周,其下长方形开光内书“大明万历年制”,近足处绘变形莲瓣纹一周。整体纹饰层次清晰,疏朗清秀,以双勾纹饰轮廓,加以青花平涂渲染填色,笔法精湛。古代烧造大缸极为不易,由于其形体较大,胎体厚重,烧制过程要确保器物不变形,需要很高的成型工艺,制作工艺复杂,故成品率极低。清嘉庆时期蓝浦《景德镇陶录》记载,一口大缸需19天才能烧制好,御窑厂对大缸挑选严格,上交宫廷的“百不得五”,其余的全部打碎。明代御窑厂烧造大样瓷缸,每件估银58两8钱,两样瓷缸,每件估银50两,而当时官窑瓷器平均成本只有白银一两。烧造千余件小型瓷器所用松柴八九十杠,烧造瓷缸需多用松柴四五十杠,史书记载万历时期烧造瓷缸数年难成。清代唐英《火神童公传》记有万历朝童姓窑工由于烧造瓷缸屡次失败,舍身跳入窑中,始得大缸的传说。



Lot 0133 明万历 青花五彩葡萄纹双耳小杯

估价:100,000-150,000 HKD

尺寸:直径4.5cm

款识:“大明万历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 说明:此杯以五彩绘制,造型小巧,存世者极为罕有。万历五彩素负盛名,以红绿二彩炽烈取胜,对比强烈,夺人心魄,人们往往将“万历五彩”与“成化斗彩”相提并论,把它誉为明代制瓷业的一大成就。万历十二年(1584)工科都给事奏折中写道:“龙凤花草各肖形容,五彩玲珑务扳华丽”。《匋雅?卷下十三》赞曰:“万历五彩,草昧初开,往往显其拙相……皆非寻常匠手所能几及。”本品之面貌正是对前贤感悟的最佳诠释,其造型新颖别致,以折枝花为耳,底足内书写“大明万历年制”楷书款,笔道遒劲,古拙稳健。杯外壁满绘葡萄纹,以红彩和青花分别渲染葡萄颜色,红彩苍雅深沈,青花浓翠欲滴,绿彩厚润而翠意闪现,黄彩鲜明而不俗,仿若金箔贴附。笔意稚拙可爱,诸彩相配得当,相互辉映。既有万历时期粗犷之风格,又颇见典雅尊贵,精致之气韵。五百年沧桑变幻,此杯历尽无数人间风霜,依旧幸存于世,述说神宗一朝的故事,传播那个时代的工艺之美,是为瓷界之幸事。



Lot 0134 明崇祯 青花赵云救主图筒瓶

估价:120,000-180,000 HKD

尺寸:高43cm

说明:明末崇祯一朝国势衰退,内忧外患,时局动荡,政权处于风雨飘摇之中,筒瓶即在此时成为这一时期的典型器型,此种造型寓有期盼“天下一统”的良好祝愿,故亦称“江山一统瓶”。据清末许之衡《饮流斋说瓷》载:“截筒之瓶形如木桶,近口处微凹,明制最多,青花尤火,花甚粗率而殊有野趣,清初仿者亦然。”《陶雅》亦载:“有明截筒之瓶……而彩画恢奇极亦,望而知为胜朝物也。”本品侈口,束颈,肩部曲线圆滑,长直壁,平底,造型端正挺拔,底部露胎处可见胎质细腻洁白,紧实致密。瓶子除底部外,通施白釉,釉色白中泛青,肩部和胫部有暗刻弦纹,口沿下为青花装饰倒蕉叶纹。蕉叶中茎留白,大小错落的布局都是崇祯时期典型特征。瓶身主题纹饰为三国故事中的长阪坡赵云救阿斗,赵子龙顶盔冠甲,手执长枪,腰悬宝剑,糜夫人怀抱阿斗,阿斗顶冒祥云,一条龙隐于云中,象征阿斗乃真龙天子。全器绘画技巧高超娴熟,人物形象刻画栩栩如生,衣褶折迭错落之处尤见功力。所绘树石质感强烈,青花发色鲜妍夺目,分水技法细腻,笔触纤巧精致,状物有神,是一件难得的崇祯青花佳器。



Lot 0135 清乾隆 福康安用象牙雕“番奴戏狮”钮方印

估价:1,000,000-1,500,000 HKD

尺寸:8.5×8.5×8.5cm

著录:S.E Lucas,《中国象牙沙逊收藏宝鉴》,第三册,伦敦,1950年,页1173-1174,



Lot 0136 清乾隆 白玉莲纹三羊开泰五蝠钮奁

估价:4,500,000-5,000,000 HKD

尺寸:高15cm

来源:香港佳士得2009年春季拍卖LOT18341936年起由Jane Brand Allen(前Von Boecklin男爵夫人)及其后人所收藏参阅:《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玉器(下)》页241-242,图197-198说明:玉奁以整块和田白玉雕琢而成,呈浑圆石榴形,取料豪奢,玉色纯美,净白细腻,如脂若冰,宝光莹莹。中间分开,一剖为二,口沿处以子母口紧密扣合,严丝合缝。器内掏膛深而光洁,抛光细致,底承微外撇深圆圈足。盖钮似石榴开口,钮顶雕一圈五福纹相连,钮下圆雕三羊环绕,寓意三羊开泰。器身两侧对称置圆雕双龙耳,下连活环,日光漏过,光影婆娑,摇曳动人。器外壁通身浅浮雕缠枝莲纹,叶茎干细长,自然弯曲,叶片舒展,叶缘有弧度地外翻,颇具立体感。莲花饱满,花瓣层层绽放,朵瓣娇柔。整器素雅凝练,纹饰清丽秀逸,布局舒朗,间距匀称,望之令人心旷神怡。玉奁选料珍稀,造型规整,工艺精湛,纹饰秀气柔和,线条自然流畅,古朴清雅,盖合声朗,为不可多得之佳品。奁为古代用于盛放器物的匣子,常为妇女盛香物或梳妆用品之用,出嫁时亦会有陪嫁妆奁。汉代以后流行漆奁,并镶嵌珠贝宝石等加以装饰。宋代张先《于飞乐》词云:“宝奁开,菱鉴静,一掏清蟾。新妆脸,旋学花添。蜀红衫,双绣蝶,裙缕鹣鹣”。宋徐照《清平乐》词云:“贪教玉笼鹦鹉,杨花飞满妆奁”。唐白行简《李娃传》中称:“帏幙帘榻,焕然夺目;妆奁衾枕,亦皆侈丽”。刘禹锡《泰娘歌》云:“妆奁虫网厚如茧,博山炉侧倾寒灰”。足见此类器型颇受后人喜爱。



Lot 0137 清乾隆 黑白玉御制罗汉讃插屏

估价:2,200,000-2,600,000 HKD

尺寸:29.5×20cm

来源:北京翰海2006年秋季拍卖,“怀德堂珍藏清代玉器”专场,LOT2043。说明:清帝乾隆笃信佛教,在紫禁城内开展了大量佛事活动,制造、绘制了大量佛像、法物及佛事图画,且诵经祀典、着文写诗,其文其诗,是清代宫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记载这些诗文的物品,多为清代宫廷遗物珍品,本件罗汉讃玉屏,便是清宫重要的佛教文物。插屏由整块玉石所雕琢而成,玉质温润晶莹,上略含白翳饴斑。通体呈长方形,正面辗琢山石洞景,十六罗汉修行于仙山洞府之中,姿态各异,相貌高古,神态安详,栩栩如生。既脱轮回,无论大千枯荣。山石嶙峋,枯木虬曲,涧水潺潺,白云依依,别有一番禅意。插屏背面周围阴刻拐子龙纹和云蝠纹,围城边框。内刻御制罗汉讃,共十六首。根据考证,此御制罗汉讃出自“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集”,在《御制文?初集卷》二九页二《贯休画十六应真像讃》。两相比对后,虽然标题不同,但十六罗汉之内容完全相同,只在名次排序有异。“罗汉”一词,乃是佛教用语,全称阿罗汉,或作阿罗诃,是小乘佛教中,透过修行所获的之最高果位。小乘佛学认为修到罗汉境界,已断绝三界烦恼,灭除见,修二惑,永远解脱轮回。因此阿罗汉的果位,又称“无极果”或“无学果”,表示已到达极点,所学已尽。罗汉一词源自印度,为印度梵文的音译,本身有杀贼、应供、不生之意。在佛教经典中,提到过许多不同组合的罗汉,如十六罗汉、十八罗汉、五百罗汉等。而十六罗汉的名称,早在北凉时,僧人道泰所译的《入大乘论》中就有记载。其后在佛教著作如《续高僧传》、《法华文句》中都有出现。但有关十六罗汉的完整名称,到了唐代,由高僧玄奘所翻译的《大阿罗汉难提密多罗所说法着记》中,才具体列出”十六罗汉”之名。后代关于”十六罗汉”的名称,也都以此为准。其后或有不同,乃受不同地域,不同种族,不同文字的影响。如汉字的说法、发音与满文、藏文、蒙古文等,就音译文字上,会有所差异。此罗汉插屏原为清宫旧藏,根据所选用之玉质,工艺技法以及御制罗汉讃的内容断定,此屏应为清朝乾隆时期宫廷所藏珍品,流传至今,弥足珍贵,洵为重宝。



Lot 0138 清乾隆 白玉雕山水人物纹山子

估价:1,800,000-2,000,000 HKD

尺寸:高19cm

说明:山子,古人谓之假山,是文人书房中常见之雅设,多以山水画为据,使突兀嶙峋之画面跃然成体,秀丽于书案之前,使人观之如山,有如神游妙境,其纹常集山水、草木、茅舍、亭台、楼阁、人物、花卉诸品于一体,构图唯美,意境深远,时而壮阔雄伟,时而幽僻灵秀。“玉山子”为两宋时期出现之特殊玉品,《宋史?礼乐志》“宴飨”条云:“(真宗)诏辅臣观粟于后苑御山子。”记叙真宗皇帝与群臣观赏御廷中之石假山之事,事后君臣造词作诗以资留念,后玉工受此启发,将整块璞玉精雕细作,使其形如山状,始做“玉山子”。清代,随着西域逐渐平定,宫廷之中获得了大量稳定的玉料供应,中期以后,乾隆于治玉方面追寻焕然天成之美,认为玉料以求全求整为上。而意境脱俗、使用珍贵大块玉材所作的山子,恰恰暗合乾隆帝之心境,因此深受他的喜爱与大力赞扬,内廷偶得整块珍贵玉材,必先以作山子为优先考虑。此为一件典型的清代宫廷画意山子,以整块白玉雕成,造型高大厚实,玉质通体纯净,打磨光亮细腻,雕刻娴熟,布局清新脱俗。山子依玉材形状琢雕成耸立山峰状,山石陡峭,凹凸有致,与整体形态配合天衣无缝、恰到好处。依势巧雕亭台楼阁,山崖峭壁,苍松长阶,有人扬鞭前进,有人蹇驴慢行,布局奇巧,层次多维,实与明清山水画境的表现有异曲同工之妙,为不可多得之玉雕精品。



Lot 0139 清嘉庆 铜胎掐丝珐琅龙纹梅瓶

估价:600,000-800,000 HKD

尺寸:高40cm

著录:《珐琅之美-嘉玉堂珍藏明清两代景泰蓝精选》,页52-57 款识:“大清嘉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来源:伦敦邦瀚斯2006年秋季拍卖LOT60说明:掐丝珐琅技术起源于波斯(今伊朗),成熟于5-6世纪,之后由波斯传到阿拉伯、东罗马帝国等地,元明时期传入中国,并迅速成为宫廷中备受青睐的工艺,别号“景泰蓝”。《春明梦余录》称“宣徳之铜器、成化之窑器、永乐果园厂之髹器、景泰御前作房之珐琅。精巧逺迈前古,四方好事者亦扵内市重价购之。”掐丝珐琅制作工艺十分复杂,先在金属胎上用纤细的金属丝焊出图案轮廓,然后在图案内外充填各种颜色的珐琅药料,经烧制、打磨、镀金而成,具有与宝石镶嵌相似的华贵效果,技艺精湛,华美动人。本品外形做梅瓶式样,造型取自宋元瓷器,线条流畅优雅,唇口、丰肩、收腹、撇足。瓶口、足圈皆鎏金,显得华美大气。掐丝珐琅为饰,底色浅蓝,淡雅可爱。颈肩部饰仰俯如意头,胫部变形莲瓣纹,器身满饰龙穿花纹,掐丝粗细均匀,轮廓线条富有弹性,非一般工匠能为,最能代表清中期顶尖工艺。设色布局极为考究,图案布局得当,繁而不乱。用色秀丽雅致,色泽明艳纯净,红则明艳、黄则娇嫩、绿则清新、紫则深邃,珐琅料填色亦严谨仔细,呈现出典型的宫廷艺术风格。



Lot 0140 清乾隆 黄漆地御制诗百宝嵌事事如意图挂屏

估价:2,000,000-3,000,000 HKD

尺寸:72×103cm

来源:香港苏富比1996年秋拍 LOT1002参阅:《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明清家俱(下)》,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页309说明:清代漆嵌品种繁多,虽镶嵌内容以螺钿、牙骨、白玉、掐丝珐琅等之分,但技法相似,皆以黑黄朱漆等色为地,上嵌各式图案,或豪华富丽,或清淡典雅,显示出不同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情趣。其中难度最高,最需要各种工艺门类紧密配合的要数百宝嵌,其涉猎材料之多,工艺方法之繁,实为清代漆嵌工艺之巅。挂屏始于明代,因集各种名贵材质、工艺于一身,以其精妙华美著称当世,故高濂在《遵生八笺》中曾赞:“其费心思工本,为一代之绝”。雍干两朝宫廷生活奢华,此类华美之品甚得皇室喜爱,成为明清宫廷重要的装饰物品。在宫廷中皇帝和后妃们的寝宫内,几乎处处可见。现北京故宫博物院、承德避暑山庄均有陈设。清代乾隆时期,宫廷所作挂屏更是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宫廷手工艺人殚精竭虑,在挂屏的制作上,以造型浑厚稳重、装饰富丽繁缛、工艺技术精湛而著称。乾隆年间,其漆器相关制作都深受当时统治者审美情趣影响,清宫档案中就记载着雍正和乾隆对呈进的漆器提出“式样俗气”、“工艺粗糙”、“胎子太蠢”、“漆木不好”等不满意见,要求工匠注意“精致”、“典雅”和“灵巧”,甚至下令将已经作好的漆器重新改作,对于活计好的则加赏银两。乃至当时许多漆器都为避免返工,“先画样呈览”,经过皇帝批复允许后再作。对于清代的挂屏类家俱,其风格和室内装修还有很大关系,均按照“地步”打造家俱。此件挂屏的大小尺寸也并非随意而为之,定是依据已设好墙体面积、室内环境等因素订制而成,以达协调统一的效果。此件挂屏工艺繁复,装饰华丽,从其装饰技法、用材以及纹饰等诸多面来看,具有典型的乾隆宫廷风格,属乾隆时期难得的宫廷装饰艺术珍品。具有相同工艺风格的作品为原置于故宫翠云馆隔扇一侧墙上的“紫檀百宝嵌博古图挂屏”(见附图),主题及纹饰与本品几近相同,可资比较。如此大件亦能珍存至今实属不易,如今现世,得后人共赏,岂非此器之幸,亦是今人之福。王际华(1717—1776),字秋瑞,一字秋水,号白斋,浙江钱塘人,乾隆十年一甲三名进士,授编修,后任侍读学士、上书房行走、侍郎,历工、刑、兵、户、吏诸部。三十四年,迁礼部尚书。三十八年,加太子少傅,调户部尚书。卒于乾隆四十一年,赠太子太保,谥文庄。



Lot 0141 十八世纪 紫檀嵌象牙多宝格 (一对)

估价:1,500,000-1,800,000 HKD

尺寸:70×47×17cm×2

来源:香港佳士得2008年LOT2512说明:明代嘉靖年间,扬州一位名叫周筑的漆器工匠,巧妙利用珍珠、珊瑚、玉石、水晶、玛瑙、象牙等名贵材料的质感和颜色,组合成山水人物、花卉翎毛等装饰图案,然后镶嵌在漆器或者木器上,人们为它取名百宝嵌。由于当时周筑被奸臣严嵩所控制,所以制作出来的百宝嵌也仅供权贵们享用。直到严嵩败落后,百宝嵌工艺才开始传入民间。到了清代乾隆时期,有王国琛、卢映之,其后又有卢葵生等名家辈出,百宝嵌工艺盛极一时。除扬州外,北京的清宫造办处和广州的工匠们都十分善于制作这种五光十色、富丽堂皇的制品。多宝格一对,紫檀材质,为亮格柜式,兼具展示与收藏功能,柜上部为亮格,亮格下部皆有卷草纹格片,柜部隔板为镶象牙婴戏图,与拐子龙纹饰,下方添以三片花蝶图画珐琅隔板,足部为云头纹。多宝格是展放及储放古董珍玩的格柜,是中国古代居室内部重要的陈设家具。由于多宝格为摆放贵重物品之用,故多见于宫廷或官府,供达官贵人赏玩。此柜制作考究,架格高低错落,分隔巧妙,花牙穿插有序,繁而不俗。成对摆放庄重大气,颇有清代宫廷家具绚丽华贵之特点。该多宝格柜镶象牙部题材为“婴戏图”,婴戏图在中国古代绘画史中属于较小的题材,但它在中国美术的历史长河中却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婴戏题材绘画在隋唐时期初步形成,到宋代成为独立的画科,元明清时期达到巅峰。孩童为主要绘画对象,以表现童真为主要目的,所以题材丰富,如点彩灯、骑马做官、舞龙等。而婴戏图中孩童纯真可爱的形象,特别能表现节庆欢乐的气氛,有祈福求安的意义,因此明清时期出现许多具吉祥含意之婴戏图,如“长春百子”寓有多男多福之意,这类的画作,设色秾丽,描写工细,深受民间喜爱。此镶片中,孩童舞龙生动活泼,草木建筑雕工细致,作品中描绘了新春佳节之时,孩童之舞龙活动。春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重要的节庆活动,是一年的开始。汉代《尚书大传》说:正月一日为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故曰:三朝,亦曰三始。春节到了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万象复苏,草木更新。人们举行一系列的庆典活动来祭祀、祈福。在“童子舞龙”图中,可见有迎春纳福的寓意。



Lot 0142 清乾隆 紫檀册页“羲协龢声”御制诗经乐谱 册页 (八开)

估价:200,000-300,000 HKD

尺寸:15×10cm

款识:臣谨案大戴礼投壶篇,凡雅二十六篇,其八篇可歌……疑诗词之外,应更有迭字散声,以叹发其趣不知曼声增……钤印: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朱)八征耄念之宝(朱)识文:御制命诸皇子及乐部大臣定诗经全部乐谱谕。朕向披阅明朱载堉乐律全书所载乐谱,内填注五六工尺……朕条理集成,引俗入古,至意将来,书成时名之曰《诗经乐谱全书》并将此旨弁于简端,亦不必重为之序矣,特谕。 说明: 御制乐谱谕,由乾隆皇帝钦定。以宫商角征羽注于雅颂、烝民、思文诸篇,用时俗等牌名分小令,援古而入于俗,将来书成时以作序云等。册页后半款识部份已佚,无从考证何人书写。有乾隆帝二方朱印,册页装潢属宫廷制作,封面配紫檀夹板,阴刻“义协龢声”四字,为清宫内廷之作,甚为珍贵。



Lot 0143 明万历 青花龙凤纹小杯

估价:200,000-250,000 HKD

尺寸:直径8.5cm

款识:“大明万历年制”四字双行楷书款 说明:此碗青花发色纯正深沈,先以重色勾绘轮廓,再以浅色渲染,层次分明。所绘五爪苍龙,矫健凶猛,所绘长尾凤纹,清秀雅致,尽显大明王朝之神威。外壁缠枝莲纹造型生动,笔法独特。整器绘画工精致流畅,构图分布巧妙,每一部分均独立成图,彼此又相互呼应,从而达到纹饰虽繁复致密,但整体构图层次清晰的效果。


Lot 0144 明崇祯 青花山水人物纹束腰笔筒

估价:400,000-500,000 HKD

尺寸:高16.5cm

来源:陈玉阶先生旧藏伦敦佳士得2013年春季拍卖 LOT232说明:明末清初时期景德镇窑业制作展现出崭新的时代风貌,瓷器的诸多纹饰藴涵浓厚的文人气息,题材之特别,内容之丰富,均开一代未有之奇。作为当时高档瓷器的主要消费群体-文人、官宦,他们的审美观念深刻地影响了瓷器的造型与装饰图案,从而令瓷器成为反映社会变迁的直接载体,明显地在瓷画中留下他们的品味。作为文房清玩之一的笔筒,于此时期突破传统材质的局限,以瓷为胎,开始大肆烧制,并且纹饰题材有意迎合社会风尚的需求,其中以山水和人物类题材最具特色。对此,晚清寂园叟于《匋雅》卷上有评:“明瓷青花人物,以笔筒花觚为甚诙诡”、“明瓷青花笔筒,往往凹雕一围填以影青。画笔工给无款识,瓶觚亦然”。笔筒直口,口底相若,中间束腰,釉面光洁,胎质细腻,典雅敦厚。外壁通景绘山水人物图,水波微澜,江面如镜,远山迭迭,画面生动,文人气息浓厚,形成一完整天然图景。青花发色明丽翠蓝,浓淡有致,夺目宜人,为此时期青花笔筒逸品之佳作。



Lot 0145 清道光 青花赤壁赋图提桶

估价:230,000-280,000 HKD

尺寸:高23cm

款识:“道光二年数贰拾制”八字四行楷书款 来源:伦敦苏富比2009年春季拍卖LOT193说明:苏东坡赤壁夜游故事,自宋代起即为士人传颂,到明末清初之际,木刻版画书籍流行并成为文人时尚,将这些历史典故的图文装饰于器物上的做法,亦随之蔚然成风。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中着:“书长篇成文者,如《圣主得贤臣颂》、《赤壁赋》、《归去来辞》……皆全篇录其……均康窑之铮铮者。《赤壁赋》一边绘画,一边写字,尤为珍品,其余则有字无画。后代殊不敢仿制,一则无此善书之手,一则制近古朴,难博俗人之嗜好耳。”许之衡认为康熙之后再无书写长篇文章配合图画题材的装饰瓷器,如此看来他并未见过类似的道光赤壁赋图提桶,也从侧面印证了此物的传世之罕见。拍品造型别致,仿木质提桶之形,胎体敦厚,胎质洁白。外壁一面绘夜游赤壁图,皓月当空,波光粼粼,苏轼、黄庭坚、佛印三人站于赤壁前,谈古论今,意境深远。另一面书《赤壁赋》全文,楷字工整。诗画相辅相成,互相映衬。内壁则绘池塘清趣图,水藻摇曳,鱼虾嬉戏,姿态各异,栩栩如生,极富意趣。整器胎釉细润,青花发色纯正,书画合璧,气息高雅,具有极高的文人情趣。



Lot 0146 清乾隆 茶叶末釉长颈瓶

估价:1,200,000-1,500,000 HKD

尺寸:高18cm

款识:“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来源:胡惠春先生旧藏参阅:《宫廷珍藏—中国清代官窑瓷器》,南京博物院、上海文化出版社,2003年,页348说明:茶叶末釉,清宫档案亦称“厂官釉”,最早出现于唐代北方的窑口,到明清时期,茶叶末釉因其雅致的釉色逐渐受到文人士大夫的喜爱,以乾隆时烧制的最为出色。此时的釉面“黄杂绿色,娇娆而不俗,艳于花,美若玉,瓶为范,最养目”,在当时便被视若“秘釉”,由御窑厂专烧,仅供皇室使用,常欣赏其色有养目明神之奇效。《陶雅》赞其曰:“茶叶末纹理之佳妙,有若干泥团之疏散于水中者,且其渐渐晕开,汇于底足,围绕周遭,直如鲜鱼腹皮之姿态流动,又于窑变外得少佳趣。”目前所见乾隆茶叶末釉器以荸荠扁瓶为多,如本品造型者则十分少见。本瓶洗口、直颈、鼓腹、圈足外撇,造型浑圆饱满,线条柔美,釉色苍厚,远胜大器。瓶身通体满施茶叶末釉,偏黄的釉色中散布褐色小斑点,黄绿掺杂似茶叶细末,古朴清丽,整体釉面温润而爽目。足端涂酱色护胎釉,足内一方框内刻“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典雅隽秀的器型与润泽瑰丽的色釉完美结合,充分体现出“大道至简,至简者,至美也”的审美境界。




Lot 0147 明 龙泉窑莲花观音

估价:140,000-180,000 HKD

尺寸:高25.5cm

说明:龙泉窑在宋元之际将中国青瓷工艺推向历史巅峰,不仅是依靠娴熟烧造温润如玉之釉色,更是在雕塑艺术上日臻工巧,创烧出一批生动形象、工艺精美的佛道教人物塑像,拍品即为一例。本尊观音造像制工精细考究,观世音菩萨结跏趺坐于莲花台上,面庞圆润,神态柔和静穆,凝重端详,双眼微闭,两耳垂肩,高雅华贵,给人以美丽宁静祥和之感。观音袒胸披袈裟,双手结禅定印。面部、胸部、手部等处均涩胎无釉,呈赭色,此为龙泉窑特色之露胎工艺。其余部分满施青釉,釉质肥厚莹润,色泽清幽淡雅,如冰似玉。此尊观音造型新颖别致,釉色青翠,温润如玉,制作工艺复杂,集龙泉窑堆塑,模印,露胎等主要装饰技法于一身,刻划细腻,生动传神,显得弥足珍贵。



Lot 0148 十八世纪 碧玉饕餮纹双龙耳香炉

估价:160,000-200,000 HKD

尺寸:高10.5cm

参阅:《故宫博物院藏品大系?玉器编10?清》,故宫博物院,2011年,页147,图108。说明:香炉以碧玉雕制,翠色满盈,颜色鲜艳,翠绿中略含黑褐色斑点。玉炉整器由器盖和器身两部分组成。器型结合商周时期青铜鬲罍之造型,圆盖,束颈,丰肩,圆鼓腹,下承圈足。盖呈覆杯形,上雕莲花钮,盖面镂空雕琢方折夔龙纹,纹饰繁缛满密,富有浓郁的宫廷气息。炉身光滑圆润,两侧肩部浮雕两个龙首,中承活环。整体造型凝练沈稳,纹饰繁缛细密,雕工精细,打磨精良,乾隆朝之艺术风格明显。玉炉作为清代宫廷最为重要的陈设用品,既可实用,又是珍贵的陈设之物,深受皇室贵族的喜爱。清代宫廷,特别是清代中期以后,有大量的仿照古代青铜器所制作的器物,尤其是玉炉、玉瓶、玉壶等室内陈设用品,更是大量采用了古代青铜器的造型。有的是在形状上完全仿古,另外一种就是局部仿古,也就是在一件器物的局部采用了古代青铜器的造型,或以青铜器的造型为基础,并融合了当时的风格特点,所制作出的器物既有古代的遗风,又具备了后代变化出来的各种不同的风格。北京故宫博物院即藏有相同形制的碧玉兽耳活环出戟炉,仅盖部与之有出戟或不出戟之分,其余纹饰、器型大体一致,可论较相玩。此炉纹饰细腻,雕工精湛,边角配饰,正装体统,图案布局合理,造型古朴中不失灵动,纹饰繁缛而有序,富贵华丽,雅致脱俗,具有典型清代乾隆期仿古玉器的意藴,仿古却不同于古,于富丽中增添古雅之姿,实为精彩。



Lot 0149 十八世纪 乾隆款碧玉素洗

估价:450,000-550,000 HKD

尺寸:直径20cm

款识:“乾隆年制”四字双行楷书款 来源:香港佳士得2008年秋季拍卖LOT2622说明:碧玉产于新疆天山北麓之玛纳斯,清嘉庆年间成书的《三州辑略》曾载:“玛纳斯城百余里,名清水泉,又西百余里名后沟,又西百余里名大沟,皆产绿玉。”《新疆图志?实业志》又称:“玛纳斯河源清,产玉,故名清水河。玉色黝碧,有文采,璞大者重数十余斤。”洗以优质碧玉整料琢制而成,色若春韭,质均无杂,绿色莹润,沈穆冷峻。器型规整,撇口,圈足,足心暗刻填金楷书“乾隆年制”款。通体光素无纹,质地细腻,呈油脂光泽,抛磨精良,颜色浓重,色相庄严,殊为少见。



Lot 0150 十八世纪 白玉螭龙纹带扣

估价:140,000-160,000 HKD

尺寸:9×4.5×3cm

说明:带扣也称“鐍”,即有舌之环;或称作铰具,即在环中装置可以活动的扣针,以钩贯带头,使之铰连。带扣多为金属质,战国以前流行带钩,此后带扣日益流行,汉代已有制作华美的带扣。玉质带扣比较少见,但因其希贵,也更为人珍视。本品为上等籽料雕刻而成,玉质坚实紧密,细腻白润。雕螭龙图案,一左一右,对称工整,采用高浮雕手法雕制。刀工运转流畅,线条曲折生动,螭龙双肩圆凸,后腿外撑,扭动的身形,盘卷的尾部,表现出螭龙的动感和张力。全器布局对称讲究,构图高贵、典雅,刀工极为精到细腻,打磨圆润匀称,气势雄壮威武。以质、工、型、整体而言实为带饰器件中的精品佳作。



Lot 0151 十八世纪 青白玉鹅桃摆件

估价:110,000-150,000 HKD

尺寸:8×4×5.8cm

说明:“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羲之爱鹅典故,雅俗共赏,也是玉雕的重要题材。拍品以青白玉为材,圆雕一鹅,曲颈回头,口衔仙桃,果实饱满,桃叶翻卷。双目炯炯,神定气闲,羽翼丰满,刻划细致。鹅整体线条优美流畅,构思巧妙,雕工精细,流畅柔婉,尽显高雅气质,玲珑剔透之美生动跃然。正是“洁白孤高生不同,顶丝轻软冷摇风。窥鱼翘立荷香里,慕侣低翻柳影中。”充满深厚浓郁的人文气息,营造一派安宁祥和的闲适气氛,颇有韵味,清雅之中犹带吉祥之意,为案头陈设之佳器。



Lot 0152 十八世纪 青白玉人物船摆件

估价:230,000-280,000 HKD

尺寸:17×2.7×6.4cm

参阅:《故宫博物院藏品大系?玉器编9?清》,故宫博物院,2011年,页162-163说明:摆件由整块白玉雕琢而成,玉质滋肥,致密莹泽,坚实细腻,玉料硕大,器形厚重。船体头翘尾平,船头一侧舷处雕琢一位高士,眉目朗逸,宽衣博袖,侧坐于船首,行止有度,似静观潮起潮落,淡然雅逸。后设席棚,棚上浅浮雕席纹,纹饰排篦有序,自然逼真。船下部雕刻滚滚江涛,翻卷奔腾,气势凶猛,下配嵌银丝木作。整器光泽莹润秀美,白色质典雅含蓄,流露一派隽永清秀之态。其刀工流畅,细微处打磨到位,人物神态刻画细腻逼真,颇具匠心,凸显了传统文人仕者吟诗把酒泛轻舟之趣。北京故宫博物院、首都博物馆均藏有类似题材作品。



Lot 0153 十八世纪 白玉龙耳没奈何杯

估价:230,000-280,000 HKD

尺寸:10×5×12cm

说明:没奈何是酒杯的一种形式,由于底部尖而不能放下,酒入杯中只能一饮而尽,故谓之“没奈何”。所用材质往往用犀角雕琢而成,玉质甚少。拍品取整块和田白玉精雕而成,玉质嫩白细腻,坚实凝润,柔光盈盈,冰肌玉骨,如此硕大兼润白之玉料极其难得。明曹昭《格古要论》云:“凡看器物,色白为上……白玉其色酥者最贵。”整器为扁圆形,器形稳重端庄,厚壁,深腹,壁内光素无纹,抛光精到。椭圆口沿,一遒劲苍龙爬于器壁,龙微仰首,龙头覆于口沿边,独角后掠,须髪飘扬,鬃毛细如游丝,尖鼻上翘,大嘴微张,利齿相抵,气宇轩昂。《说文》曰:“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此杯上所饰之螭龙雕琢精细,龙姿虽静犹动,如行云流水,神形兼备,霸气外露,古韵苍然。整器材质上乘,色泽均匀,温润质白,器壁薄厚均匀,雕工精湛,抛光细腻,仿犀角风格浓郁,古香古色,是清代玉雕中的精彩之作。



Lot 0154 十八世纪 白玉福寿葫芦洗子

估价:350,000-400,000 HKD

尺寸:12.8×8.5×4.8cm

参阅:《故宫博物院藏品大系?玉器编10?清》,故宫博物院,2011年,页245,图194说明:明清时期的文人非常重视文房用具与陈设,玉质文房用具的出现与他们对玉之华美的崇尚和追求息息相关。文人雅士皆以此来表现他们的闲情逸致与风雅志趣。而清王朝中以乾隆皇帝为代表的上层社会对玉器的推崇更使文房用具成为玉器精湛工艺的载体。水洗乃文人在书房盛水洗笔之器,所以又被称为笔洗。洗以上好白玉雕成葫芦状,依葫芦形状把其腹部掏空做成双水洗,周围采用镂雕、深浮雕、浅浮雕等技法简单雕琢出葫芦枝蔓、藤叶、小葫芦、蝙蝠作为装饰。葫芦、蝙蝠音同“福禄”,藤蔓连绵又有长寿之意,寓意“福寿双全”。下配木座,镂雕染色成葫芦藤蔓状,与玉件上下呼应,相得益彰,颇具匠心。此器既可用来盛水洗笔,也可做为精美的陈设品欣赏,是清代中期玉洗中珍贵的代表作品。



Lot 0155 明 白玉蛇龙

估价:72,000-85,000 HKD

尺寸:4.8×3.8×3.5cm

说明:选取上等和阗白玉圆雕而成,玉质细腻,坚实凝润,柔光盈盈。龙首龙尾,龟身,龙首微扬,双角后掠,角下穿孔。水滴形眼饱满圆凸,圆鼻上翘,阔嘴紧闭,颌下长须垂于颈部。龙爪和龙尾紧贴龟身。明?杨慎《升庵集》说道:“俗传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一曰赑屃,形似龟”。传说龙生九子,子子不同,九个儿子都不成龙,各有各型,各有神通。所谓“龙生九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以九来表示极多,有至高无上地位,九是个虚数,也是贵数,所以用来描述龙生九子,在龙子的各类说法中赑屃一般排在九子之首。



Lot 0156 清乾隆 白玉双桃蝙蝠摆件

估价:54,000-68,000 HKD

尺寸:4.5×5.5×2.8cm

说明:选用上等白玉随形雕琢而成,结构紧密,光洁莹润,局部有糖色。圆雕并蒂而生的双桃,一大一小,体态饱满,写实逼真。下部随玉形雕枝叶,苍劲嶙峋,叶片舒展灵动。《神农本草》中载“玉桃服之,长生不死”,因此寿桃为祝福长寿之代表物。桃上巧雕一只蝙蝠,寓意“福寿双全”。造型简约,雕法娴熟,构思精致,体量虽小,意藴十足。



Lot 0157 十八世纪 糖玉莲鹅笔舐

估价:200,000-250,000 HKD

尺寸:15×8.4×3cm

说明:笔舐,是一种文房用具,具有砚台外形,无砚池、砚堂,又称“笔觇”、“笔舐掭”,用于检验墨之浓淡或理顺笔毫,大约出现于宋代,而“笔觇”一词最早出现于明代后期。到了清代,使用十分广泛,是必备的文房清供之一,材质之多仅次于鼻烟壶的材质。笔舐造型式样往往很精美,务求典雅,意取吉祥。中国文人对洁身自好、风度翩翩的鹅颇为喜爱,后世人尊为“书圣”的东晋书法家王羲之不仅爱养鹅,而且据说从鹅的身姿体态中领悟到书法的精义,故有“羲之爱鹅”之说,因此鹅成为深受文人喜爱的文房用品题材。整器随形设计,圆雕而成,鹅曲颈向后,目光温和,口衔荷叶莲蓬,腹下双足敦实有力。鹅身及尾部用阴刻线琢羽毛,线条细密整齐,毫发毕现。尾尖上翘,灵动可爱。全器造型饱满,形象生动逼真,且刀法粗犷大气,走刀疏密得当,琢磨圆滑。小巧玲珑,造型优美,巧妙地利用了鹅形外观,独具特色,增添了书案清供的文人情趣,最适文人赏玩之用。



Lot 0158 清乾隆 黄玉猴子登山摆件

估价:230,000-280,000 HKD

尺寸:13.8×5.5×6.3cm

说明:乾隆二十四年以后,玉器的生产随着平定回疆得以空前发展,新疆密勒塔山和于阗地区优质玉大量开采和不断运入内地,使得以苏州、扬州、北京造办处玉作为中心的琢玉业蓬勃兴旺。其中新疆河产黄玉最是珍罕,明高濂在《遵生八笺?燕闲清赏》中就论道:“玉以黄玉为上,羊脂次之……每年春秋两季贡玉中,良者万里不择其一。”本品取材黄玉,玉质莹润,犹如凝脂。山石如同斧劈刀斫而成,岩石形状变化多端,上伏灵猴,以浅浮雕或阴线刻眼、口、鼻、耳、尾及弯角,刻画细致,神态生动,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整器选料上等,玉质细腻,玉色纯净,光泽莹润,凝如油脂,雕刻刀法娴熟,运刀技艺高超,山石雕刻得有如壁立万仞的悬崖,颇具绘画中“斧劈皴”意,从用料到做工都堪称上品。



Lot 0159 清嘉庆 青白玉凤穿牡丹纹如意

估价:1,080,000-1,280,000 HKD

尺寸:长38cm

说明:有清一代,如意备受皇家推崇,是地方官员朝贡的重要品种,凡皇帝登基、大婚、元旦、万寿等节庆之日,天下最精粹华美的如意纷纷被贡入皇宫,于是宫禁之内,宝座、卧榻、案头等角角落落都少不了如意的形影。清人姚之元在《竹叶亭杂记》里记述:“年节王大臣呈进如意,取兆吉祥之义也。自雍正年间举行,嘉庆元年,贝勒、贝子公等,以至部院、侍郎、散秩大臣、副督统,俱纷纷呈进两份。”在清宫“贡档”等官方文献中,关于进献如意的记录不胜其数。现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各式如意近三千柄,其中大部分为臣下所贡奉。这些如意造型精美,质地多样,制艺上穷极工巧,选用的材质除金属、竹木外,玉石、陶瓷等无所不包,装饰手法变化多端,异彩纷呈。此柄如意玉质坚致,包浆厚重,温润晶莹。云叶首,柄身线条流畅优美,中部微隆起,向下逐渐下凹,至柄端又微翘起,如丝带波动,柔滑秀雅。正面浮雕凤凰牡丹纹,雕工细腻奇巧。不论在玉质选材,还是雕琢技艺上,无不采上乘之选,精雕细琢。图案采浮雕刻成,用刀讲究,起伏有致,舒展精致。造型典雅,做工精细,寓意吉祥。远望之,曲直有分,疏密有度,首、身纹饰各有呼应;近观之,纹饰繁华似锦,祥瑞绵连,是难得的传世佳品。



Lot 0160 清 双兔端砚

估价:54,000-68,000 HKD

尺寸:13.8×9.2×3.5cm

说明:此砚取端石而制,呈椭圆形。石质坚润细腻,色泽沈稳,呵气生津。砚周做双线框,内浮雕一周祥云纹,纹样细密而流畅。砚堂浅漥,砚首巧落为砚池,砚池上下浮雕一对蝙蝠,雕工细致精美。砚背浮雕双兔图,双兔相向,欲相依偎,身躯健壮肥硕,神态憨厚可爱,纤毫毕现。配红木天地盖。纸笔墨砚历来为文人书房佳物,砚尤为文人雅士所钟爱。傅玄有砚赋:“采阴山之潜璞,简众材之攸宜,节方圆以定形,锻金铁而为池,设上下之剖判,配法象乎二仪,木贵其能软,石美其润坚,加朱漆之胶,固含冲徳之清玄。”此砚集美材良工、文人传承为一体,实属难能可贵。资学之余,复可把玩,忘忧销日。



Lot 0161 清中期 竹刻竹林七贤笔筒

估价:540,000-600,000 HKD

尺寸:高17cm

参阅:《清玩雅集廿周年庆收藏展?珍玩》鸿禧艺术文教基金会编辑,清玩雅集出版,2012年12月,页162、163。《故宫文具选萃》国立故宫博物院编纂,国立故宫博物院印行,1973年,图版25,清竹雕竹林七贤笔筒。说明:笔筒岁久年深,表面呈红褐色,包浆滋润,光泽如玉。刀工精湛,玲珑细腻,截取圆润的竹材,施以深浮雕兼镂雕技法,刻刃精深,表现“竹林七贤”之典故。镂空透雕一片竹林,由远及近,在有限的空间中营造出茂林修竹的山野之趣。浮雕两棵参天古松,怪石嶙峋,七名高士或抚琴,或拈须,悠游于竹林之下,旁有童子煮水烹茶。人物虽多,各具姿态,均惟妙惟肖,生动自然。整体雕饰大胆,在深挖与镂雕之下,将竹林,松柏之层迭与挺拔,峭壁,小溪之硬朗与柔美,刻画的淋漓尽致。整器雕刻重深挖,镂雕之技法,使得器物虽为平面雕刻,却如同一片竹林跃然其上,立体感十足。同时作者通过细腻的刀法将众多人物表情生动的表现出来,在浓厚的自然包浆之下,更显得古韵盎然。竹林七贤是三国魏末七位名士的总称,即谯国嵇康、陈留阮籍和阮咸、河内山涛和向秀、沛国刘伶、琅琊王戎。魏晋易代之际,朝中斗争激烈,时局纷纭多故,七人标榜老庄,崇尚清谈,志趣相投,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畅饮,为时人所推崇。笔筒以此为题,整器造型瑰丽自然,于坡岸溪水之畔,洞壑绝崖之前,古松幽篁之下,如《兰亭集序》中所述“有崇山峻岭,更有茂林修竹”,七人刻吟奏读卷,快意畅然。环转笔筒,绿竹猗猗、长松苍翠、岩壑姿奇、烟霞缥缈,有若仙境。这种以高士为题材进行的创作,将高逸之士以概念化的形象置于山水林泉之间,象征士大夫归隐后的生活,同时抒发他们希冀纵情于物外的情致,希图超凡遁世的自我映照。



Lot 0162 清乾隆 铜胎画珐琅把镜

估价:320,000-380,000 HKD

尺寸:27.5×12.3×1cm

说明:镜由镜身、镜柄两部分构成。镜身呈椭圆形,正面为玻璃;镜背于绿色锦地之上,彩绘五福捧寿纹,镜边以釉彩描金手法绘各式花卉。镜柄于蓝色珐琅料彩上,以金色绘欧式花卉纹,华美富贵。镜身、镜柄由卷草纹孔雀绿染牙衔接。此镜制作中选用玻璃、铜、牙等多种材质,并施以画珐琅、透明珐琅、描金、画彩、象牙雕刻及染色、镶嵌等工艺,制作难度较大,工艺精湛,采用广东画珐琅手法,兼具西洋风格,色彩艳丽,纹样生动,寓意吉祥,把一件日常用品制作得美轮美奂,反映了乾隆时期广东制镜的工艺水平,应为广东进呈朝廷的贡物。画珐琅起源于西欧法国,于16世纪由欧洲商人及传教士经广东传入中国,最早在广东制造,广东称作“烧青”或“广珐琅”、“洋珐琅”。这种异常精美的工艺一进入中国便受到皇帝的喜爱与重视,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帝皆于北京皇宫造办处及广东两地设立珐琅作坊,并多次从广东选送优秀画珐琅工匠进京效力,大量生产,所作珐琅制品皆供皇室享用。珐琅制品在清朝康、雍、干三代曾达鼎盛,后历经晚清国衰、民国战乱,渐趋稀少。北京以掐丝珐琅(俗称景泰蓝)为长,广东以画珐琅为长,南北两地工艺各有特色,同为中国传统珐琅工艺的两大瑰宝,享誉中外。




Lot 0163 明 描金铜爵杯

估价:160,000-180,000 HKD

尺寸:高28cm

著录:《会心之赏游闲之珍》香港张宗宪先生荷香书屋收藏雅玩特展 说明:此件爵杯为仿先秦礼器爵所制,口两侧出柱形钣,一侧有鋬。宽流,深圆腹,下设锥形三足,大气稳重。通体鎏金,杯身浮雕兽面饕餮纹饰,眉毛上卷,长角回形,髭鬣一丝不苟,阴刻方雷纹为地。此爵器型厚重,造型端正古穆,制作精湛,纹饰清晰精美,线条犀利,古朴优雅,颇具王者风范。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自古玩元素网旗下典藏拍讯,同行转载请署名典藏拍讯!


如果喜欢我们的文章,可以在朋友圈分享此文!

也可关注我们的微信号:shgudong 阅读更多精彩的文章。

购买古董、参加拍卖加微信:15201921803(微信号:guwanyuansu)

鉴定与古董买卖 请加微信:shgudong (给我们留言)

全国热线:4000897882

订阅古玩元素网,请扫一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