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腾讯科技
只供应最有营养的科技大餐!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腾讯研究院  ·  腾讯研究院AI速递 20241211 ·  4 天前  
新浪科技  ·  【#小杨哥今年掉粉近1000万##小杨哥粉丝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腾讯科技

魅族销售VP李楠的大学往事

腾讯科技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17-02-28 06:53

正文

点击上方“腾讯科技”,选择“置顶公众号”

关键时刻,第一时间送达!



文/小马宋


微信公众号/小马宋



李楠是魅族的营销副总裁,曾在日本和上海、广州还有赫尔辛基的四个朋友共同创办了一家中国的科技资讯网站:爱范儿。


他1978年出生,北京人,可书却是在河北承德读的。


跟随父母插队的李楠一直以为,以河北省的分数线,要是考不上一个省重点高中,就考不上大学了。于是在初中的时候只好努力读书,考进了承德一中。而之后,父母又语重心长地分析说:你如果不能考到年级前五十,一类本科大学也悬了。


但是在省重点中学中的竞争并不容易,李楠的成绩一直在承德一中年级前50名左右徘徊。这时他的内心一定是忐忑的,一本线,并不是一个手到擒来的东西。


结果在高考前,李楠的妈妈告诉他,你要回北京参加高考了。


参加过高考的各位一定知道,这种安排的道理。


为了孩子高考,父母用六年的时间,筹划了一个“大阴谋”,李楠很轻松考进了北京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其实李楠最早去的是位于北京西三环紫竹院附近的北京计算机学院,之后,这个学院被合并进北京工业大学。


进了学校李楠才发现,大学老师和中学的老师也没有什么不同,多数时间就是照本宣科。旷课,在当时管理严格的学校也不可能。于是上课的时间,他就做课本上的课后习题。


课堂上,带着后面的问题,去对照老师的讲解,效果反而更好。李楠在课后可以不看一眼课本,考试成绩也还不错。课后的主要工作,就都用在了泡妞上面。


而李楠跟女同学们“套瓷”的方式也非常的学院派,竟然是借课本。在当时的学妹们当中,李楠的课本成了抢手货,因为上面所有的课后习题都有正确答案。本来学妹对高年学长都有仰慕之情,看到教科书后面条理清晰的解答,就更觉得这个学长牛逼了。


这么混着混着,就到了要毕业了时候。


学校为李楠指定了一个毕业设计的导师,这个导师,长期和一个日本 500 强企业有研发上的往来。做毕业设计期间,老师把日本方面一个互联网的研发需求给李楠看了一下,问他能不能做,以及需要多少人手。李楠毫不犹豫地说需要四个。


为什么是四个呢?因为当时流行的局域网游戏,比如星际争霸,帝国时代,至少都需要四个人才能组局。


于是他们四个同学有了一个单独的办公室,联网的电脑,以及大把的时间。接下来,他们主要的时间都花在了打游戏上面。


朋友之间游戏策略和技术的切磋,让几个人也玩得乐不思蜀。项目的进度?几乎为0。


可是出来混,总是要还的。有一天,导师突然过来说:“下周日本方面会过来人看一下你们的 demo 。你们没问题吧?”虽然其实两手空空,李楠还是极其淡定地回答说没问题,让他们来吧。


导师转身走了,李楠怀着一颗想死的心,跑回去跟其他三个人商量。四个小伙伴商量来商量去,没有任何结果。四个战友坐在一起长叹一声说:“算了,要不我们还是再打一盘游戏吧。”这可能真是今朝有酒今朝醉,哪怕明天喝凉水。


鸵鸟政策是不可能解决问题的。不过好在这四个人里面,李楠在计算机方面还是有些天赋的。他的C语言之类的语法课程,经常拿班里最高分。这唯一的希望,就寄托在他身上了。


打完游戏,李楠想,既然学校变成了游戏的地方,那么还是去没有游戏的地方用用功吧。于是他就回家了。


一整个周末,他吃住在家里,困了就睡,醒了就看,反复研究这个日本最近的互联网框架。鉴于这个框架只有一堆极其不完善的日语文档,也没什么进展。


日本人就要来了,到底该怎么办?年轻的李楠坐在计算机前面,拿着一根黄瓜(为什么是黄瓜?我有点费解),面对着一堆看不懂的日语文档,陷入了深深地思考之中。日后,这个年轻人还要去日本生活很多年,这种围棋式的“长考”在李楠人生中还要经历好多次,这个写起文章来神采飞扬的年轻人,在想问题的时候却极度理性和充满逻辑。


长考之后,仿佛浓厚的乌云突然散开了一条缝隙,一缕阳光照射下来,问题似乎有解了:


1、日本人过去就没有在互联网框架这种基础的技术领域做出过什么贡献,现在也未必又这个能力。


2、这个框架虽然文档不完善,但是从测试的结果看,功能的完善程度却是非常高的。


基于这两个认知,李楠猜测,这个东西一定不是日本人研发的。最有可能的情况是,为了规避知识产权,从美国的一个框架那里抄的。而这些文档,是事后补的!


于是李楠打开家里的 56k model,通过电话线连上了互联网——那个年代,这是最快的上网方式了。然后,他找出了当时所有主流的美国互联网框架,拿来一个一个和日本的这个框架做比较。


果然,有一个流行的美国互联网框struts和日本的这个非常相似。于是李楠下载了这个框架全部的文档和代码,病根据这些文档,写一个应用出来,然后再转换到日本人的框架下。


找到了正确的路径,工作进展神速,他用两天的时间就完成了 demo需要的大部分代码,调试通过。然后回到学校,和同学完善了 demo并部署在学校的机房。


看看没有问题了,四个小伙伴又可以一起愉快地玩耍了。


日本人看到这个demo的表情说明他们对项目的进展感到吃惊。很快就给了这个demo高度的评价,他的导师也很开心。


很多天后,李楠的导师突然找他说,他可以考虑和李楠合作成立一个计算器创业公司。或者,他还可以考虑去日本工作。深入聊了下来李楠才知道,他的毕设原来就是日本那个500强企业真实的业务项目的技术原型。


后来李楠放弃了华为和moto给的工作机会,加入到这个项目中来。


项目正式上线之后,这个日本企业问他愿不愿去日本工作,加入他们集团的信息技术公司。出国玩玩的心态占了上风,既然能去日本玩玩,那就去吧。


结果这一去,就去了八年。


在日本,以及从日本回来,就是另一段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