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村银网
全国村镇银行间的信息交流与业务咨询服务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村银网

“难贷款”和农村“贷款难”问题并存!银保监会对症下药

村银网  · 公众号  ·  · 2018-12-03 15:2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的覆盖性和便利性大幅提高,涉农信贷投放大幅增长,涉农信贷成本持续下降,农户融资服务覆盖面不断扩大,精准扶贫信贷力度加大,农业保险覆盖面持续扩大。 对此, 中国银保监会普惠金融部主任李均锋近日就如何加强监管引领,推动金融机构支持乡村振兴谈了看法。




“难贷款”和农村“贷款难”问题并存

李均锋指出:现有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不能很好地满足新型农业和农村发展需求;为农村地区提供信贷服务成本高、风险大,农村金融服务可持续性面临挑战; 农户和农村小微企业信贷可得性仍然不足,银行业金融机构“难贷款”和农村“贷款难”问题并存;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有待提升,信用信息未能有效整合, 信用体系建设仍需加强。利用技术,推动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为增强农村金融服务的便利性。

目前,仍存在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不能很好地满足新型农业和农村发展需求,为农村地区提供信贷服务成本高、风险大,农村金融服务可持续性面临挑战等诸多问题。 接下来,应该建立创新增信与风险分担机制,针对农业农村特点,创新金融产品,完善抵质押贷款产品,充分发挥信贷 + 担保、信贷 + 保险 + 期货的风险分担作用。

李均锋还强调,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应遵循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相结合的原则,监管部门要从考核评估引领、差异化监管引领、经验推广引领三个方面持续加强监管引领,推动金融机构支持乡村振兴。

四个方面完善乡村金融配套政策和基础环境

财政部出台了所得税、增值税的优惠政策,2018—2020年每年安排30亿元实施降费奖补的政策,国家发改委还开展了使用专业建设基金,支持地方政策性担保机构为民营企业投资提供担保的试点。各省也结合实际情况,综合运用资本投入,代偿补偿政策和设立担保基金等方式,加大对融资担保机构的财政支持力度,形成了中央政策与地方政策协调推进,总体政策与特色政策互为补充的政策扶持体系。

对此, 李均锋指出: 财税政策方面,要通过发挥财政金融合力,健全风险补偿和分担机制,实现涉农金融业务的商业可持续,形成长效机制。 要推动现行的涉农贷款财税优惠政策落地见效, 如:对符合一定条件的涉农贷款利息免征增值税政策、利息收入所得税优惠政策以及贷款增量奖励补贴政策等,进一步加大对涉农贷款的风险补偿力度。同时,要完善风险分担机制,充分发挥财政支持的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和国家融资担保基金作用,形成政府、银行、担保公司工作合力,拓宽涉农贷款风险分担和缓释渠道。

货币政策方面,要推动现有的支农再贷款、扶贫再贷款等专项倾斜政策发挥作用,进一步完善涉农资金供给体制, 补充银行资金来源,合理降低银行资金成本,提高银行可持续金融服务能力。

除此之外,一是围绕支柱产业选择项目,确定一个地方的主导产业,让农户围绕主导产业上项目,加强信贷支持;二是围绕项目建立机制,不要让农民“单打独斗”,探索生产带动、劳务增收、合作经营、订单农业等模式,以信贷投向促进产业拉长链条,构建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社组织、生产基地承载的产业联结机制。

土地政策方面,要围绕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健全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农民住房财产权、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等涉农新型产权抵押、登记和流转体系, 使新型产权定价合理、有价有市,为新型产权抵押贷款提供基本制度保障。

信用体系建设方面,要推动农村征信体系建设,依托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整合工商、税务、司法、等信息,建立健全农户信用档案,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同时, 要加大对农村地区信贷违约行为的惩罚力度,对打击非法集资和逃废债行为作出制度性安排, 保护金融机构合法权利,净化乡村金融生态环境。

关注我们获得更多精彩内容!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