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蔡康永:把中年定在30岁
今早看GQ采访《奇葩说》四位男导师,请他们就逃离北上广、朋友圈、要才华还是要美貌等9个话题给年轻人一点建议。
看完之后,一个感受:蔡康永的段数,实在高太多。马东何炅罗振宇吧,要么嘻嘻哈哈,要么全俏皮话,要么一股子成功学腥臭。
而这9组问答中,最能体现康永哥见识的当属这一组:当被问到如何应对中年危机时,其他三人的答案都可归结为「要保持一颗年轻的心」,蔡康永却说,「我会建议把30岁设定为中年,越早开始你的中年,你的人生紧张感会越强。」
当时就感到脑袋嗡得一声:天呐,终于有人说出了我的心声!
我,就是那种隔三差五希望自己一觉起来可以变40岁的人,偶尔还要发朋友圈表达一下浓烈情绪。
2)做个小自测:你是否已成为「精神中年」?
我这种状态,可以起名「精神中年」:生理年龄尚未奔三,但已经用40岁的思维来指导生活。我认为它是非常健康的生活方式,主要遵守下面这三要三不要:
3)尚未被说服?「精神中年」还有这8大优点
除了这三要三不要,在长达1年零8个月的修炼之中,我还总结出了「精神中年」的诸多具体优点。其中以下面这8条最为核心:
年轻人总被消费升级糊弄,精神中年用货比三家实现品质生活
年轻最大的问题是容易被骗,第二大问题是成天瞎攀比。成为精神中年前,每个月都有几天为自己的口红为何比室友少,白衬衫没有室友贵,吹风机没有室友高级而焦虑。不知不觉中不晓得买了多少垃圾货。
成为精神中年后,渐渐养成看测评、货比三家,结合自己消费实力再做决断的购买方式:比如戴森吸尘器是好的,戴森吹风机就是骗人的。
年轻人为身材而健身,精神中年为健康而健身
对于我这种超重女青年,从前去健身房是十足精神炼狱:天呐,这些对着镜子拍拍拍,练着器材嗷嗷叫的人,身形已如此让人眼红,来这里的唯一目的真不是气我?
但成为精神中年后,我渐渐理解到健身的真正意义:跑步机上的发泄,可以当做是短暂的逃离北上广;发泄完了还促进胺多酚释放,让你享受和恋爱一样的快感;最重要的是,没有健康的身体,怎么做共产主义接班人?
年轻人总想着聚集人脉,精神中年从不认识无关人等
「秀交际圈」是年轻人改不掉的臭毛病。你身边一定有这样一种人:「啊,我这工作不是自己找的,是XXX介绍的」,「哦,这瓶香水是我朋友YYY送的」,「嘻嘻,我和ZZZ还挺熟的。」
把人不当人而当资源看,是海德格尔眼中最可怕的当代危机。成为精神中年并无法让你摆脱这个时代大问题,但至少会让你多点原则,不再到哪儿都求着加微信:一是保有些对他人和自己的尊重,二是省点精力。
年轻人任悲伤逆流成河,精神中年克制表达利人利己
那天在某本书上瞄到,这几年心理学领域对悲伤、恐惧、嫉妒这些负面情绪的研究报告数量,居然比正面情绪的研究高出17倍。年轻人可真能造孽。
我并不是想做正能量天使,其实精神中年更明白生活的惨淡,但他们更知道沉溺于悲伤百害而无一利。悲观点的,交换完意见,发现反正无能为力也就随之释然;乐观些的,了解人有内在重启机制,睡一觉之后就全忘了,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年轻人一独处就刷新世相眼泪汪汪,精神中年一回家就把窗帘拉上
孤独如何成为当下的热门话题,我们之前深入聊过。简单粗暴总结下来,大概是「本性爱热闹→却不懂交心→社交压力反扑→干脆宅家哭」的逻辑链。年轻的孤独患者在朋友圈里故作坚强,每天晚间又准时被新世相戳痛泪点,心扎成筛子。
精神中年明白独处是城市生活不可回避的部分。与其半推半就别扭着,不如真正拥抱独处。回家就把窗帘拉上,倒上威士忌点根烟,自己和自己好好说说话。
年轻人凌晨三点还在左滑右滑,精神中年早早上床睡觉
「作为城市新女性,怎么能没有性生活呢?」这是成为精神中年后,让我觉得最不可理喻的流行说法。性本身当然很好,但滑来摇去的性却是问题多多:对方的大小合适吗?对方记得洗了澡来吗?两家住处路上时间要花多少?以及,万一真人第一眼就觉得他讨厌到家,怎么办?
这些问题虽小,却十分耗费精力。每天工作就够烦了,还不如震动棒摇一摇,然后早点睡觉。
况且,稍微有点生活经验的人都明白:一来,凌晨三点后从不会有好事发生;二来,高频次性生活并不会让你皮肤变好,睡觉才会。
年轻人读书再多也脑子空空,精神中年在洗碗和擦地时都有精神生活
精神生活到底是什么东西呢?是成堆的书单还是一场知乎Live?是远方的旅行还是智者一席谈话?
都不太对。精神中年的精神生活来自于做饭、洗碗和擦地时脑中冒出的奇思怪想:它们往往真实而俏皮,私人而温暖。
年轻人总觉得生活在别处,精神中年相信脚下就是前方
说到底,年轻人的一切希望与烦恼,都来自于相信自己「还有选择」:这个对象不喜欢,踹了重新交啊;这份工作不喜欢,那我辞职去念书啊;这座城市不喜欢,那我马上逃离去别地儿啊。
但如果我们诚实一些,这种选择权根本只是幻想:家里既没有资本支持我们念一辈子文学艺术,在另一座城市自力更生重头再来也绝非易事。
在认清了自己的选择其实一直很有限时,精神中年会转向脚踏实地:与其相信诗与远方,不如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4)你我需要紧张感,人生本就是场硬仗
看到这里你也许会有两个疑问:我周围的中年人根本没你说的这么好,他们明明又酸又臭又焦躁。
这一点很好解释:某些中年人讨厌,正是因为他们40多岁了,还在用年轻人心态过中年人的日子。他们配不上「中年人」这个稳重而智慧的名头。
另一个问题是:你这描述的「精神中年」似乎只有怡然自得,和紧张感有什么关系?
那是因为紧张和慌张是不一样的。
紧张意味着认识到生活的严峻,时刻留个心眼儿;意味着对世界保持谨慎乐观,所以索求有度知足常乐;意味着了解自己的极限,由此避免负重前行,能舍弃就舍弃。
慌张则是平时嘻嘻哈哈,妄想自己能拥有整个世界,突然来事儿就能把自己整个掀翻。
说到底,生活里的各类问题不会因为到了某个年龄就「嗖」一下解决:无论是事业规划、亲密关系处理、还是每周买多少菜才不会剩一堆烂在冰箱里。一切都需要练习与摸索。与其追求forever young,不如早做准备,迎接人生这场硬仗。
所以,今天在这里,对你们发出真诚呼唤:从30岁起,或者更早点,开始做个紧张活泼的中年人。
更多情绪管理干货,请关注K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