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无法想象,在科技发展瞬息万变的今天,音响作为家庭影院中的绝对主角,已经有20多年没有过技术革新。即使是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家用音响的套装组件也并没有太多变化。
“就人的感官来说,听觉是特别被动而容易忽视的一个。”无论从内容、技术还是产品,电视都在不断推陈出新,而音频却始终滞后不前。
随后迈入移动互联网阶段,音频的内容慢慢丰富,产品和设备的需求也开始增长,傅缨茗看到了机会。于是2014年,她辞去稳定的工作投身创业,成立了音磅。她要做的,是把传统的家庭影院和多媒体音响进行智能升级和互联网化。
这意味着,她面对的一方面是国外音响大厂和互联网智能音箱品牌的冲击;另一方面是一个存量市场。目前中国有95%的家庭拥有电视机,只有不到25%的家庭有音响产品,这个数字是5.5亿家庭。尽管这对于一个做产品的初创公司来说已经相当可观,但进一步拓展会遇到天花板。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傅缨茗有自己的看法。
首先,对于长期霸占京东音响销量TOP10的国外品牌来说,国内外音响渗透率和智能化的理解并不相同,导致在使用上国外品牌有严重的水土不服。相比于国内25%家庭拥有音响产品,国外音响普及率已达65%,市场教育成本低,因此这些品牌多在音频的专业度和设计上去做迭代和延伸,并未照顾到国内用户的使用习惯;此外,国内智能化家电的迅猛发展使得智能电视不断推陈出新,而国外品牌无法良好兼容。
其次,目前身处风口浪尖的智能音箱更多的是工具型产品,而中国传统的客厅文化是以娱乐为中心的,当前市面上的音箱产品并没有围绕这一需求进行深度的契合开发,而是主攻了语音交互方向。
再次,面对一个存量市场,傅缨茗并不想将音磅单纯定位于一个产品公司,AI+产品、声音+内容是她对音磅的定义。“小公司做工具应用型的产品没有任何机会,我们的产品价值更多体现在娱乐体验上,当市场达到饱和,音磅背后的内容和服务价值便成为增量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