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金融会(FinanceClub1)
最近中国有些风向标城市二手房价开始下滑,人民币在强忍着不贬值,与此同时,一些出口企业的日子也不好过。中国的房价、汇率、债务问题一直牵扯着国内外的神经。
无意中翻开一本采访笔录,与斯蒂格利茨先生谈到中国经济问题,有一些非常值得去思考的知识点,我认为有必要拿出来在现在这种时期与大家分享。
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E.Stiglitz)先生,2001年诺贝尔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哥伦比亚大学讲授、清华大学名誉教授。
经济维稳,财政政策比货币政策更重要?
与美国和欧洲相比,中国的情况很特殊。欧洲经济现在非常疲弱;美国经济复苏,但也还疲弱,劳动力市场依旧不景气。众所周知,相比于刺激疲弱经济,货币政策在遏制增长过快的经济方面更为有效。
斯蒂格利茨先生一直对美联储持批评态度,因为它没有在监管信用市场方面起到积极作用。格林斯潘和伯南克的错误是,他们没有积极地去保护消费者,放任了掠夺性贷款(predatory lending)和信用卡滥用。比如他们允许银行对信用卡收取过高的利息。
美联储若多注重信用市场,经济会更好。这不是央行的传统角色,但今后央行的责任会包括这些。其他国家正在赋予央行这样的责任。这些都是央行应该做得更多的地方。不过对于美国和欧洲来说,财政政策应该是主角。
但对中国而言,更重要的是使宏观经济保持稳定,防范泡沫。现在最值得关注的是影子银行和房地产泡沫。事实上这也是央行的任务之一。
摆脱美国货币政策的影响谈何容易
几乎所有的新兴市场,尤其是大的新兴市场都受到美国货币政策的影响。这是无法避免的,因为全球化使经济体互相交往。
美联储制造的流动性流向了对冲基金、投资者等。他们要问,这些钱放在哪才能产生高收益?他们的选择就是美国以外的中国、印度、巴西等国家。
因此在全球经济中,一个像美联储这么大的央行的举动,会不可避免地产生全球性影响。但在他看来,不幸的是美联储并未充分考虑到这一点。这对于中国就意味着,只得去应对这种消极影响。
许多人都说,让市场力量去决定汇率、开放资本账户等,但这并不是一个由市场决定的市场。当你有一个像美联储这样强大的参与者时(它并不是个市场机构,而是个在世界上举足轻重的政府机构)你就必须实行资本管制,以及做好用汇率干预市场的准备。中国政府只能扮演积极的角色去抵消美联储带来的负面影响。
但是中国不可能完全抵消这些负面影响, 规避行为总会存在,应对措施的成本也无法避免。
在政府和市场间寻求平衡点
在有些领域政府的确应当减少干预,但在有些领域政府却应当更加强势。
国有企业应当撤出一些行业,留出市场空间,让市场力量去驱动行业发展。对于另一些行业来说,需要政府有更强势的介入,比如说金融市场。
我们已经看到了,美国金融市场的监管不足导致了全球金融危机;对环境监管不足导致了水和空气污染;政府对不平等未能采取足够的有效措施导致了收入、机会和财富的极大不平等;对教育、医疗的不平等未能采取足够的有效措施导致了不健康和健康不平等。
因此,这些领域不能完全靠市场,需要政府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教育和医疗的持续改革过程中,应当给农村地区更多的机会。现在大范围的改革正在进行,几乎经济的各方面都有涉及,许多能够更高效地增加收入的事项都提上了日程。
对于公众来说,可以期待的是,未来征收环境税能改善环境,同时增加收入,提高经济效率,减少污染。
因此,中国还有很多领域都存在建设性的改革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