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值相对论(ID:szxdl1)
第三季度预计5%增速,这在分众传媒近年扩张之路上鲜少出现,一季报快速增长、傍上阿里“爸爸”等一连串利好消息,在实实在在的利润面前黯然神伤,股价险些跌停。事实上,分众传媒一直在楼宇传媒领域稳定地占据老大的地位,只是自从4月份杀出个新潮传媒之后,“躺着赚钱”的分众突然遇到了对手,市场出现争夺,而这或许也就是导致其三季报业绩增速下滑的根本。
8月29日,分众传媒大幅低开8%以上,盘中最大跌幅达到9.76%,收跌9.23%,市值蒸发约130亿元。
诱发这场暴跌的是分众传媒2018年半年报。8月28日,分众传媒披露的今年上半年财务数据显示,公司营业收入实现71.10亿元,同比增长26.05%;净利润33.47亿元,同比增长32.14%。
漂亮的上半年数据,无法掩饰的分众传媒在三季度业绩增速放缓。分众传媒在半年报中表示,预计今年
前三季度净利润为47.5亿元-48.5亿元,增幅在21.28%-23.83%之间。
明显低于二季度逾30%的增速。
有分析指出,分众传媒给出的精准区间,基本上预示着其前三季度的净利润基本在48亿元左右,其中,
第三季度净利润为14.5亿元,较2017年第三季度的13.84亿元,同比增幅约为5%。
盘后龙虎榜显示,今日基本上都是机构资金在进行博弈,不过机构出手的金额远远大于接手的金额。
四个机构专用席位加上深股通专用,
共计卖出7.8亿元;而三个机构席位及深股通专用买入金额共计4.35亿元。
导致分众传媒乱了阵脚的,就是4月初突然出现在市场上的新潮传媒。这家估值百亿的行业老二直接向分众传媒公开宣战。
而新潮传媒着实来势汹汹,华创证券数据显示,在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的1年内,新潮传媒实际可售点位从6万增长至32.7万,增幅逾400%,全国覆盖城市从8个增长至80个。
根据新潮传媒官网的最新数据,
新潮传媒目前覆盖95个城市,61万部电梯。
2018年3月末时,分众传媒拥有的自营电梯电视媒体约为31.3万台,
与新潮传媒相比优势并不明显。
此外,新潮传媒创始人张继学曾表示,将在未来5年内投入100亿,打破行业垄断,把行业利润降到15%-25%。
来自新潮传媒的次次“挑衅”,促使分众传媒不断疾速扩张。4月开始,分众传媒开始大肆增加楼宇媒体数量,加入了“价格战”行列。快速扩张意味着更大手笔的投入,竞争也意味着市场被分割、利润被压缩。分众传媒老大地位,或许真的迎来了挑战者。
扩张与价格战
分众传媒的楼宇媒体主要包括电梯电视媒体和电梯海报媒体两类。
短短三个月内,分众传媒的自营楼宇媒体点数从159.9万个,狂涨至216.7万个,
增幅达到约25%;覆盖国内城市数量也从93个城市增加至201个,增幅高达116%。
事实上,楼宇媒体数量,在2017年的增幅仅为9%,在国内分布城市数量基本未增加,仅仅在韩国增加了15个城市的布局。这两项数据在2018年4-6月的三个月间的增长速度可见一斑。
值得一提的是,自营楼宇媒体数量在2017年6月底时,共计137万个,相较于此,2018年上半年增幅更是
达到58%。
虽然布局范围更加广阔,拥有的自营楼宇电视数量、电梯海报皆大幅增长,但楼宇业务带来的收入却并未实现同步增长。截至2018年6月30日,楼宇媒体为分众传媒带来的营收为57.76亿元,2017年同期为44.3亿元,增幅为30.47%。
疾速扩张给分众传媒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充当其冲的就是经营性现金流流出金额大增。
截至2018年6月底,分众传媒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共计50.87亿元,较2017年同期增加8.06亿元,增幅达到18.83%。推进楼宇媒体点位的导致现金流出较去年同期增加近 5.84亿元,
其在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增量中占7成。
这同样也造成了分众传媒货币资金大幅降。据披露,报告期末,分众传媒货币资金为34.6 亿元,较去年同期末减少47.2亿元;较2018年一季度末的33.47亿元,仅增加了1.13亿元。
而这或许也解释了为何分众传媒迟迟未进行股票回购。
在今年4月份抛出漂亮业绩报表的同时,分众传媒还公布了股份回购计划,以不超过13元的价格,回购不超过30亿元。
然而,时间过去近4个月,分众传媒的股价从逾9.5元走高至11.6元,再跌至如今的8.56元,分众始终岿然不动,不曾开启回购。
如今的半年报无疑暗示着,分众传媒需要为应对后来者新潮传媒的挑战,积蓄力量。
应收账款增加20亿
分众传媒在今年上半年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12.47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8.29亿元,同比减少了31.83%。
造成此种情况的原因,除了上文所述推进楼宇媒体点位开发,资金流出大幅增加之外,还因经营活动现金流入
比去年同期增加2.24 亿元,滞后于营业收入的增长。
造成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减少的一个关键因素为报告期内,
销售回款与去年同期相比放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