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正略管理评论
本账号归正略钧策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所有,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行业宏观发展,企业管理案例,管理真知灼见,个人心智提升等相关信息,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wwww.adfaith.com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正略管理评论

华为内部2次重磅推荐!任正非:这篇文章大家必须学!

正略管理评论  · 公众号  · 管理学  · 2018-10-15 22:38

正文

这篇文章被华为内部两次刊登宣传,任正非也极力推荐说“《致加西亚的信》大家必学”。


文中的罗文,从 美国总统手中接过一封写给加西亚的信,没有任何推却和借口,历尽千辛万苦,最后成功地完成了这个艰巨的任务。


文明,就是孜孜不倦地寻找这种人才的一段长久过程。这种人无论有什么样的愿望都能够实现。在每个城市、村庄、乡镇,以及每个办公室、商店、工厂,他们都会受到欢迎。世界上极需这种人才,这种能够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


作 者:Elbert Hubbard

来 源:华为心声、蓝血研究、正和岛



01


在所有与古巴有关的事情中,有一个人常常令我无法忘怀。


美西战争爆发以后,美国必须马上与西班牙反抗军首领加西亚将军取得联系。加西亚将军隐藏在古巴辽阔的崇山峻岭中——没有人知道确切的地点,因而无法送信给他。


但是,美国总统必须尽快地与他建立合作关系。怎么办呢?


有人对总统推荐说:“有一个名叫罗文的人,如果有人能找到加西亚将军,那个人一定是他。”

于是,他们将罗文找来,交给他一封写给加西亚的信。


关于那个名叫罗文的人,如何拿了信、将它装进一个油纸袋里、打封、吊在胸口藏好,如何在3个星期之后,徒步穿越一个危机四伏的国家、将信交到加西亚手上——这些细节都不是我想说明的,我要强调的重点是: 美国总统将一封写给加西亚的信交给了罗文,罗文接过信后,并没有问“他在哪里”。


像罗文这样的人,我们应该为他塑造一座不朽的雕像,放在每一所大学里。


年轻人所需要的不仅仅是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也不仅仅是聆听他人的种种教诲,而是更需要一种敬业精神,对上级的托付,立即采取行动,全心全意去完成任务 ——“把信送给加西亚”。


加西亚将军已不在人世,但现在还有其他的“加西亚”。



02


没有人能经营好这样的企业:


虽然需要众多人手,但是令人吃惊的是,其中大部分人碌碌无为,他们要么没有能力,要么根本不用心。懒懒散散、漠不关心、马马虎虎的工作态度,对于许多人来说似乎已经变成常态。除非苦口婆心、威逼利诱地强迫他们做事;或者,请上帝创造奇迹,派一名天使相助,否则,这些人什么也做不了。


不信的话我们来做个试验:


此刻你正坐在办公室里,有6名职员在等待安排任务。你将其中一位叫过来,吩咐他说:“请帮我查一查百科全书,把克里吉奥的生平做成一篇摘要。”


他会静静地回答:“好的,先生。”然后立即去执行吗?


我敢说他绝对不会,他会用满脸狐疑的神色盯着你,提出一个或数个问题:

他是谁呀?

他去世了吗?

哪套百科全书?

百科全书放在哪儿?

这是我的工作吗?

为什么不叫乔治去做呢?

急不急?

你为什么要查他?

……


我敢以10:1的赌注跟你打赌,在你回答了他所提出的问题,解释了如何去查那些资料,以及为什么要查的理由之后,那个职员会走开,去吩咐另外一个职员帮助他查某某的资料,然后回来告诉你,根本就没有这个人。


当然,我也许会输掉赌注,但是根据平均率法则,我相信自己不会输。


真的,如果你很聪明,就不应该对你的“助理”解释,克里吉奥编在什么类而不是什么类,你会面带笑容地说:“算啦。”然后自己去查。


这种被动的行为,这种道德的愚行,这种意志的脆弱,这种姑息的作风,有可能将这个社会带到“三个和尚没水喝”的危险境界。


如果人们都不能为了自己而自动自发,你又怎么能期待他们为别人服务呢?


乍看起来,任何一家公司都有可以分担工作的人选,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你登广告征求一名速记员,应征者中,十有八九不会拼也不会写,他们甚至认为这些都无所谓。这种人能把信带给加西亚吗?


“你看那个职员。”一家大公司的总经理对我说。


“看到了,怎么样?”


“他是个不错的会计,但是,如果我派他到城里去办个小差事,他也许能够完成任务,但也可能中途走进一家酒吧。而到了闹市区,他甚至可能完全忘记自己来干什么的。”


这种人你能派他送信给加西亚吗?


最近,我们经常听到许多人对那些“收入微薄而毫无出头之日”以及“但求温饱却无家可归”的人表示同情,同时将那些雇主骂得体无完肤。


但是,从没有人提到,有些老板如何一直到白发苍苍,都无法使那些不求上进的懒虫勤奋起来;也没有人谈及,有些雇主如何持久而耐心地希望感动那些当他一转身就投机取巧、敷衍了事的员工,使他们能振作起来。


在每家商店和工厂,都有一些常规性的调整过程。公司负责人经常送走那些无法对公司有所贡献的员工,同时也吸纳新的成员。无论业务如何繁忙,这种整顿一直在进行着。只有当经济不景气,就业机会不多的时候,这种整顿才会有明显的效果—— 那些无法胜任工作、缺乏才干的人,都被摈弃在工厂的大门之外,只有那些最能干的人,才会被留下来。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